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45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包括给料箱和盖板,所述给料箱内部包括进料区和放料区,所述进料区和放料区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给料箱底部,进料区和放料区在隔板顶部连通;所述进料区底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放料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放料区的一侧设置有放料管,所述进料区内与放料管相应高度的位置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放料管及所述溢流管所在高度高于隔板顶部高度;所述盖板扣合在给料箱上,所述盖板位于放料区的位置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到放料区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加速污泥的絮凝,提高叠螺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
技术介绍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作为环境工程领域迅速发展的一门技术科学,近几十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可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工程以及石化、轻工、化纤、造纸、制药、皮革等工业行业的水处理系统。叠螺污泥脱水机的工作原理是由固定环和游动环的相互层叠,螺旋轴贯穿其屮形成的过滤装置推动。前端为浓缩部,后端为脱水部。固定环和游动环之间形成的滤缝以及螺旋轴的螺距从浓缩部到脱水部逐渐变小。螺旋轴的旋转在推动污泥从浓缩部到脱水部的同时,也不断带动游动环清扫滤缝,防止堵塞。污泥浓缩部经过重力浓缩后,被运输到脱水部,在前进的过程中随着滤缝和螺距的逐渐变小,以及被压板的作用下,产生极大的内压,容积不断缩小,达到充分脱水的目的。这个过程中污泥需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保证污泥的进料量和浓度的相对稳定,以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而现有的污泥泵直接加料的方式很难保证污泥的进料量和浓度的相对稳定。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保证污泥进料量和浓度相对稳定的给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可以保证污泥在进入叠螺机时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保证污泥的进料量和浓度的相对稳定,以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包括给料箱和盖板,所述给料箱内部包括进料区和放料区,所述进料区和放料区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给料箱底部,进料区和放料区在隔板顶部连通;所述进料区底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放料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放料区的一侧设置有放料管,所述进料区内与放料管相应高度的位置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放料管及所述溢流管所在高度高于隔板顶部高度;所述盖板扣合在给料箱上,所述盖板位于放料区的位置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到放料区内部;所述盖板上位于放料区内靠近隔板的位置还设置有防浪板,防浪板伸入到放料区内部,并保持放料区底部连通。相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搅拌机保持污泥的流动性和浓度均匀性,同时采用溢流口控制排料口流量,保持进料量的稳定性;同时添加部分药剂,可以加速污泥的絮凝,提高叠螺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给料箱;2、进料区;3、放料区;4、隔板;5、进料口;6、进料阀;7、排污口;8、排污阀;9、溢流管;10、放料管;11、搅拌器;12、电机;13、防浪板;14、加药口;15、液位计;16、污泥箱;17、污泥泵;18、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包括给料箱1和盖板,所述给料箱1内部包括进料区2和放料区3,所述进料区2和放料区3之间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固定连接在给料箱1底部,进料区2和放料区3在隔板4顶部连通;所述进料区2底部设置有进料口5,进料口5上设置有进料阀6;所述放料区3底部设置有排污口7,排污口7上设置有排污阀8;所述放料区3的一侧设置有放料管10,所述进料区2内与放料管10相应高度的位置设置有溢流管9,所述放料管10及所述溢流管9所在高度高于隔板4顶部高度;所述盖板扣合在给料箱1上,所述盖板位于放料区3的位置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到放料区3内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盖板顶部的电机12,所述电机12输出端通过减速机连接有搅拌器11,所述搅拌器11伸入到放料区3内部,搅拌器11一般采用叶轮式搅拌器11。所述盖板上位于放料区3内靠近隔板4的位置还设置有防浪板13,防浪板13伸入到放料区3内部,并保持放料区3底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加药口14,所述加药口14位于所述防浪板13与所述隔板4之间。所述防浪板13与所述隔板4相互平行设置,防浪板13和隔板4之间形成一个污泥的S形流向通道,一方面可以方便药液与污泥充分预混合,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搅拌对进料区2造成冲击。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液位计1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区底部呈倾斜状设置,方向朝向放料区3。可以方便污泥向排料区的流动,防止沉积。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污泥箱16,所述污泥箱16内设置有污泥泵17,所述污泥泵17通过进污管与进料口5连通;所述溢流管9引流到污泥箱16内部,一般不进入到液面以下,防止压力过大影响溢流。所述污泥箱16底部连接设置有排水管18,所述排污口7连通到排水管18上,使用完成后的清洗污水直接从排污口7排出到排水管18中。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污泥通过污泥泵17吸入到进料区2,在重力作用下从隔板4上方进入到放料区3,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使污泥浓度达到均匀状态,同时与加入的药液(絮凝剂)充分混合。当污泥达到排料口的高度时,因重力作用从排料口排入到叠螺机中,同时由于溢流口的作用,排料口的流量可以控制在一个固定范围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箱和盖板,所述给料箱内部包括进料区和放料区,所述进料区和放料区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给料箱底部,进料区和放料区在隔板顶部连通;所述进料区底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放料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放料区的一侧设置有放料管,所述进料区内与放料管相应高度的位置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放料管及所述溢流管所在高度高于隔板顶部高度;所述盖板扣合在给料箱上,所述盖板位于放料区的位置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到放料区内部;所述盖板上位于放料区内靠近隔板的位置还设置有防浪板,防浪板伸入到放料区内部,并保持放料区底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箱和盖板,所述给料箱内部包括进料区和放料区,所述进料区和放料区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给料箱底部,进料区和放料区在隔板顶部连通;所述进料区底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放料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放料区的一侧设置有放料管,所述进料区内与放料管相应高度的位置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放料管及所述溢流管所在高度高于隔板顶部高度;所述盖板扣合在给料箱上,所述盖板位于放料区的位置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到放料区内部;所述盖板上位于放料区内靠近隔板的位置还设置有防浪板,防浪板伸入到放料区内部,并保持放料区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位于所述防浪板与所述隔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料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雅君李俊峰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锦顺祥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