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55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该球面铰接座包括依次安装在铰接座座体上的铰接座调整圈、铰接座隔套、铰接座芯轴和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包括关节轴承外圈和其内侧的关节轴承内圈,关节轴承外圈固定于铰接座座体内,铰接座芯轴的轴肩两端对向各安装一个所述的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球心相重合,铰接座芯轴的左端连接有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在确保阻尼器沿铰接球心偏转±6°功能的同时,可彻底消除阻尼器的连接间隙,提高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
本技术专利涉及阻尼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使用的铰接连接阻尼器两端均采用销轴8与节点座2连接的方式。如图2所示,其中预埋件5与上悬臂墙12和下悬臂墙11浇灌为一体,节点座2采用焊接方式与预埋件5固定,连接阻尼器4两端分别设置有阻尼器关节轴承43与销轴8配合。阻尼器关节轴承43允许沿球心偏转±6°,确保阻尼器受力呈二力杆构件。按JGJ297-2013《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8.5.2规定,消能部件采用铰接连接时,消能部件与销栓或球铰等铰接件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间隙不应大于0.3mm。因销轴8与节点座2允许存在间隙,销轴8与阻尼器关节轴承43孔存在间隙,且阻尼器关节轴承为能转动设计存在轴承游隙(常用系列的轴承径向游隙0.12~0.16mm),则单侧的极限总间隙累计约0.74mm,双侧则为近1.5mm。而《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条文说明》8.5.2明确,消能部件采用铰接连接时,连接间隙会影响消能部件的消能性能的发挥,为了减小其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对采用铰接连接时,消能部件与销栓或球铰等铰接件之间的间隙应做出相应规定。由此可见采用现有技术必然导致连接间隙的存在,而消除连接间隙可有效发挥消能部件的消能性能,减小其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在确保阻尼器沿铰接球心偏转±6°功能的同时,可彻底消除阻尼器的连接间隙,提高减震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包括依次安装在铰接座座体上的铰接座调整圈、铰接座隔套、铰接座芯轴和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包括关节轴承外圈和其内侧的关节轴承内圈,所述关节轴承外圈固定于铰接座座体内,铰接座芯轴的轴肩两端对向各安装一个所述的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球心相重合,所述铰接座芯轴的左端连接有螺母。所述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通过控制铰接座芯轴的轴肩宽度使得两个关节轴承内圈的球心重合,所述球心重合的两关节轴承内圈带动相应的关节轴承外圈保持同心并沿球心转动。所述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通过铰接座调整圈的旋紧,使得铰接座隔套推动关节轴承外圈移动,施加预紧并消除游隙。较优的,所述铰接座芯轴能沿两个关节轴承外圈的球心转动>±6°,使阻尼器呈二力杆受力构件。较优的,所述铰接座芯轴的通过左端的外螺纹结构与连接阻尼器螺接,所述铰接座芯轴通过螺母施加轴向预紧,用于消除铰接座芯轴与连接阻尼器的螺纹间隙。所述球面铰接座采用螺栓螺母副与节点座连接,通过施加预紧扭矩消除螺栓连接间隙。较优的,所述连接阻尼器为黏滞流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黏弹阻尼器、屈曲约束支撑、电涡流阻尼器或磁流变阻尼器。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在确保阻尼器沿铰接球心偏转功能的同时,可彻底消除阻尼器的连接间隙,提高减震性能。本技术通过取消传统的销轴结构而彻底解决因销轴配合而带来的连接间隙,通过对连接螺纹施加预紧而消除螺纹间隙;通过对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的预紧消除轴承游隙,通过两个对向安装的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并使其球心重合,确保了阻尼器沿铰接球心偏转大于±6°功能。本技术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在确保阻尼器呈二力杆受力构件的前提下实现阻尼器连接间隙的消除,从而有效发挥消能部件的消能性能,彻底消除连接间隙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铰接连接阻尼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下悬臂墙、12-上悬臂墙、2-节点座、3-球面铰接座、31-铰接座座体、32-铰接座调整圈、33-铰接座隔套、34-铰接座芯轴、4-连接阻尼器、41-阻尼器活塞杆、42-阻尼器筒体、43-阻尼器关节轴承、5-预埋件、6-螺栓螺母副、7-螺母、8-销轴、9-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1-关节轴承外圈、92-关节轴承内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3所示的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实施例,包括铰接座座体31,置于铰接座座体31内的铰接座芯轴34的轴肩两端对向各安装的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铰接座座体31采用螺纹连接的铰接座调整圈32,通过旋紧铰接座调整圈32,使得铰接座隔套33推动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的关节轴承外圈91,使两个对向安装的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施加预紧从而消除游隙。通过控制铰接座芯轴34的轴肩宽度确保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的关节轴承内圈92的球心重合,球心保持重合的两个关节轴承内圈92可带动铰接座芯轴34在同心的两个关节轴承外圈91球面上沿球心转动。铰接座芯轴34的左端采用外螺纹结构,通过螺纹与连接阻尼器4实现连接,螺母7可实现连接后螺纹的预紧,用于消除铰接座芯轴34与连接阻尼器4的螺纹间隙。铰接座芯轴34的轴肩两端对向安装的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可确保球面铰接座3既可承受拉力也可承受压力。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如图3所示,球面铰接座3采用螺栓螺母副6与节点座2连接,通过施加适当的预紧扭矩可消除螺栓连接间隙,节点座2采用焊接方式与预埋件5固定,预埋件5与上悬臂墙12和下悬臂墙11浇灌为一体。连接阻尼器4的活塞杆41采用内螺纹与一个铰接座芯轴34螺接,阻尼器筒体42采用内螺纹与另一个铰接座芯轴34连接。本技术取消了传统的销轴8结构而彻底解决因销轴8配合而带来的连接间隙,通过对连接螺纹的预紧而消除螺纹间隙,通过对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的预紧消除轴承游隙,通过两个对向安装的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并使其球心重合,确保阻尼器沿铰接球心偏转大于±6°功能。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确保连接阻尼器4呈二力杆受力构件,消除了阻尼器连接间隙,通过消除连接间隙从而有效发挥消能部件的消能性能,彻底消除连接间隙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包括依次安装在铰接座座体(31)上的铰接座调整圈(32)、铰接座隔套(33)、铰接座芯轴(34)和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包括关节轴承外圈(91)和其内侧的关节轴承内圈(92),所述关节轴承外圈(91)固定于铰接座座体(31)内,铰接座芯轴(34)的轴肩两端对向各安装一个所述的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球心相重合,所述铰接座芯轴(34)的左端连接有螺母(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包括依次安装在铰接座座体(31)上的铰接座调整圈(32)、铰接座隔套(33)、铰接座芯轴(34)和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包括关节轴承外圈(91)和其内侧的关节轴承内圈(92),所述关节轴承外圈(91)固定于铰接座座体(31)内,铰接座芯轴(34)的轴肩两端对向各安装一个所述的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两个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球心相重合,所述铰接座芯轴(34)的左端连接有螺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通过控制铰接座芯轴(34)的轴肩宽度使得两个关节轴承内圈(92)的球心重合,所述球心重合的两关节轴承内圈(92)带动相应的关节轴承外圈(91)保持同心并沿球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除阻尼器连接间隙的球面铰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推力关节轴承(9)通过铰接座调整圈(32)的旋紧,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朱恩来管庆松唐均张远喜魏德超王忠平温文露施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