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04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属于潮流发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潮流的利用率低及潮流发电的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潮流海洋发电机包括上下间隔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固设有导流罩,导流罩呈两端贯穿的筒状且导流罩横向设置,导流罩内设有叶轮机和发电组件,叶轮机的转轴和发电组件的转子相连接,叶轮机与导流罩同轴设置;上隔板上固设有尾翼,上隔板上侧固设有上浮翼,下隔板下侧固设有下浮翼;潮流海洋发电机还包括锚定装置且锚定装置与上隔板以及下隔板通过锚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隔板和下隔板由锚绳牵引着悬浮在海水中,导流罩能360°收集潮流并经叶轮机和发电组件转换成电能,从而提高潮流利用率和潮流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
本技术属于潮流发电
,涉及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
技术介绍
潮流能是因潮汐涨落引起海水流动而产生的循环可再生的能量形式;在化石能源问题日益枯竭的今天,开发和利用海洋能源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中国海域面积辽阔,潮流发电资源丰富,潮流发电不同于内陆河流的水利发电那样受洪水的威胁或受枯水季节的影响,是非常可靠的循环可再生能源,潮流发电一般是利用适用于海洋的发电机实现的。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2326000U;公告日:2012-07-11)公开了一种潮流发电机组包括穿过海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与支撑架的连接处均位于海面以下;第一机组安装于第一横梁,第一横梁在第一动力元件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转动,且第一横梁转动至高位时,第一机组位于海面以上;第二机组安装于第二横梁,第二横梁在第二动力部件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且第二横梁转动至高位时,第二机组位于海面以上。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潮流发电组中的第一机组只能在第一横梁的摆动范围内移动,同样的第二机组也只能在第二横梁的摆动范围内移动,由于海洋潮流的方向具有不定性,这里的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没有充分利用潮流,导致潮流发电的发电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潮流的利用率和潮流发电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固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呈两端贯穿的筒状且所述导流罩横向设置,所述导流罩内设有叶轮机和发电组件,所述叶轮机的转轴和发电组件的转子相连接,所述叶轮机与所述导流罩同轴设置;所述上隔板上固设有尾翼,所述上隔板的上侧还固设有上浮翼,所述下隔板的下侧还固设有下浮翼;所述潮流海洋发电机还包括锚定装置且所述锚定装置与所述上隔板以及下隔板通过锚绳相连接。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的锚定装置固定在海底并通过锚绳牵引住上隔板和下隔板,使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导流罩能360°无死角的收集潮流,潮流驱动叶轮机转动,叶轮机与发电组件相连接使潮流能转化为电能,这里的潮流能利用率非常高,从而提高了潮流发电的效率。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均水平设置,所述上浮翼的上侧面和所述下浮翼的下侧面均呈流线型,所述上浮翼的下侧面和所述下浮翼的上侧面均呈平面;所述上隔板与上浮翼之间、所述下隔板与下浮翼之间均设有稳定支架。上隔板和下隔板的结构特征能减小阻力,设置稳定支架能提高上隔板与上浮翼之间、下隔板与下浮翼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设有流线型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板的两侧面均呈流线型;所述导向板的一端枢接在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上;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能够摆动的设置在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导向板可以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摆动,使整体进入左右水流平衡状态,导向板的两侧面设置成流线型可以减小海水对整体的阻力。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具有连接销一,两个所述连接销一分别插接在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上,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上还具有相对的弧形孔,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上下两侧均具有连接销二,两个所述连接销二分别插接在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对应的弧形孔内。连接销一的设置用于定位导向板的一端,导向板的另一端用连接销二和弧形孔控制导向板的摆动幅度,使导向板能流畅的运动,可防止导向板在运动时与导流罩发生碰撞而使导流罩和导向板受损。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导流罩的数量为两个且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罩分布在所述导向板的两侧;所述尾翼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导流罩的上方。