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26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包括机架,驱动辊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辊、过渡辊、下辊,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放卷辊、过渡辊、压辊组件、驱动辊组、脱膜机构,脱膜机构包括脱膜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支架内侧面开设有斜置有滑槽,脱膜辊的轴端容置在滑槽内,脱膜辊能相对支架转动,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位于下辊前侧上部,脱膜辊与下辊相贴合,本发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对塑料膜进行收卷,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干法制成的一侧表面为绒面的合成革产品,如不进行处理,其绒面上的绒毛、布毛在收卷时会粘覆在合成革的基布革表面,基布革表面粘有绒毛、布毛后在合成革的后处理加工过程中,革面容易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干发前处理阶段加工形成的一侧表面为绒面的合成革在收卷时会在绒毛表面覆盖依次塑料膜进行隔离,然后在合成革的后处理加工入料放卷时,再将塑料膜去除,现有生产中,通过工人手动进行去除塑料膜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放卷辊、第一过渡辊、压辊组件、驱动辊组、脱膜机构;所述压辊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压辊、下导辊,上压辊两端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滑块,机架上竖置有容纳滑块的滑槽,机架上与滑槽顶端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气缸杆末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驱动辊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辊、第二过渡辊、下辊,第二过渡辊位于上辊、下辊的后侧,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链轮,上辊、下辊与主动链轮同侧那端部均安装有与主动链轮链传动的从动链轮;所述脱膜机构包括脱膜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支架内侧面开设有斜置的滑槽,脱膜辊的轴端容置在滑槽内,脱膜辊能相对支架转动,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位于下辊前侧上部,脱膜辊与下辊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脱膜辊中部套设有收膜卷筒,收膜卷筒两端经橡胶套与脱膜辊连接固定,收膜卷筒外表面粘贴有双面胶。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于压辊组件与驱动辊组之间设置有张力调节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包若干上下交错设置的上调节辊、下调节辊,下调节辊安装在机架上,上调节辊安装在升降架上,机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的拉绳末端连接升降架。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前端、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轮,机架上竖直开设有容置滑轮的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护罩,护罩将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罩设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对塑料膜进行收卷,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脱膜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合成革布;2-塑料膜;3-放卷辊;4-第一过渡辊;5-上压辊;6-下导辊;7-张力调节机构;701-下调节辊;702-上调节辊;703-升降架;704-卷扬机;705-拉绳;8-驱动辊组;801-下辊;802-第二过渡辊;803-上辊;9-脱膜辊;10-支架;11-双面胶;12-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放卷辊、第一过渡辊、压辊组件、驱动辊组、脱膜机构;所述压辊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压辊、下导辊,上压辊两端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滑块,机架上竖置有容纳滑块的滑槽,机架上与滑槽顶端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气缸杆末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驱动辊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辊、第二过渡辊、下辊,第二过渡辊位于上辊、下辊的后侧,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链轮,上辊、下辊与主动链轮同侧那端部均安装有与主动链轮链传动的从动链轮;所述脱膜机构包括脱膜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支架内侧面开设有斜置的滑槽,脱膜辊的轴端容置在滑槽内,脱膜辊能相对支架转动,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位于下辊前侧上部,脱膜辊与下辊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脱膜辊与下辊接触的两端部套装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胶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膜辊中部套设有收膜卷筒,收膜卷筒两端经橡胶套胶或胶带与脱膜辊连接固定。橡胶套内径不大于脱膜辊直径,橡胶套通过自身的弹性将包裹收膜卷筒端部固定在脱膜辊上,同时橡胶套外表面与下辊接触时能增大,下辊与脱膜辊的摩擦力,收膜卷筒外表面粘贴有双面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于压辊组件与驱动辊组之间设置有张力调节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包若干上下交错设置的上调节辊、下调节辊,下调节辊安装在机架上,上调节辊安装在升降架上,机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的拉绳末端连接升降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前端、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轮,机架上竖直开设有容置滑轮的导向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护罩,护罩将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罩设在内。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放卷辊、脱膜辊外,其余各个辊均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其对应固定件上,机架上开设有供放卷辊端部搭接的凹槽。使用时,电机带动上辊、下辊同向转动,放卷辊上覆盖有塑料膜的合成革布、依次绕过第一过渡辊、下导辊,交错设置的各个上调节辊、下调节辊后,在依次绕过下辊、第二过渡辊、上辊后输出,因脱膜辊与下辊贴合,脱膜辊表面其会将的将合成革布上先与其接触的塑料膜粘柱,然后在下辊的带动下相对下辊反向转动,对塑料膜进行收集。本专利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放卷辊、第一过渡辊、压辊组件、驱动辊组、脱膜机构;/n所述压辊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压辊、下导辊,上压辊两端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滑块,机架上竖置有容纳滑块的滑槽,机架上与滑槽顶端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气缸杆末端与滑块相连接;/n所述驱动辊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辊、第二过渡辊、下辊,第二过渡辊位于上辊、下辊的后侧,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链轮,上辊、下辊与主动链轮同侧那端部均安装有与主动链轮链传动的从动链轮;/n所述脱膜机构包括脱膜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支架内侧面开设有斜置的滑槽,脱膜辊的轴端容置在滑槽内,脱膜辊能相对支架转动,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位于下辊前侧上部,脱膜辊与下辊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放卷辊、第一过渡辊、压辊组件、驱动辊组、脱膜机构;
所述压辊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压辊、下导辊,上压辊两端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滑块,机架上竖置有容纳滑块的滑槽,机架上与滑槽顶端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气缸杆末端与滑块相连接;
所述驱动辊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辊、第二过渡辊、下辊,第二过渡辊位于上辊、下辊的后侧,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链轮,上辊、下辊与主动链轮同侧那端部均安装有与主动链轮链传动的从动链轮;
所述脱膜机构包括脱膜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支架内侧面开设有斜置的滑槽,脱膜辊的轴端容置在滑槽内,脱膜辊能相对支架转动,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位于下辊前侧上部,脱膜辊与下辊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希王春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夏合成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