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18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屋顶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包括设置在楼顶上且开口向上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开口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上设置有用来驱使其转动的加重件,所述加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上的集水盒,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有驱使其反向转动的弹力件,用来驱使所述第一导流板保持水平状态,下雨时,集水箱上的第一导流板自动开闭,使得雨水进入集水箱中,避免使用者忘记手动打开第一导流板,导致集水箱不能收集雨水,而降低雨水的利用率。而降低雨水的利用率。而降低雨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屋顶雨水回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绿色建筑是一种在建造期间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在生存期间所消耗的物质和能源明显少于传统建筑的一种新型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42140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集水箱、设置在集水箱上方的可升降顶盖和设置在集水箱下方的支架,集水箱的顶部敞口,作为雨水进口,在集水箱的顶沿上设有可伸缩支撑杆,支撑杆与液压装置相连,顶盖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集水箱的底部为倒锥形的沉降室,在沉降室的底端设有排污管,在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在集水箱的罐体侧壁上设有排水管,在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该装置可回收在降雨前,需要先将集水箱上方的顶盖往上运动,使得集水箱的顶部敞开,使得雨水能落入集水箱内。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的顶盖需要人们在下雨的时候去手动打开,收集雨水较为麻烦,使用者不能及时打开顶盖的话,将会导致无法及时回收雨水,这造成了雨水的浪费,使得雨水直接流入下水管道,导致雨水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具有在下雨时,集水箱上的第一导流板能自动开闭,使得雨水进入集水箱中,避免使用者忘记手动打开第一导流板,导致集水箱不能收集雨水,降低雨水的利用率。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包括设置在楼顶上且开口向上的集水箱,集水箱开口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上设置有用来驱使其转动的加重件,加重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导流板上的集水盒,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有驱使其反向转动的弹力件,用来驱使第一导流板保持水平状态。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会先从集水盒的开口处进入到集水盒内,使得集水盒由于重力增加而下沉,驱使处于水平位置状态的第一导流板朝集水箱的内腔运动,此时,第一导流板的自由端低于转动端,使得集水箱开口被打开,于是雨水可以通过集水箱的开口进入到集水箱内,同时雨水也可以通过第一导流板的导向作用进入到集水箱内,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将集水盒内的雨水倒掉,使得集水盒的重力减少,使得第一导流板在弹力件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水平状态位置,然后下次降雨又可以实现自动打开,不会错过每一次降雨的收集。
[000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加重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导流板上的第一拉力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水盒,第一拉力绳穿设于集水箱,集水盒位于集水箱外侧,集水箱内设置有海绵。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力绳将集水盒固定在第一导流板上,雨水进入集水盒,被海绵给吸收,海绵会吸附住进入集水盒内的雨水,降低雨水从集水盒流失速度,使得集水盒的重力增加,拉紧第一拉力绳,带动第一导流板朝集水箱的中心轴线处靠拢,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当雨停的时候,集水盒内的部分雨水会持续通过下水孔流出集水盒,另一半部分雨水在大气中蒸发。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集水盒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集水盒的第一通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停时,海绵内一部分的雨水从下水孔内流走,另外一部分雨水通过蒸发排走,为了使得海绵更快被排走,第一通孔能增加海绵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海绵更快被蒸发,这样集水盒的重力逐渐降低,使得第一导流板在弹力件的弹力作用下更快恢复到水平状态。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弹力件为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导流板下侧的扭簧,扭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集水箱内侧壁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使得第一导流板在不降雨的时候处于水平状态位置,在雨停时,将处于倾斜状态的第一导流板恢复到水平状态位置,实现对集水箱的开口进行开启和关闭。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集水盒靠近集水箱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呈弧形设置、且其凸起面朝外向靠近集水箱的一侧倾斜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流板可以让雨水更快收集进入到集水盒内,降雨时,使得第一导流板更快的打开,实现对雨水的收集。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集水盒靠近集水箱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呈T型的第一限位块,集水箱上开设有适配第一限位块、且上端是开口设置的第二嵌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时,常伴随风,风会吹动集水盒,影响集水盒对雨水的收集,同时吹动的集水盒容易对集水箱产生碰撞,导致受损,集水盒通过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集水箱上,使得集水盒不会被风吹动。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限位块与第二嵌槽之间设置有滚珠。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使得减少第一限位块与第二嵌槽的摩擦力。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水箱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安装有滑动件,第一拉力绳穿设于第二通孔、且与滑动件滑动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力绳可以与滑动件滑动连接,减少第一拉力绳穿设于集水箱时的摩擦力。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为了使得集水箱每次都能自动对雨水进行收集,集水箱上设置有第一导流板,下雨时,雨水会先从集水盒的开口处进入到集水盒内,使得集水盒由于重力增加而下沉,驱使处于水平位置状态的第一导流板朝集水箱的内腔运动,此时,第一导流板的自由端低于转动端,使得集水箱开口被打开,于是雨水可以通过集水箱的开口进入到集水箱内,同时雨水
也可以通过第一导流板的导向作用进入到集水箱内,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当雨停的时候,将集水盒内的雨水倒掉,使得集水盒的重力减少,使得第一导流板在弹力件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水平状态,然后下次降雨又可以实现自动打开,不会错过每一次降雨的收集。
[0024]为了使得集水盒更好的收集雨水,使得集水盒滑动连接在集水箱上,在降雨时,常伴随风,风会吹动集水盒,影响集水盒对雨水的收集,同时吹动的集水盒容易对集水箱产生碰撞,导致受损,集水盒通过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集水箱上,使得集水盒不会被风吹动,滚珠使得减少第一限位块与第二嵌槽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用来展示扭簧;
[0027]图3是集水箱局部剖视图,隐藏了海绵,用来展示降雨时,集水盒的状态;
[0028]图4是集水盒结构剖视图,用来展示第一限位块和滚珠;
[0029]图5是图3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用来展示滑动件。
[0030]附图标记:1、集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楼顶上且开口向上的集水箱(1),所述集水箱(1)开口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导流板(2),所述第一导流板(2)上设置有用来驱使其转动的加重件(4),所述加重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2)上的集水盒(42),所述第一导流板(2)固定连接有驱使其反向转动的弹力件,用来驱使所述第一导流板(2)保持水平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重件(4)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流板(2)上的第一拉力绳(4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42),所述第一拉力绳(41)穿设于所述集水箱(1),所述集水盒(42)位于所述集水箱(1)外侧,所述集水盒(42)底壁上开设有下水孔(421),所述集水箱(1)内设置有海绵(6),所述第一拉力绳(41)与所述第一导流板(2)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导流板(2)的转动端有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42)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所述集水盒(42)的第一通孔(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胡文豪熊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