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滑抗结冰-夜间可视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滑抗结冰-夜间可视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更具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如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冬季路面结冰十分严重,会降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作用,容易打滑,易造成交通事故。同时,夜间行车可视条件差,特别是远离市区的郊区道路、乡村公路与高速公路,路边照明差,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沥青路面行车舒适、养护简便、通行效率高,是国内外主流路面。然而,沥青路面作为一种黑色路面,其在夜间的视线轮廓更为模糊、可视性更差,夜间行车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因此,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抗结冰能力与夜间行车安全,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为了应对大量的路面积雪结冰,常用的解决方式是人工或者机械除雪法,同时向路面施加融雪剂等措施。然而,该措施是在雪后第二天才开始清理,这难以保证当晚车辆的行驶安全。同时,使用融雪剂不仅会影响路面材料的寿命,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滑抗结冰-夜间可视沥青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钢渣粗集料50~65份、钢渣细集料20~30份、废玻璃细集料10~15份、含相变材料的填料3~5份和改性沥青3.8~5.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滑抗结冰-夜间可视沥青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钢渣粗集料50~65份、钢渣细集料20~30份、废玻璃细集料10~15份、含相变材料的填料3~5份和改性沥青3.8~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粗集料粒径为4.75~16mm,其中粒径4.75~9.5mm和粒径9.5~16mm的质量比为1: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细集料粒径为0~2.36mm;所述废玻璃细集料粒径为2.36~4.7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为经稳定化处理合格并用于道路工程的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其中钢渣粗集料和钢渣细集料均应符合《道路用钢渣》标准中对钢渣的技术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玻璃细集料为废弃的无色玻璃瓶,用小型破碎机破碎到试验粒径,然后再用摇筛机筛分得到所需废玻璃细集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相变材料的填料中,所述相变材料和填料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祝,张建伟,杨天元,吴少鹏,程明,朱云升,刘全涛,谢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