设置两个导流罩也就是说设置了两个叶轮机和两个发电组件,能提高潮流海洋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这里的尾翼起到稳定整体和改变方向的作用。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锚定装置包括锚爪和固连在所述锚爪中部的连接柱,所述锚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端,所述锚绳的另一端分为三个连接段,其中两个连接段连接在所述下隔板的两端,另一个连接段连接在所述上隔板的中部。锚爪的设置能提高连接柱固定在海底的稳定性,锚绳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提高了上隔板和下隔板在海水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导流罩的两端端部均可拆卸的连接有滤网。滤网能过滤掉要进入导流罩内的潮流中的砂石,起到保护叶轮机和发电组件的作用。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叶轮机的转轴与发电组件的转子之间连接一组行星齿轮。在高传动比的情况下,由于设置了行星齿轮,叶轮机旋转一圈,发动组件旋转数倍,有效的提高了潮流海洋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在上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中,所述上浮翼和下浮翼采用空心结构,所述导流罩也采用空心结构,所述导流罩的内壁采用维氏曲线形成收缩段。上浮翼、下浮翼和导流罩均呈空心结构,能提供足够的浮力使上隔板和下隔板能由锚定装置和锚绳牵引着悬浮在海水里,导流内壁的结构特征具有聚流作用,使叶轮机能充分接触到潮流,进而提高了潮流的利用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上隔板和下隔板由锚定装置和锚绳牵引着悬浮在海水里,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导流罩能360°收集潮流经叶轮机由发电组件转换成电能,提高了潮流的利用率和潮流发电的效率。2、本技术中锚绳与上隔板和下隔板的连接方式以及设置的导向板和尾翼,使潮流海洋发电机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3、本技术中将上浮翼、下浮翼和导流罩都设置成空心结构,为上隔板和下隔板漂浮在海水中提供了足够的浮力,这样叶轮机能充分接触到潮流,从而提高了潮流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潮流海洋发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潮流海洋发电机中导流罩和叶轮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潮流海洋发电机中上隔板、下隔板以及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隔板;2、下隔板;3、导流罩;4、叶轮机;5、尾翼;6、上浮翼;7、下浮翼;8、锚定装置;81、锚爪;82、连接柱;9、锚绳;91、连接段;10、稳定支架;11、导向板;12、连接销一;13、弧形孔;14、连接销二;15、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潮流海洋发电机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隔板1和下隔板2,上隔板1和下隔板2上下间隔设置,上隔板1上侧固设有上浮翼6,下隔板2下侧固设有下浮翼7,上浮翼6的下侧面和下浮翼7的下侧面均为平面,上浮翼6的上侧面和下浮翼7的下侧面均呈流线型设置,上隔板1和上浮翼6之间、下隔板2和下浮翼7之间均设有稳定支架10,上隔板1和下隔板2之间的中部设有竖向的导向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隔板(1)和下隔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和下隔板(2)之间固设有导流罩(3),所述导流罩(3)呈两端贯穿的筒状且所述导流罩(3)横向设置,所述导流罩(3)内设有叶轮机(4)和发电组件,所述叶轮机(4)的转轴和发电组件的转子相连接,所述叶轮机(4)与所述导流罩(3)同轴设置;所述上隔板(1)上固设有尾翼(5),所述上隔板(1)的上侧还固设有上浮翼(6),所述下隔板(2)的下侧还固设有下浮翼(7);所述潮流海洋发电机还包括锚定装置(8)且所述锚定装置(8)与所述上隔板(1)以及下隔板(2)通过锚绳(9)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流海洋发电机,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隔板(1)和下隔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和下隔板(2)之间固设有导流罩(3),所述导流罩(3)呈两端贯穿的筒状且所述导流罩(3)横向设置,所述导流罩(3)内设有叶轮机(4)和发电组件,所述叶轮机(4)的转轴和发电组件的转子相连接,所述叶轮机(4)与所述导流罩(3)同轴设置;所述上隔板(1)上固设有尾翼(5),所述上隔板(1)的上侧还固设有上浮翼(6),所述下隔板(2)的下侧还固设有下浮翼(7);所述潮流海洋发电机还包括锚定装置(8)且所述锚定装置(8)与所述上隔板(1)以及下隔板(2)通过锚绳(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和下隔板(2)均水平设置,所述上浮翼(6)的上侧面和所述下浮翼(7)的下侧面均呈流线型,所述上浮翼(6)的下侧面和所述下浮翼(7)的上侧面均呈平面;所述上隔板(1)与上浮翼(6)之间、所述下隔板(2)与下浮翼(7)之间均设有稳定支架(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和下隔板(2)之间设有流线型的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板(11)的两侧面均呈流线型;所述导向板(11)的一端枢接在所述上隔板(1)和下隔板(2)上;所述导向板(11)的另一端能够摆动的设置在所述上隔板(1)和下隔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流海洋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1)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具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淇鲍健丁敏挺王浩杰陈正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