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35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包括第一凸台、安装板、支柱、底板、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第一定位杆、移动板、螺纹杆、连接块、第二定位杆、转动把手以及第二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弯管的夹持固定,以便于对弯管进行机加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
技术介绍
夹具是加工时用来迅速紧固工件,使机床、刀具、工件保持正确相对位置的工艺装置。也就是说工装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夹具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其中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夹牢。应用机床夹具,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有利于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实现“一机多用”。现有的夹具机构不适用于弯管,不能很好的夹持和固定住弯管,以便对弯管进行机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现有的夹具机构不适用于夹持弯管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包括第一凸台、安装板、支柱、底板、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第一定位杆、移动板、螺纹杆、连接块、第二定位杆、转动把手以及第二凸台;所述底板的四个角落分别连接固定有一所述支柱,所述支柱上连接固定有一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几何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所述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连接固定有所述第一凸台,所述螺纹杆下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下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凸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前侧连接固定有一所述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二定位杆后侧连接固定有一所述转动把手,远离所述转动把手一侧的左侧的所述支柱上固定有一所述第三定位轮,远离所述转动把手一侧的右侧的所述支柱上固定有一所述第一定位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上安装有所述把手。更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外设置有橡胶防滑套。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滑杆与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二定位轮以及所述第三定位轮都为U型凹槽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二定位轮以及所述第三定位轮的凹槽处安装有橡胶套。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中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弯管的夹持固定,以便于对弯管进行机加工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背面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夹持产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4,本技术为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包括第一凸台1、安装板2、支柱3、底板4、第一定位轮5、第二定位轮6、第三定位轮7、第一定位杆8、移动板9、螺纹杆10、连接块11、第二定位杆12、转动把手13以及第二凸台14;底板4的四个角落分别连接固定有一支柱3,支柱3上连接固定有一安装板2,安装板2的几何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有一螺纹杆10,螺纹杆10上端连接固定有第一凸台1,螺纹杆10下端与连接块11固定连接,连接块11固定连接在移动板9上,移动板9下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一第二凸台14,第二定位杆12与第二凸台14螺纹连接,第二定位杆12前侧连接固定有一第二定位轮6,第二定位杆12后侧连接固定有一转动把手13,远离转动把手13一侧的左侧的支柱3上固定有一第三定位轮7,远离转动把手13一侧的右侧的支柱3上固定有一第一定位轮5。第一凸台1上安装有把手101。便于使用者握持,进行旋转。把手101外设置有橡胶防滑套。避免旋转把手101时打滑。移动板9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滑杆16与第一滑杆15,第二滑杆16和第一滑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上,第二滑杆16和第一滑杆1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4上。第二滑杆16和第一滑杆15的设置保证了移动板9的平稳移动。第一定位轮5、第二定位轮6以及第三定位轮7都为U型凹槽轮。凹槽轮上的凹槽用于夹持固定金属管材。第一定位轮5、第二定位轮6以及第三定位轮7的凹槽处安装有橡胶套。橡胶材质的摩擦系数高,便于夹持固定金属管材。在实际运用中,将弯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定位轮5和第三定位轮7的凹槽上,然后使用者转动把手13,将第二定位轮6的位置调节至弯管的正上方;接下来,使用者握持住把手101,转动螺纹杆10,使得移动板9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定位轮6的凹槽与弯管的弯折部接触。通过第一定位轮5、第二定位轮6以及第三定位轮7凹槽处橡胶套所提供的摩擦力实现对弯管的夹持固定。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实施方案中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弯管的夹持固定,以便于对弯管进行机加工操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凸台(1)、安装板(2)、支柱(3)、底板(4)、第一定位轮(5)、第二定位轮(6)、第三定位轮(7)、第一定位杆(8)、移动板(9)、螺纹杆(10)、连接块(11)、第二定位杆(12)、转动把手(13)以及第二凸台(14);所述底板(4)的四个角落分别连接固定有一所述支柱(3),所述支柱(3)上连接固定有一所述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几何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所述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上端连接固定有所述第一凸台(1),所述螺纹杆(10)下端与所述连接块(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1)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板(9)上,所述移动板(9)下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所述第二凸台(14),所述第二定位杆(12)与所述第二凸台(1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12)前侧连接固定有一所述第二定位轮(6),所述第二定位杆(12)后侧连接固定有一所述转动把手(13),远离所述转动把手(13)一侧的左侧的所述支柱(3)上固定有一所述第三定位轮(7),远离所述转动把手(13)一侧的右侧的所述支柱(3)上固定有一所述第一定位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凸台(1)、安装板(2)、支柱(3)、底板(4)、第一定位轮(5)、第二定位轮(6)、第三定位轮(7)、第一定位杆(8)、移动板(9)、螺纹杆(10)、连接块(11)、第二定位杆(12)、转动把手(13)以及第二凸台(14);所述底板(4)的四个角落分别连接固定有一所述支柱(3),所述支柱(3)上连接固定有一所述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几何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所述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上端连接固定有所述第一凸台(1),所述螺纹杆(10)下端与所述连接块(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1)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板(9)上,所述移动板(9)下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所述第二凸台(14),所述第二定位杆(12)与所述第二凸台(1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12)前侧连接固定有一所述第二定位轮(6),所述第二定位杆(12)后侧连接固定有一所述转动把手(13),远离所述转动把手(13)一侧的左侧的所述支柱(3)上固定有一所述第三定位轮(7),远离所述转动把手(13)一侧的右侧的所述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王子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群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