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支架及仿生血管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432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动支架及仿生血管覆膜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椭圆环、第二椭圆环和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第一椭圆环和第二椭圆环均包括两个弧形弹性杆,弧形弹性杆的两端端头均固定有限位柱,供另一个弧形弹性杆的对应端滑动;第一椭圆环和第二椭圆环的弧形弹性杆的两端杆臂分别穿过第一滑动孔、第二滑动孔;限位柱和固定件之间连接有泵血弹簧。仿生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主体覆膜支架,主体覆膜支架的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之间容纳夹层,容纳夹层两端设有Z形支架,中部设有随动支架。设有随动支架的仿生血管覆膜支架,能够模拟主动脉力学行为,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恢复或保留主动脉的弹性泵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随动支架及仿生血管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1、主动脉血管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主要血管,主动脉血管的管壁富含弹性纤维,能够在心脏收缩期随着血压升高而被动扩张,暂时储存一部分血液和动能,在心脏舒张期则凭借其弹性回缩力收缩,将储存的血液推向远端,通过周期性的扩张和收缩实现泵血。主动脉血管弓部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承受高压力血流,是容纳夹层、动脉瘤等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域。针对主动脉血管弓部的容纳夹层和动脉瘤疾病,目前临床主要是通过植入主动脉血管覆膜支架,封堵容纳夹层破口,建立血流通道,以隔绝瘤体的血液供应,促使假腔栓化或动脉瘤体萎缩,达到治疗目的。

2、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覆膜支架,主要由覆膜和多节线绕z形支架组成。其中,覆膜起到隔绝血流的作用,而z形支架则为覆膜提供持续的径向支撑力,以确保覆膜与血管壁紧密贴合并保持血流通畅。而该覆膜支架因其z形支架提供的恒定高径向支撑力以及覆膜材料有限的延展性,会严重束缚植入段主动脉血管的径向扩张和收缩,使其泵血能力相较于健康血管本就有所下降。当心脏收缩期,血压升高,需要主动脉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椭圆环、第二椭圆环以及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均包括两个弧形弹性杆,所述弧形弹性杆的两端端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供另一个所述弧形弹性杆的对应端滑动套设其中;所述第一椭圆环的弧形弹性杆的两端杆臂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固定件的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二椭圆环的弧形弹性杆的两端杆臂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固定件的第二滑动孔;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固定件之间连接有泵血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相互垂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椭圆环、第二椭圆环以及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均包括两个弧形弹性杆,所述弧形弹性杆的两端端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供另一个所述弧形弹性杆的对应端滑动套设其中;所述第一椭圆环的弧形弹性杆的两端杆臂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固定件的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二椭圆环的弧形弹性杆的两端杆臂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固定件的第二滑动孔;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固定件之间连接有泵血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相互垂直。

3.一种仿生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覆膜支架,所述主体覆膜支架包括呈管状的主体覆膜,所述主体覆膜的管壁包括内外依次设置的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所述内弹性膜和所述外弹性膜之间具有封闭的容纳夹层,所述容纳夹层的两端设有z形支架,所述容纳夹层的中部设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随动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夹层的中部沿所述主体覆膜的轴线方向依次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随动支架,相邻两个所述随动支架错位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支覆膜支架,所述内弹性膜和所述外弹性膜上对应设有内膜开口和外膜开口,所述分支覆膜支架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宝胜崔玉杰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