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57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属于潮流能发电装置领域,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当潮流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微量变化时,通过潮流的冲刷可以对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的方向进行微量的自适应调节,使得导流孔的方向重新与潮流方向平行,而在潮流变小时,在出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会让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复位,回到安装的预设状态,不易在后续潮汐到来时出现因导流孔自身方向与潮流方向存在较大夹角而无法及时调整的现象,可以实现半漂浮式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利用潮流进行发电时,可以利用潮流对自身方向进行自适应微调,增加潮流能转化率,同时也减小潮流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冲刷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潮流能发电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传统的潮汐能发电通常需要在潮差大的海湾入口或河口筑堤构成水库,在坝内或坝侧安装水轮发电机组,利用堤坝两侧潮汐涨落的水位差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建设成本高,且容易对坝体的建设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影响生态平衡,为此研发处漂浮式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利用漂浮的潮流能发电装置搭载水轮发电机组,利用潮汐过程中形成的潮流进行发电,虽然单个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远不如传统的水坝,但是可以在局部区域内合理布设多个潮流能发电装置来弥补其发电功率低下的短板,相较于传统的水坝,潮流能发电装置群的设置成本极低,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然而相较于由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的水坝,漂浮式的潮流能发电装置抗风浪能力较低,虽然一般来说潮汐引发的潮流方向大多为固定的,但是在现实中,潮流的方向存在微小的变化——陆海温度的差距和季节性的洋流都会对潮流反向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半固定式漂浮潮流能发电装置难以适应潮流方向微小的变化,影响潮流能转化效率,同时也会增加潮流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冲刷磨损,大幅降低潮流能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专利技术内容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可以实现半漂浮式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利用潮流进行发电时,可以利用潮流对自身方向进行自适应微调,增加潮流能转化率,同时也减小潮流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冲刷磨损,不易降低潮流能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包括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内开凿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开口处开设有扩口槽,使得导流孔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导流孔内部的直径,所述导流孔内固定连接有一对防杂网,两个所述防杂网分别位于导流孔靠近两个扩口槽的一侧,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的下端开凿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活动槽并延伸至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的外侧,所述活动槽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台,四个所述限位台均匀分布在固定杆的周围,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有一对限位弧杆,两个所述限位弧杆与固定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限位弧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限位台,所述限位弧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与限位台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套接在限位弧杆的外侧,所述活动槽内填充有密封油,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排尽活动槽内的空气,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配重浮块,所述配重浮块位于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的下侧,所述配重浮块与海底固定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锚定索,可以实现半漂浮式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利用潮流进行发电时,可以利用潮流对自身方向进行自适应微调,增加潮流能转化率,同时也减小潮流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冲刷磨损,不易降低潮流能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浮块包括弹性外壳,所述弹性外壳内开凿有弹性空腔,所述弹性空腔内填充有多个弹性球,增加配重浮块的弹性,减小潮流冲刷和海洋鱼群对配重浮块冲击产生的磨损,同时通过弹性空腔的开凿和弹性球的填充,也方便技术人员对配重浮块整的重量和密度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外壳内埋设有与弹性空腔相匹配的强化网,所述强化网与弹性外壳固定连接,增加弹性外壳整体的强度,使弹性外壳内不易出现贯穿的裂缝,使弹性球不易外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球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纤维簇,所述弹性纤维簇包括多个弹性纤维,多个所述弹性纤维远离弹性球的一端呈三维螺旋状,相邻弹性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在一起,增加弹性球和弹性纤维簇空间强度,在弹性球和弹性纤维簇受到外力冲击发生弹性形变后,可以迅速恢复至原型,不易影响配重浮块整体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簇靠近弹性外壳内壁的一端贯穿弹性外壳并与强化网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加弹性球和弹性纤维簇空间强度,在弹性球和弹性纤维簇受到外力冲击发生弹性形变后,可以迅速恢复至原型,不易影响配重浮块整体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的,所述锚定索靠近弹性外壳的一端贯穿弹性外壳并与强化网固定连接,增加锚定索与配重浮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锚定索不易在外力冲击下从配重浮块上脱落。进一步的,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内开凿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活动杆,所述安装台远离安装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警示浮板,在海面高度过高,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整体被淹没在海面之下时,警示浮板可以通过自身浮力浮起,起到警示作用,提醒来往船只规避。