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双相药物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44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释双相药物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包括支撑管、载药圆台和细针孔,所述所述支撑管为锥形,管壁分布有细针孔;载药圆台中部具有穿孔,套设于所述支撑管上并与所述支撑管形成拉断式的点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增加了药物缓释功能,载药载体为载药圆台,一系列载药圆台采用可降解材料,支撑管可随着圆片的降解,自动脱落,随大肠蠕动排出,免于内镜拔出细硅胶管手术;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撑管上具有不同管径的载药圆台,可在手术中根据患者胰腺的实际情况进行剪切,以实现适宜管径的完美切合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双相药物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需要通过消化道重建,保证消化道的完整性,以便食物通过。由于大部分胰管很细(2-4mm),故缝合存在一定难度。现有的临床实践中,外科医生普遍通过在残余胰管内放置一根等宽的细硅胶管作为支撑,减少术后胰液从吻合口漏出(也称为胰瘘)的风险。为了减少胰腺内支撑管术后滑脱的可能,在手术中常常会将支撑管与胰腺断面缝合固定,但长期留置的内支撑管作为异物容易引起胰管结石和胰腺炎的发生,由于有缝线固定,术后通过内镜下拔除支撑管经常不成功,即使能够拔除也容易导致胰腺撕裂甚至出血的发生,若是使用可吸收线缝合,仍然存在上述风险。

2、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缓释双相药物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增加了药物缓释功能,如抗炎因子、生长因子或小分子药物,载药载体为圆台状可降解材料,支撑管可随着圆片的降解,自动脱落,随大肠蠕动排出,免于内镜拔出细硅胶管手术;支撑管上具有不同管径的载药圆台,可在手术中根据患者胰腺的实际情况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双相药物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包括支撑管(1)、载药圆台(2)和细针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支撑管(1)为锥形,管壁分布有细针孔(3);载药圆台(2)中部具有穿孔(4),套设于所述支撑管(1)上并与所述支撑管(1)形成拉断式的点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材质为硅胶或可降解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圆台(2)的材质为可降解材料。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为透明质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双相药物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包括支撑管(1)、载药圆台(2)和细针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支撑管(1)为锥形,管壁分布有细针孔(3);载药圆台(2)中部具有穿孔(4),套设于所述支撑管(1)上并与所述支撑管(1)形成拉断式的点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材质为硅胶或可降解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圆台(2)的材质为可降解材料。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型可降解内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为透明质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胶原蛋白、壳聚糖和明胶。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思何青虞先濬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