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0307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基底浸泡在银锡镀液电沉积,浸泡在盐酸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去合金处理,制备得到的多孔银具有三维有序多孔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电极和电解液充分接触,可以实现快速的电子转移和离子传输。纳米多孔银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和多巴胺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性能,可应用于对乙酰氨基酚检测传感器和多巴胺检测传感器。电极对多巴胺的检测范围为0~180μM,灵敏度为790.8μA 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和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现今材料科学发展迅速,各种制备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被大量报道,应用纳米合成技术可以设计出各种纳米孔洞状金属结构,这种表面存在大量缺陷的金属孔洞结构拥有更多的活性位点,表现出更强的电子特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纳米多孔金属的制备策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主要有模板合成法、表面活性剂介导合成法和脱合金法。纳米孔金属是纳米结构材料的子领域,由于纳米孔不仅增加了比表面积,而且为反应物分子提供了通道,因此在能源体系、催化、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几乎所有纳米多孔金属的普遍高催化活性,与它们的块状同类物相比,都是台阶边缘和扭结等表面缺陷位点增加的结果。一般认为纳米尺度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不同于块体材料,是因为多孔纳米材料具有非常小的尺寸,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更大程度的结晶度并且德拜长度(λD)表面缺陷部位的形成与孔隙度密切相关。脱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前驱体银锡合金的制备:将基底浸泡在银锡镀液中进行电沉积,得到银锡镀层,然后清洗,烘干,得到前驱体;/n(2)将步骤(1)所述前驱体浸泡在盐酸溶液中,施加恒定电压进行电化学去合金处理,得到所述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前驱体银锡合金的制备:将基底浸泡在银锡镀液中进行电沉积,得到银锡镀层,然后清洗,烘干,得到前驱体;
(2)将步骤(1)所述前驱体浸泡在盐酸溶液中,施加恒定电压进行电化学去合金处理,得到所述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银锡镀液中,锡元素的含量为9-13g/L,银元素的含量为27-33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基底为叉指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电沉积的电流密度为2-4AS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的纳米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雨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金禄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