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42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包括截面呈凹字形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两对导向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顶板的内顶部中央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中心柱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安装槽,在底板的内底部中央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上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圆板,移动圆板下方的空腔内盛有液压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中心柱带动移动柱向下运动,从而移动柱带动移动圆板向下运动对空腔内的液压油进行挤压;当液压油受到压力后会通过阻尼孔向上喷出,此处阻尼孔的直径可设置在0.5‑1mm,使得液压油的喷出速度较慢,因此可以起到较佳的缓冲抗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技术介绍
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现有的钢结构之间的固定都是通过螺栓固定,从而导致之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当地震灾害发生时无法进行很好地减震,造成钢结构中的受压杆件易受压屈曲。因此中国专利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9053232U)公开了一种抗震钢结构,但是在该专利中仅仅是利用减震弹簧和减震海绵来实现减震效果,其远达不到实际的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包括截面呈凹字形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两对导向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顶板的内顶部中央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中心柱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安装槽,在底板的内底部中央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上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圆板,移动圆板下方的空腔内盛有液压油,所述移动圆板上均匀开设若干阻尼孔;在移动圆板上侧焊接有移动柱,移动柱穿过空腔向上延伸,且移动柱顶端与安装槽内顶部相连接,且在导向柱顶部与安装槽内顶部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中心柱下端与底板之间安装有抗震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包括截面呈凹字形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两对导向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顶板的内顶部中央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中心柱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安装槽,在底板的内底部中央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上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圆板,移动圆板下方的空腔内盛有液压油,所述移动圆板上均匀开设若干阻尼孔;在移动圆板上侧焊接有移动柱,移动柱穿过空腔向上延伸,且移动柱顶端与安装槽内顶部相连接,且在导向柱顶部与安装槽内顶部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中心柱下端与底板之间安装有抗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装置包括两块竖直板,竖直板与底板相连接,竖直板之间滑动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与顶板下侧相连接;在所述竖直板的内侧均开设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与导向板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厚度等于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鸿博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