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消能减震结构和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2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能减震结构和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该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包括用以设于第一施工体和第二施工体之间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阻尼器;第二连接体和阻尼器的同侧端部用以固定连接于第二施工体;阻尼器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体的一端;第一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一施工体;第一连接体的中部与第二连接体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且第一销轴与第一施工体的距离小于与阻尼器的距离。该装置中,第一连接体能够将第一施工体第二施工体产生的较小的相对位移放大成较大的相对位移并传递至阻尼器,令阻尼器屈服变形以消耗振能,降低了对第一施工体和第二施工体的位移量的要求,能够更加灵敏、可靠的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能减震结构和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消能减震结构,包括上述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
技术介绍
结构的减震耗能是在建筑结构中加入阻尼器,以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考虑到建筑结构一般不允许发生较大的层面位移变形,而设置于建筑结构中的阻尼器需要在建筑结构达到一定位移条件时才能开始发挥减震消能作用,具体而言,现有技术的阻尼器需要在建筑结构层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或转角时才能发挥作用,而当建筑结构层间产生的相对位移或转角较小时,阻尼器无法起到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可以降低阻尼器响应建筑结构的相对位移的条件,使得阻尼器灵敏、有效的发挥减震消能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消能减震结构,包括上述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包括用以设于第一施工体和第二施工体之间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阻尼器;所述第二连接体和所述阻尼器的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设于第一施工体(01)和第二施工体(02)之间的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和阻尼器(3);所述第二连接体(2)和所述阻尼器(3)的同侧端部用以固定连接于第二施工体(02);所述阻尼器(3)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一施工体(01);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通过第一销轴(4)铰接,且所述第一销轴(4)与第一施工体(01)的距离小于与所述阻尼器(3)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设于第一施工体(01)和第二施工体(02)之间的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和阻尼器(3);所述第二连接体(2)和所述阻尼器(3)的同侧端部用以固定连接于第二施工体(02);所述阻尼器(3)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一施工体(01);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通过第一销轴(4)铰接,且所述第一销轴(4)与第一施工体(01)的距离小于与所述阻尼器(3)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2)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连接体(1)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均为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位移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销轴(4)外周套设有钢垫板(5);所述钢垫板(5)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的间距。


5.一种消能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施工体(01)、第二施工体(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张琦俊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