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56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打孔机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连接杆、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以及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和螺栓之间的配合,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钻孔平台,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防护板以及第二滑槽与及第二防护板之间的配合,可以根据打孔机的钻孔平面调节防护面积的大小,防止碎屑溅射到操作人员的面部,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打孔机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手动打孔机,又有手动打孔器、手动冲孔机等别名,其主要以杠杆原理设计,利用手动方式带动打孔机执行部件上下移动与下模配合从而完成打孔。手动打孔机可以按如下四个标准进行分类,按规格分:手动重型打孔机、手动轻型打孔机;按孔数分:单孔手动打孔机、多孔手动打孔机;按孔型分:圆孔手动打孔机、锯齿孔手动打孔机、异形孔手动打孔机;按操作分:手柄式打孔机、摇臂式手动打孔机、转轮式手动打孔机。打孔机配件有冲刀垫片、冲刀、打孔针、打孔垫、打孔器。桌面型手动打孔机是日常办公中使用最多的手动打孔机,具有价格低廉、带有定位标尺、外观小巧、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现有的手动打孔机大多都没有防护装置,打孔机在打孔过程中会有碎屑溅射出来,碎屑容易溅射到操作人员的眼睛部位,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动打孔机没有防护装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连接杆、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以及螺栓,两个所述导轨上下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导轨通过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导轨上形成有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防护板,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所述第二防护板,下方的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左右对称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夹紧块,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块上各设置有一所述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与所述第二夹紧块通过插入所述螺栓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板以及所述第二防护板上各形成有一拉槽。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板以及所述第二防护板采用透明的PVC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导轨的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挡板。更进一步地,所述导轨采用抛光处理的铝合金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螺母的下方穿设有一弹簧垫圈,所述螺栓的螺母的上方穿设有一平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和螺栓之间的配合,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钻孔平台,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防护板以及第二滑槽与及第二防护板之间的配合,可以根据打孔机的钻孔平面调节防护面积的大小,防止碎屑溅射到操作人员的面部,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视角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视角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导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连接杆2、第一滑槽3、第二滑槽4、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第一夹紧块7、第二夹紧块8以及螺栓9,两个导轨1上下对称布置,两个导轨1通过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连接杆2连接,导轨1上形成有第一滑槽3与第二滑槽4,第一滑槽3与第二滑槽4平行布置,两个第一滑槽3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第一防护板5,两个第二滑槽4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第二防护板6,下方的导轨1靠近第一滑槽3的一侧左右对称的形成有第一夹紧块7,两个第一夹紧块7上各设置有一第二夹紧块8,第一夹紧块7与第二夹紧块8通过插入螺栓9连接。第一防护板5以及第二防护板6上各形成有一拉槽10,便于操作人员拉动第一防护板5与第二防护板6。第一防护板5以及第二防护板6采用透明的PVC材料制成,在打孔时不会遮挡操作人员的实现。两个导轨1的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挡板11,防止第一防护板5与第二防护板6从第一滑槽3以及第二滑槽4中脱落出来。导轨1采用抛光处理的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轻便。螺栓9的螺母的下方穿设有一弹簧垫圈,可以分散螺栓9头部对第二夹紧块8的部分压力,螺栓9的螺母的上方穿设有一平垫圈,可以防止第一夹紧块7被螺栓9的螺母直接磨损。在使用该装置时,将第一夹紧块7置于打孔机钻孔平面的前方的下侧,将第二夹紧块8与打孔机钻孔平面的前方的上侧接触,将螺栓9上的螺母旋紧,即可将装置夹持在钻孔机的钻孔平面上,根据钻孔平面的大小,调节第一防护板5与第二防护板6在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4中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夹紧块7、第二夹紧块8和螺栓9之间的配合,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钻孔平台,通过第一滑槽3与第一防护板5以及第二滑槽4与第二防护板6之间的配合,可以根据打孔机的钻孔平面调节防护面积的大小,防止碎屑溅射到操作人员的面部,通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连接杆(2)、第一滑槽(3)、第二滑槽(4)、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第一夹紧块(7)、第二夹紧块(8)以及螺栓(9),两个所述导轨(1)上下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导轨(1)通过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所述连接杆(2)连接,所述导轨(1)上形成有所述第一滑槽(3)与所述第二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3)与所述第二滑槽(4)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3)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防护板(5),两个所述第二滑槽(4)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所述第二防护板(6),下方的所述导轨(1)靠近所述第一滑槽(3)的一侧左右对称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夹紧块(7),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块(7)上各设置有一所述第二夹紧块(8),所述第一夹紧块(7)与所述第二夹紧块(8)通过插入所述螺栓(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打孔机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连接杆(2)、第一滑槽(3)、第二滑槽(4)、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第一夹紧块(7)、第二夹紧块(8)以及螺栓(9),两个所述导轨(1)上下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导轨(1)通过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所述连接杆(2)连接,所述导轨(1)上形成有所述第一滑槽(3)与所述第二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3)与所述第二滑槽(4)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3)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防护板(5),两个所述第二滑槽(4)之间可滑动的设置有一所述第二防护板(6),下方的所述导轨(1)靠近所述第一滑槽(3)的一侧左右对称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夹紧块(7),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块(7)上各设置有一所述第二夹紧块(8),所述第一夹紧块(7)与所述第二夹紧块(8)通过插入所述螺栓(9)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王子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群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