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3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能量耗散装置包括:压溃式吸能套筒;后端板,安装在压溃式吸能套筒一端,后端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侧壁上安装切削刀具;前端板,安装在压溃式吸能套筒与后端板相对的一端;切削吸能芯轴,设于压溃式吸能套筒内腔中,切削吸能芯轴一端可转动地穿设在通孔内,切削吸能芯轴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前端板内侧,切削吸能芯轴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切削刀具相配合的螺旋引导槽。该能量耗散装置将压溃式吸能和切削式吸能相结合,并形成螺旋切削方式;在相同的吸能结构外形尺寸下及相同的碰撞平移空间下,提高了切削刀具的切削行程,提高了能量耗散装置的吸能量和吸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防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多年来,轨道交通运输凭借经济性、运量大、快捷、环保节能、受气候影响小等众多优势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尽管相对于公共汽车、轿车等其他运输工具,轨道交通运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受行车速度、行车密度及人为操作失当、设备故障、技术漏洞以及运行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车辆碰撞事故时有发生。为保证机车碰撞的安全性能,减少碰撞发生时对车体及乘员的伤害程度,机车安全防护装置即吸能装置应运而生。目前,在车辆端部安装吸能部件,是世界各国普遍的设计方法,且应用于轨道交通安全的吸能装置主要为压溃件,通过薄壁金属在碰撞瞬间发生塑形大变形(压溃)将冲击能量快速转化为塑形应变能和热能,实现车体有序可控的变形,从而达到吸收冲击能量的目的。但压溃件吸能装置完全依靠压溃件的塑形大变形吸能,因而其体积庞大、吸能量和吸能行程非常有限,当机车车辆面临猛烈撞击时,给机车及乘员带来巨大伤害。随着机车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压溃式吸能结构与螺旋切削式吸能结构相结合,通过压溃式吸能和螺旋切削式吸能两种方式共同吸收碰撞动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压溃式吸能结构与螺旋切削式吸能结构相结合,通过压溃式吸能和螺旋切削式吸能两种方式共同吸收碰撞动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螺旋切削式吸能结构套设在压溃式吸能结构的内部,为压溃式吸能结构提供导向支撑,并减小吸能结构整体外形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螺旋切削式吸能结构上开设螺旋引导结构,切削刀具与螺旋引导结构位置对应,在碰撞时螺旋切削式吸能结构螺旋转动而切削刀具不动,切削刀具沿螺旋引导结构螺旋切削吸能结构。


4.一种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溃式吸能套筒(1);
后端板(2),安装在所述压溃式吸能套筒(1)的一端,所述后端板(2)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切削刀具(22);
前端板(3),安装在所述压溃式吸能套筒(1)与所述后端板(2)相对的一端;
切削吸能芯轴(4),设于所述压溃式吸能套筒(1)的内腔中,所述切削吸能芯轴(4)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通孔(21)内,所述切削吸能芯轴(4)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前端板(3)的内侧,所述切削吸能芯轴(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切削刀具(22)相配合的螺旋引导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布安装有多个所述切削刀具(22),所述切削吸能芯轴(4)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条所述螺旋引导槽(41),每个所述切削刀具(22)均与一条所述螺旋引导槽(41)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具(22)包括一切削部(221),所述切削部(221)与所述通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钢高天宇熊伟雷紫平郭子超邓俊杰曾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