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肝癌检测panel、试剂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167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肝癌多基因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肝癌检测panel,利用基因探针杂交法富集其中557个基因的重要外显子区域与部分内含子区域,并进行高深度测序,从而精准检测其中与肝癌有明确临床相关性的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等事件,并将该多基因筛选列表做成探针,通过DNA测序针对性地检测高危基因,可以更高效地检测出对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的基因突变,对临床的诊断和发现靶向治疗的靶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肝癌检测panel、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肝癌多基因检测
,涉及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肝癌检测panel、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是当今世界引起死亡与残疾的首要原因。每种肿瘤都包括遗传性(胚系)和肿瘤特异性(体细胞)变异。在过去的十年中,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巨大的进步,大量胚系和体细胞基因的突变信息被收集。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将癌症患者身上出现突变的特定蛋白作为靶点的治疗是有效的。为了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即将正确的药物用于正确的患者,许多实验室已经开始在癌症基因检测中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三位,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关于肝癌的治疗,虽然有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被证实对某种类型的癌症有治疗效果。但因为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一个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的突变也各不相同,这成为通过寻找突变基因来使用靶向药物,实现精准医疗的重点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对肝癌的精确诊断,并提供有效的信息,本专利技术挑选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肝癌检测panel,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panel包括用于检测肝癌预后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肝癌检测panel,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panel包括用于检测肝癌预后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panel,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突变包括以下基因:ABCA12、ABCA13、ABCC12、ABL1、ACBD5、ADAM21、ADAMTSL1、ADGRG4、ADPRH、AFF1、AKT1、AKT2、AKT3、ALK、ALOX12B、AMER1、ANK2、ANK3、ANKLE1、APC、APEX2、APOB、APP、AR、ARAF、ARHGAP32、ARID1A、ARRB2、ASTE1、ASXL1、ATM、ATP13A3、ATR、ATRX、AURKA、AURKB、AXIN1、AXL、B2M、BAP1、BARD1、BAX、BCL2、BCL2L1、BCL6、BCL9L、BCLAF1、BCOR、BDKRB1、BEND3、BIRC2、BIRC3、BIRC7、BLM、BMPR1A、BPTF、BRAF、BRCA1、BRCA2、BRD4、BRIP1、BRPF3、BSND、BTK、C1QBP、C1QTNF5、CACNA1A、CACNA1E、CALR、CARD11、CASP8、CBFB、CBL、CCDC150、CCDC168、CCND1、CCND2、CCND3、CCNE1、CD274、CD40、CD79A、CD79B、CD93、CDC73、CDH1、CDH8、CDK1、CDK12、CDK4、CCDK5RAP1、CDK6、CDK8、CDKN1A、CDKN1B、CDKN2A、CDKN2B、CDKN2C、CDS1、CEBPA、CELSR3、CENPJ、CEP290、CFTR、CHEK1、CHEK2、CIC、COBLL1、COL14A1、COL21A1、COL22A1、COPG1、CREBBP、CRKL、CSF1R、CSF3R、CSMD1、CTCF、CTLA4、CTNNB1、CUL3、CXCR4、CYB5A、DAXX、DDR2、DIABLO、DIS3、DLL1、DNAH10、DNAH11、DNAH2、DNAH5、DNAH7、DNAH9、DNAJC3、DNMT1、DNMT3A、DNMT3B、DOCK2、DOCK9、DOT1L、DROSHA、DST、DTD1、DUSP4、EED、EGFR、ELOC、EP300、EPCAM、EPHA3、EPHA4、EPHA5、EPHA7、EPHB1、ERBB2、ERBB2IP、ERBB3、ERBB4、ERCC1、ERCC2、ERCC4、ERG、ERRFI1、ESR1、ETNK1、ETS2、ETV1、EVC2、EZH2、FAM129B、FAM149B1、FAM170B、FAM46C、FANCA、FANCC、FAT1、FAT3、FAT4、FBN2、FBXW7、FCGBP、FGF19、FGF3、FGF4、FGFR1、FGFR2、FGFR3、FGFR4、FH、FIP1L1、FKBP9、FLCN、FLG、FLT1、FLT3、FLT4、FOXL2、FOXO1、FOXP1、FREM2、FRG1、FSIP2、FUBP1、FZD10、GALNT12、GATA3、GCNT4、GGT1、GLRB、GLRX、GLRX2、GNA11、GNAQ、GNAS、GOLGA6L2、GPR98、GREM1、GRIN2A、GRM7、GSK3B、GYPB、H3F3A、HADHB、HDAC9、HGF、HIPK2、HIST1H1C、HIVEP3、HMCN1、HMGB1、HNF1A、HOXB13、HRAS、HSPB1、HTRA1、HYDIN、ID3、IDH1、IDH2、IGF1、IGF1R、IGF2、IKBKE、IKZF1、IL10、IL12RB2、IL13RA1、IL17FIL7R、INPP4B、INSR、IRF2、IIRF2BP1、IRF4、IRS1、IRS2、IIRX4、ITIH5JAG1、JAK1、JAK2、JAK3、JPH4、JUN、KCND3、KCNJ8、KDM5A、KDM5C、KDM6A、KDR、KEAP1、KIAA1549L、KIAA2018、KIT、KLF15、KLF4、KLK10、KMT2A、KMT2C、KMT2D、KRAS、LACTB2、LAMA1、LAMA2、LATS1、LATS2、LBR、LIG4、LMO1、LPCAT4、LRP1B、LRP2、LRRC58、LSM14A、LTN1、MACF1、MADCAM1、MALT1、MAP1B、MAP2K1、MAP2K2、MAP2K4、MAP3K1、MAP3K13、MAP3K14、MAP4K5、MAPK1、MAPK3、MCL1、MDK、MDM2、MDM4、MDN1、MED12、MEF2B、MEN1、MET、MGLL、MID1、MITF、MLH1、MMP1、MORC4、MPL、MRC2、MRE11A、MSH2、MSH3、MSH6、MST1、MST1R、MTAP、MTMR14、MTOR、MUC1、MUC16、MUC4、MUTYH、MYC、MYCL、MYCN、MYD88、NBEA、NBN、NDUFV2、NEB、NEDD4L、NEG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赵一鸣朱卫平毛岸荣王龙蓉邵志敏黄薇胡欣施景绣裴雨晨王云锦张国亮牛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