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194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透水层、碎石层和基土层,碎石层铺设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若干根相互连通的排水纵管和排水横管,排水纵管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排水横管沿道路宽度方向设置;排水横管沿远离道路中间的方向呈倾斜向下状,且排水横管的低位端贯穿于碎石层的侧壁;排水纵管与排水横管的侧壁均设有引流口,且排水纵管与排水横管均设有对引流口进行包覆的透水膜。该透水路面具有良好的承力性能。该透水路面具有良好的承力性能。该透水路面具有良好的承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

技术介绍

[0002]透水路面是指具有透水性能的路面,在降雨过程中,具有排水功能的路面能有效消除道路、广场的积水现象;同时,还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态平衡。
[0003]现有技术中,透水路面主要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透水层、碎石层和基土层,其中,透水层通常为透水混凝土层,利用透水混凝土层的透水性能,对路面的雨水进行下排;下排的雨水经过碎石层的过滤后渗入到基土层,并最终进入地下水。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透水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但碎石层与基土层的透水性能相对较弱,在暴雨情况下,容易因碎石层与基土层中雨水堆积而影响到透水路面整体的承力性能,使得透水路面可能因承力而出现弯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该透水路面具有良好的承力性能。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透水层、碎石层和基土层,所述碎石层铺设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若干根相互连通的排水纵管和排水横管,所述排水纵管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水横管沿道路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水横管沿远离道路中间的方向呈倾斜向下状,且所述排水横管的低位端贯穿于碎石层的侧壁;所述排水纵管与排水横管的侧壁均设有引流口,且所述排水纵管与排水横管均设有对引流口进行包覆的透水膜。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内铺设排水纵管与排水横管相连通所形成的排水组件,降雨时,在碎石层对雨水进行过滤下渗的过程中,利用引流口可以将雨水引流至排水纵管和排水横管内,而后通过排水横管将雨水排放至碎石层之外,从而减少暴雨过程中雨水堆积在碎石层的情况;同时,将碎石层的雨水引流排走,相应的也可减少雨水下渗堆积于碎石层下方基土层的情况,从而减少碎石层与基土层中的雨水堆积,保持透水路面整体良好的承力性能。
[0008]优选的,还包括设于道路两侧的加强路沿,所述加强路沿的下表面与基土层相抵,且所述加强路沿靠近道路中心的侧壁贴合于脱水层和碎石层;所述排水横管贯穿至加强路沿远离道路中心的侧壁。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加强路沿对脱水层与碎石层的两侧进行贴合,为脱水层与碎石层的两侧提供良好的支撑,提升透水路面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加强路沿的横向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路沿下方与基土层的抵压面积增大,可保持加强路
沿自身良好承力性能,减少加强路沿受力后下沉的情况。
[0012]优选的,所述脱水层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细透水混凝土层和粗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细透水混凝土层与粗透水混凝土层之间铺设有加固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路面上侧的细透水混凝土层可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良好的滤挡,减少杂物随雨水下渗的情况,同时,位于细透水混凝土层下方的粗透水混凝土层使得透水层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并利用加固件实现细透水混凝土层与粗脱水混凝土层之间的加固连接,提升透水层整体的结构强度,从而令透水路面具有良好的承力性能。
[0014]优选的,所述加固件延伸至加强路沿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件延伸至加强路沿内,实现透水层与加强路沿之间的连接,当透水层承力时,可通过加固件将部分力传递至加强路沿进行承担,从而提升透水层的承力性能。
[0016]优选的,所述加固件为钢丝网。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钢丝网铺设于细透水混凝土层与粗透水混凝土层之间,利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即可实现钢丝网的铺设,起到提升透水层承力性能的效果,结构简单实用。
[0018]优选的,所述碎石层与基土层之间设有防渗土工布。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土工布设置于碎石层与基土层之间,可减少雨水下渗过程中,碎石层中的碎石因雨水流失的情况,同时,利用防渗土工布对碎石层与基土层进行隔离,减少碎石层与基土层在雨水下渗过程相互混合而出现间隙的情况,保持透水路面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0020]优选的,所述透水膜为土工布。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土工布包覆于排水纵管与排水横管上引流口处,即可起到很好的透水效果,且有效减少碎石层中砂石对堵塞引流口的情况,保持排水组件的良好排水性能。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减少碎石层与基土层中的雨水堆积,保持透水路面整体良好的承力性能;
[0024]2、利用钢丝网实现细透水混凝土层与粗脱水混凝土层之间的加固连接,提升透水层整体的结构强度;
[0025]3、钢丝网延伸至加强路沿内,实现透水层与加强路沿之间的连接,当透水层承力时,可通过加固件将部分力传递至加强路沿进行承担,从而提升透水层的承力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透水层;11、细透水混凝土层;12、粗透水混凝土层;2、碎石层;3、基土层;4、加强路沿;5、排水组件;51、排水纵管;52、排水横管;6、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包括透水层1、碎石层
2、基土层3和加强路沿4,其中,基土层3、碎石层2和透水层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具体的,基土层3位于最下方,需进行压实处理,压实系数大于0.9。碎石层2铺设于基土层3的上方,同时,碎石层2与基土层3之间还铺设有防渗土工布,对碎石层2与基土层3起到隔离作用。
[0030]参照图1,碎石层2内还铺装有排水组件5,用于将碎石层2中的渗透雨水引流排放至道路两侧;具体的,排水组件5包括若干根相互连通的排水纵管51和排水横管52。其中,排水纵管51沿道路的长度方向设置,排水横管52沿道路宽度方向设置。并且,排水纵管51与排水横管52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相应的,排水纵管51与排水横管52上还套装有土工布,用于对引流口进行包覆防护,减少碎石层2中碎石堵塞引流口的情况。
[0031]同时,排水横管52沿远离道路中间的方向呈倾斜向下状,且排水横管52的低位端贯穿碎石层2的侧壁。利用引流口可以将雨水引流至排水纵管51和排水横管52内,而后通过排水横管52将雨水排放至碎石层2之外。
[0032]参照图1,透水层1铺设于碎石层2的上方,具体的,透水层1包括粗透水混凝土层12和细透水混凝土层11,粗透水混凝土层12贴合于碎石层2的上表面,且粗透水混凝土层12的上表面铺设有钢丝网6;细透水混凝土层11铺设于粗透水混凝土层12的上方,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透水层(1)、碎石层(2)和基土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2)铺设排水组件(5),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若干根相互连通的排水纵管(51)和排水横管(52),所述排水纵管(51)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水横管(52)沿道路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水横管(52)沿远离道路中间的方向呈倾斜向下状,且所述排水横管(52)的低位端贯穿于碎石层(2)的侧壁;所述排水纵管(51)与排水横管(52)的侧壁均设有引流口,且所述排水纵管(51)与排水横管(52)均设有对引流口进行包覆的透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路面弯沉式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道路两侧的加强路沿(4),所述加强路沿(4)的下表面与基土层(3)相抵,且所述加强路沿(4)靠近道路中心的侧壁贴合于脱水层和碎石层(2);所述排水横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梅兰孟以凡邱婧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