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道路本体和设于道路本体两侧的排水沟,排水沟包括上端敞口的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第二蓄水腔位于第一蓄水腔远离道路本体的一侧;第一蓄水腔上方设有盖板,盖板沿道路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通水槽,通水槽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盖板与第一蓄水腔之间设有启闭装置,启闭装置用于对通水槽进行启闭。该道路排水结构可对雨水进行分流存储,减少中后期雨水受初期雨水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在降雨时,对雨水进行净水和蓄水,需要时则可以将蓄存的水进行“释放”并加以利用。公告号为CN2076197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夯实基础层、蓄水层、过水路基层和过水路面层;过水路面层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延伸至夯实基础层中的排水沟,排水沟顶部盖设有与过水路面层相齐平的排水沟盖板。降雨过程中,雨水通过过水路面层流向两侧的排水沟中进行存储,达到蓄水的效果,以便于后续对雨水进行利用。但是,降雨初期时的初期雨水较容易溶解道路上方的汽车尾气,且由于初期雨水首先对路面进行冲刷,使得初期雨水相比于中后期雨水,会含有更多的污染物质。上述现有技术中,初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相互混合、统一存储,使得中后期雨水也会受到初期雨水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该道路排水结构可对雨水进行分流存储,减少中后期雨水受初期雨水污染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和设于道路本体两侧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包括上端敞口的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二蓄水腔位于第一蓄水腔远离道路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蓄水腔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沿道路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通水槽,所述通水槽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盖板与第一蓄水腔之间设有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用于对通水槽进行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槽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降雨过程中的雨水沿道路本体宽度方向流向两侧的排水沟时,初期雨水通过通水槽流至第一蓄水腔内进行储存;在第一蓄水腔内的空间蓄满雨水之后,启闭装置将通水槽封闭,使得中后期雨水能够从盖板上方继续流向第二蓄水腔内进行储存,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分流储存,减少中后期雨水受初期雨水污染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启闭装置包括启闭块和浮动件,所述启闭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于盖板的下方,且所述启闭块用于对通水槽进行闭合;所述浮动件设于第一蓄水腔内,且所述浮动件与启闭块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蓄水腔内逐渐蓄满雨水的过程中,雨水会对浮动件施加竖直向上的浮力,从而驱使启闭块上升,直至启闭块将盖板的通水槽闭合,使得后续的雨水不会与第一蓄水腔内已存储的初期雨水进行混合。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方设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栅格板沿竖直方向设有导杆;所述启闭块的下方设有套设于导杆上的导套,所述导套与导杆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与导套滑移配合,实现启闭块与栅格板之间的滑移连接,而当盖板与栅格板相对固定时,即实现了启闭块与盖板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滑移连接。优选的,所述浮动件为设于启闭块内部的密闭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块内部设置有密闭空腔,使得启闭块可以在第一蓄水腔内雨水水面上升时,受雨水浮力向上运动。优选的,所述栅格板与盖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栅格板与盖板相对的两个表面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栅格板与盖板通过连接杆实现相对固定,盖板与栅格板之间的启闭装置可以提前预装,而后连同盖板与栅格板安装于第一蓄水腔的上方;并且,实现盖板与第一蓄水腔之间的相对固定,即可实现栅格板、启闭装置与第一蓄水腔之间的安装固定。优选的,所述导杆远离栅格板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导套内设有供限位块活动的活动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可对导套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减少导套自导杆上方与导杆相脱离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导套的侧壁设有若干个贯穿导套内壁与外壁的贯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蓄水槽中的雨水进行使用而使得水面下降时,贯穿孔实现导套内壁与外壁的连通,能减少导套内部腔体留存雨水或空气而使得启闭块无法下降得到情况。优选的,所述通水槽的梯台槽状,且所述通水槽的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启闭块呈与通水槽相适配的梯台块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台块状的启闭块与通水槽相适配,在启闭块对通水槽进行闭合时,可对通水槽起到更好的密封启闭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实现对雨水的分流储存,减少中后期雨水受初期雨水污染的情况,更好地实现对中后期雨水的存储与利用;2、第一蓄水腔内逐渐蓄满雨水的过程中,雨水会对浮动件施加竖直向上的浮力,使得启闭块将通水槽闭合,令后续雨水不会与第一蓄水腔内已存储的初期雨水进行混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为展示道路本体与排水沟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道路本体;2、排水沟;21、第一蓄水腔;22、第二蓄水腔;3、盖板;3a、通水槽;4、栅格板;41、导杆;41a、限位块;42、导套;42a、活动腔;42b、贯穿孔;5、连接杆;6、启闭块;6a、密闭空腔;7、雨水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和设置于道路本体1两侧的排水沟2,具体的,排水沟2包括上端敞口的第一蓄水腔21和第二蓄水腔22,第一蓄水腔21与第二蓄水腔22为沿道路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腔体,且第二蓄水腔22位于第一蓄水腔21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参照图1和图2,第一蓄水腔21上方开口处安装有盖板3,盖板3的数量有若干块,若干块盖板3沿第一蓄水腔21的长度方向排列,对第一蓄水腔21的上端开口进行遮盖。同时,盖板3沿道路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水槽3a,通水槽3a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通水槽3a呈梯台槽状,且通水槽3a的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参照图2,盖板3的下方安装有栅格板4,栅格板4与盖板3之间连接有至少四根连接杆5,以此实现栅格板4与盖板3之间的相对固定。同时,栅格板4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若干根导杆41,导杆41的数量与通水槽3a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导杆41上滑移套接有导套42,导套42的上端连接有启闭块6,启闭块6呈梯台块状,用于对通水槽3a进行启闭;并且,启闭块6的内部设置有密闭空腔6a,使得启闭块6能够受雨水的浮力作用而沿竖直方向运动。参照图2,为了减少安装过程中导套42自导杆41上方与导杆41相脱离的情况,导杆41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限位块41a;相应的,导套42内部开设有供限位块41a滑动的活动腔42a。此外,导套42的侧壁还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42b,贯穿孔42b自导套42的外壁贯穿至导套42的内壁,使导套42的内部腔体与外界相连通。在对第一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和设于道路本体(1)两侧的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包括上端敞口的第一蓄水腔(21)和第二蓄水腔(22),所述第二蓄水腔(22)位于第一蓄水腔(21)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蓄水腔(21)上方设有盖板(3),所述盖板(3)沿道路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通水槽(3a),所述通水槽(3a)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盖板(3)与第一蓄水腔(21)之间设有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用于对通水槽(3a)进行启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和设于道路本体(1)两侧的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包括上端敞口的第一蓄水腔(21)和第二蓄水腔(22),所述第二蓄水腔(22)位于第一蓄水腔(21)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蓄水腔(21)上方设有盖板(3),所述盖板(3)沿道路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通水槽(3a),所述通水槽(3a)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盖板(3)与第一蓄水腔(21)之间设有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用于对通水槽(3a)进行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包括启闭块(6)和浮动件,所述启闭块(6)沿竖直方向滑移设于盖板(3)的下方,且所述启闭块(6)用于对通水槽(3a)进行闭合;所述浮动件设于第一蓄水腔(21)内,且所述浮动件与启闭块(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下方设有栅格板(4),所述栅格板(4)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栅格板(4)沿竖直方向设有导杆(41);所述启闭块(6)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龚金银丁兆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