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8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主连接件,主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有供和建筑主体固接的第一安装板,主连接件的第二端铰接有供和粘滞阻尼墙固接的第二安装板;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第一副连接件,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斜向铰接于主连接件的对应于第一安装板的一侧,第一副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有供和建筑主体固接的第三安装板;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第二副连接件,以可移动的方式斜向铰接于主连接件的对应于第二安装板的一侧,第二副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有供和粘滞阻尼墙固接的第四安装板。震动产生的力在呈三角分布的主连接件和第一副连接件第二副连接件上分散,利用弹性伸缩变形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粘滞阻尼墙主要包括:两块外钢板、一或者多块内钢板,以及在外钢板构成的密闭空间内注入的高粘度的粘滞体。粘滞阻尼墙的外钢板和内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建筑结构的上下楼层相互固定连接实现安装。当建筑结构出现震动时,例如地震、台风等恶劣环境中,内外钢板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相对速度,从而产生阻尼力,吸收震动能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建筑结构的震动,起到了保护建筑的作用,使用较为广泛。在粘滞阻尼墙的安装过程中,一般采用连接结构将粘滞阻尼墙和建筑结构的上下楼层进行连接。但是在发生震动的情况下,连接结构直接受到外部震动所带来的冲击刚力,瞬时反应过程中,冲击力过大时连接节点容易损伤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结构直接受到外部震动所带来的冲击刚力,容易损伤甚至报废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r>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主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有供和建筑主体固接的第一安装板,所述主连接件的第二端铰接有供和粘滞阻尼墙固接的第二安装板;/n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第一副连接件,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斜向铰接于所述主连接件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副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有供和建筑主体固接的第三安装板;以及/n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第二副连接件,以可移动的方式斜向铰接于所述主连接件的对应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副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有供和粘滞阻尼墙固接的第四安装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主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有供和建筑主体固接的第一安装板,所述主连接件的第二端铰接有供和粘滞阻尼墙固接的第二安装板;
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第一副连接件,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斜向铰接于所述主连接件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副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有供和建筑主体固接的第三安装板;以及
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第二副连接件,以可移动的方式斜向铰接于所述主连接件的对应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副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有供和粘滞阻尼墙固接的第四安装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包括:
内设有第一弹簧的套管;
插设于所述套管的一端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安装板铰接;
插设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内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板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的侧壁均形成有销柱;
所述套管的相对两端均形成有适配于所述销柱的限位槽,通过所述销柱插设于所述限位槽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
开设于所述套管的端部的缺口;
位于所述缺口一侧且连通于所述缺口的孔槽,所述销柱通过所述缺口插设于所述孔槽内实现限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滞阻尼墙安装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刚郭烨朱勇李世津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