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0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消音器包括:外壳、隔板和节流管。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隔板设在外壳内,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节流管设在外壳内,贯穿隔板,以连通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本方案能够将消音器从机架上剥离,从而降低机架的整体复杂性和重量,且消音效果显著提高。并且,装配时可以先将节流管与隔板组装成一个组件,然后再与其他部件装配,装配较为简单快捷。相较于通过延长外部管件,利用外部管件来充当节流管的方案而言,本方案既便于节流管的装配,也便于外壳与外部管件的装配,且有利于简化外部管件的结构,也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节流管的尺寸,以优化消音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音器、一种压缩机和一种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冰箱等电器设备作为日常生活必备的家用电器,人们对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噪音问题是人们一直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研究发现,噪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压缩机。传统的压缩机消音器布局在机架上,体积大,导致机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而集成式的消音器单腔消音,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器。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消音器的压缩机。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缩机的电器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用于压缩机,该消音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隔板,该隔板设在该外壳内,将该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节流管,该节流管设在该外壳内,贯穿该隔板,以连通该第一消音腔和该第二消音腔;端盖,该端盖用于连通该压缩机的气缸的排气口;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端与该端盖相连,该进气管的另一端与该外壳相连,且该进气管通过该进气口与该第一消音腔连通;和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一端与该外壳相连,且该排气管通过该出气口与该第二消音腔连通。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消音器单独设有外壳,便于消音器单独加工生产,能够将消音器从机架上剥离,做成外置式消音器,从而降低机架的整体复杂性和重量;且利用隔板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消音腔,相对于传统的集成式单腔消音的消音器,消音效果显著提高。同时,利用单独的节流管来连通两个消音腔,相较于单独利用隔板上设置的节流孔来连通两个消音腔的方案,有利于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节流降噪效果。并且,装配时可以先将节流管与隔板组装成一个组件,然后再与其他部件装配,装配较为简单快捷。相较于通过延长外部管件,利用外部管件来充当节流管的方案而言,本方案节流管装配时只需穿过一个孔,便于对位装配,而外部管件则需要先穿过外壳上的孔,再穿过隔板上的孔,即连续穿过至少两个孔,操作较为不便。因此,本方案既便于节流管的装配,也便于外壳与外部管件的装配,且有利于简化外部管件的结构,也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节流管的尺寸,以优化消音器的性能。装配时,将端盖连通压缩机的气缸的排气口,则压缩机的气缸排出的气体依次经端盖、进气管进入第一消音腔,然后经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再经排气管排出,能够对压缩机排气进行有效消音。另外,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消音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和/或该第二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第一消音腔采用扩张室消音腔,即采用扩张室消音的原理,主要针对中低频噪音进行整体消除,消音效果较好。具体地,声波由进气口进入第一消音腔,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增大,而由第一消音腔进入节流管,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缩小。截面的突然变化会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中低频率的声波产生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音器向外辐射的声能。同时,节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气脉动,提高消音效果。同理,第二消音腔采用扩张室消音腔,即采用扩张室消音的原理,主要针对中低频噪音进行整体消除,消音效果较好。具体地,声波由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增大,而由第二消音腔进入排气口,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缩小。截面的突然变化会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中低频率的声波产生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音器向外辐射的声能。同时,节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气脉动,提高消音效果。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消音腔包括:第一缩口部,该第一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该进气口;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该第一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该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向靠近该第二消音腔的方向延伸;和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消音腔被该隔板隔开。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包括第一缩口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缩口部和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消音腔的两头位置,而第一主体部位于第一消音腔的中部位置。第一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进气口,因此第一缩口部的该端相对较细,而连接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以及第一主体部则整体相对较粗,使得声波由进气口进入第一消音腔后能够膨胀扩张,从而实现扩张消音效果。第一连接部延伸至隔板处,保证第一消音腔内的声波能够穿过隔板上的节流管,实现截面的突然缩小,从而实现消音效果。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二消音腔包括:第二缩口部,该第二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该出气口;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与该第二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该第二连接部和该第一连接部被该隔板隔开;其中,该第一主体部和该第二主体部均呈圆柱形,该第一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该第二主体部的直径。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消音腔包括第二缩口部、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缩口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消音腔的两头位置,而第二主体部位于第二消音腔的中部位置。第二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出气口,因此第二缩口部的该端相对较细,而连接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以及第二主体部则整体相对较粗,使得声波由第二消音腔进入出气口时,截面突然减小,从而实现消音效果。第二连接部延伸至隔板处,保证声波能够穿过隔板上的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实现截面的突然增大,从而实现扩张消音效果。其中,第一主体部在第一消音腔中占比较大,是第一消音腔的主要部分,对通过第一消音腔的声波的频率影响较大。第二主体部在第二消音腔中占比较大,是第二消音腔的主要部分,对通过第二消音腔的声波的频率影响较大。因此,设置第一主体部的直径不等于第二主体部的直径,能够使可通过第一消音腔的声波频率与可通过第二消音腔的声波频率错开,从而增加消音器的消声频宽,提高消音器的消音量。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消音腔与该进气口直接连通,该第二消音腔与该出气口直接连通;该第一消音腔与该第二消音腔的体积之比在1/5至5的范围内。本方案中,消音器工作时,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外壳,经第一消音腔、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然后经出气口排出。经过大量研究后得出,将第一消音腔的体积与第二消音腔的体积之比限定在1/5至5的范围内,消音器的消音效果较好。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该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该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该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能够减少第一消音腔内的涡流损失,从而减小气体的压力降,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率。当然,根据需要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不与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即偏离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同理,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能够减少第二消音腔内的涡流损失,从而减小气体的压力降,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率。当然,根据需要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不与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即偏离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音器,用于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n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外壳内,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n节流管,所述节流管设在所述外壳内,贯穿所述隔板,以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所述第二消音腔;/n端盖,所述端盖用于连通压缩机的气缸的排气口;/n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连,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且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和/n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且所述排气管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器,用于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外壳内,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
节流管,所述节流管设在所述外壳内,贯穿所述隔板,以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所述第二消音腔;
端盖,所述端盖用于连通压缩机的气缸的排气口;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连,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且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和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且所述排气管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和/或
所述第二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腔包括:
第一缩口部,所述第一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所述进气口;
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消音腔的方向延伸;和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消音腔被所述隔板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音腔包括:
第二缩口部,所述第二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所述出气口;
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和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被所述隔板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腔与所述进气口直接连通,所述第二消音腔与所述出气口直接连通;
所述第一消音腔与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体积之比在1/5至5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
所述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宋东东李伟男黄刚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