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插口处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耐磨环,所述活动杆贯穿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与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接在活动杆的外侧,在海面高度不高时,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杆的大部收回至插槽内,警示浮板不易因外物卡死而伸出海面过高,不易造成警示浮板因外力而损坏。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浮板的上表面选用反光材料制成,便于船只航形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进行规避。进一步的,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固定杆和配重浮块的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减小潮流与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固定杆和配重浮块表面冲刷产生的摩擦力,使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固定杆和配重浮块不易损坏。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安装的过程中,需将导流孔初始位置的方向设置与日常潮流方向平行,当潮流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微量变化时,通过潮流的冲刷可以对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的方向进行微量的自适应调节,使得导流孔的方向重新与潮流方向平行,而在潮流变小时,在出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会让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复位,回到安装的预设状态,使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不会随着潮流发生冲刷发生过量的转向,不易在后续潮汐到来时出现因导流孔自身方向与潮流方向存在较大夹角而无法及时调整的现象,使潮流不易对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产生较大的冲刷,可以实现半漂浮式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利用潮流进行发电时,可以利用潮流对自身方向进行自适应微调,增加潮流能转化率,同时也减小潮流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冲刷磨损,不易降低潮流能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的活动槽处出的俯面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2导流孔、3防杂网、4活动槽、5固定杆、6限位弧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包括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内开凿有导流孔(2),所述导流孔(2)的开口处开设有扩口槽,使得导流孔(2)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导流孔(2)内部的直径,所述导流孔(2)内固定连接有一对防杂网(3),两个所述防杂网(3)分别位于导流孔(2)靠近两个扩口槽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的下端开凿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内插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贯穿活动槽(4)并延伸至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的外侧,所述活动槽(4)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台(8),四个所述限位台(8)均匀分布在固定杆(5)的周围,所述固定杆(5)的外侧设有一对限位弧杆(6),两个所述限位弧杆(6)与固定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限位弧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限位台(8),所述限位弧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多个所述限位板(9)与限位台(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0),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0)套接在限位弧杆(6)的外侧,所述活动槽(4)内填充有密封油,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排尽活动槽(4)内的空气,所述固定杆(5)上固定连接有配重浮块(11),所述配重浮块(11)位于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的下侧,所述配重浮块(11)与海底固定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锚定索(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包括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内开凿有导流孔(2),所述导流孔(2)的开口处开设有扩口槽,使得导流孔(2)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导流孔(2)内部的直径,所述导流孔(2)内固定连接有一对防杂网(3),两个所述防杂网(3)分别位于导流孔(2)靠近两个扩口槽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的下端开凿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内插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贯穿活动槽(4)并延伸至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的外侧,所述活动槽(4)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台(8),四个所述限位台(8)均匀分布在固定杆(5)的周围,所述固定杆(5)的外侧设有一对限位弧杆(6),两个所述限位弧杆(6)与固定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限位弧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限位台(8),所述限位弧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多个所述限位板(9)与限位台(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0),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0)套接在限位弧杆(6)的外侧,所述活动槽(4)内填充有密封油,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排尽活动槽(4)内的空气,所述固定杆(5)上固定连接有配重浮块(11),所述配重浮块(11)位于潮流能发电装置主体(1)的下侧,所述配重浮块(11)与海底固定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锚定索(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浮块(11)包括弹性外壳(1101),所述弹性外壳(1101)内开凿有弹性空腔(1102),所述弹性空腔(1102)内填充有多个弹性球(1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漂浮式潮流能双向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壳(1101)内埋设有与弹性空腔(1102)相匹配的强化网(1103),所述强化网(1103)与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萧刘兵赵重阳陈乐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