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54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下板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连接块使用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竖杆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竖杆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板、下板、连接块、放置腔、竖杆、限位块、减震弹簧、横杆、连接杆、承载板、第一短板、缓冲球和第二短板的配合使用,具备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差,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容易对建筑造成严重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为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建造受环境影响小的优点,但是装配式建筑由预制混凝土枪版与主体钢架拼接,人后通过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因此,预制混凝土墙板与主体钢架的接缝处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强度的重要部位,装配式建筑在发生地震等外力震动情况下,震动由地面传递到主体钢架,主体钢架随之震动,而墙板震动幅度通常小于钢架震动幅度,因此导致主体钢架与墙板连接处开裂,加固墙板与主体钢架的连接强度,保证墙板与钢架的震动幅度相同或相近,然而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差,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容易对建筑造成严重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具备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差,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容易对建筑造成严重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下板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连接块使用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竖杆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竖杆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短板,所述第一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球,所述缓冲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短板,所述第二短板的底部与放置腔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下板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连接件使用连接槽。优选的,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上板和下板内腔的左侧均开设有配合衔接块使用衔接槽,所述衔接块的内腔开设有限位孔。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放置腔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上板、下板、连接块、放置腔、竖杆、限位块、减震弹簧、横杆、连接杆、承载板、第一短板、缓冲球和第二短板的配合使用,具备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差,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容易对建筑造成严重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球,能够提高下板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连接件和连接槽,能够便于装配上板和下板,通过设置衔接块和衔接槽,能够便于组装其他的装配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闭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上板;2、下板;3、连接块;4、放置腔;5、竖杆;6、限位块;7、减震弹簧;8、横杆;9、连接杆;10、承载板;11、第一短板;12、缓冲球;13、第二短板;14、连接件;15、连接槽;16、衔接块;17、衔接槽;18、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包括上板1和下板2,上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下板2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连接块3使用的放置腔4,放置腔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竖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竖杆5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7,竖杆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横杆8,横杆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承载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短板11,第一短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球12,通过设置缓冲球12,能够提高下板2的减震效果,缓冲球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短板13,第二短板13的底部与放置腔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上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4,下板2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连接件14使用连接槽15,通过设置连接件14和连接槽15,能够便于装配上板1和下板2,上板1和下板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6,上板1和下板2内腔的左侧均开设有配合衔接块16使用衔接槽17,通过设置衔接块16和衔接槽17,能够便于组装其他的装配件,衔接块16的内腔开设有限位孔18,减震弹簧7的顶部与横杆8固定连接,减震弹簧7的底部与放置腔4固定连接,通过上板1、下板2、连接块3、放置腔4、竖杆5、限位块6、减震弹簧7、横杆8、连接杆9、承载板10、第一短板11、缓冲球12和第二短板13的配合使用,具备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差,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容易对建筑造成严重损坏的问题。使用时,当地震发生时会使装配式建筑产生震动,震动会产生力,震动产生的力会使连接块3移动,连接块3移动带动承载板10移动,承载板10移动带动连接杆9移动,连接杆9移动带动横杆8移动,横杆8移动对减震弹簧7进行施压,使减震弹簧7产生形变,由于减震弹簧7本身具有的弹性再配合缓冲球12的使用即可对承载板10进行减震,从而对上板1进行减震防护。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包括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下板(2)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连接块(3)使用的放置腔(4),所述放置腔(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竖杆(5)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7),所述竖杆(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横杆(8),所述横杆(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包括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下板(2)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连接块(3)使用的放置腔(4),所述放置腔(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竖杆(5)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7),所述竖杆(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横杆(8),所述横杆(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短板(11),所述第一短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球(12),所述缓冲球(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短板(13),所述第二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迎春贺陆新曾现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雄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