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19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8
本申请涉及平推连续浇铸装置,涉及浇铸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浇铸罐,浇铸罐转动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设置在地面,浇铸罐内沿浇铸罐的轴线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浇铸空腔;浇铸罐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夹持坩埚的夹持组件。本申请在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时,先将坩埚对应浇铸罐的其中一个浇铸空腔并注入液体金属,当前的浇铸空腔注满液体金属后,通过转动件转动浇铸罐,使得坩埚对应浇铸罐相邻的一个浇铸空腔,依次完成注入液体金属至浇铸罐的所有浇铸空腔;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移动存放液体金属的坩埚,只需通过转动件转动浇铸罐即可,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降低移动坩埚过程中烫伤工作人员的概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推连续浇铸装置
本申请涉及浇铸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平推连续浇铸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相关技术中,铸造空腔通常呈线性阵列排布,工作人员先将坩埚内加热好的液体金属注入浇铸桶内,再通过浇铸桶将液体金属依次注入呈线性阵列排布的铸造空腔内。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依次注入浇铸空腔内时,需要沿浇铸空腔移动浇铸桶;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浇铸桶和液体金属较重,且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本申请提供平推连续浇铸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平推连续浇铸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包括浇铸罐,所述浇铸罐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置在地面,所述浇铸罐内沿所述浇铸罐的轴线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浇铸空腔;所述浇铸罐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夹持坩埚的夹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时,先将坩埚对应浇铸罐的其中一个浇铸空腔并注入液体金属,当前的浇铸空腔注满液体金属后,通过转动件转动浇铸罐,使得坩埚对应浇铸罐相邻的一个浇铸空腔,依次完成注入液体金属至浇铸罐的所有浇铸空腔;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移动存放液体金属的坩埚,只需通过转动件转动浇铸罐即可,便于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降低移动坩埚过程中烫伤工作人员的概率。优选的,所述浇铸罐于所述浇铸空腔的周侧填充有冷却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能够加速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减少冷却时间,降低时间成本。优选的,所述浇铸空腔贯穿所述浇铸罐设置,所述浇铸空腔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用于密封所述浇铸空腔靠近地面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组件在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时,使得浇铸空腔靠近地面的一侧保持密封状态,使得液体金属能够暂存在浇铸空腔内。优选的,所述抵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浇铸罐靠近地面一侧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交错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浇铸空腔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柱转动连接有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件较所述第二抵接件远离地面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柱开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较所述第二卡接槽远离地面设置,所述第一抵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抵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金属冷却凝固,并形成固体金属后,工作人员转动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使得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远离浇铸空腔,从而固定金属能够脱离浇铸空腔。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件于第一卡接槽处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抵接件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处开设有第二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接槽插入第一卡接槽,第二插接槽插入第二卡接槽,分别用于限制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注入液体金属至浇铸空腔时,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能够密封浇铸空腔。优选的,同一所述第一固定柱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第一固定柱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抵接件和一个第二抵接件,第二固定柱能够同时限制一个第一抵接件和一个第二抵接件的位置,节约资源和空间。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均固定有手持杆,且所述手持杆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杆便于工作人员转动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块远离所述浇铸罐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螺纹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块远离所述浇铸罐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螺纹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二抵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便于调节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相对于浇铸罐的位置,以适应于不同的浇铸罐。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远离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持柱和第二手持柱,所述第一手持柱和所述第二手持柱的轴线共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手持柱和第二手持柱便于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交叉转动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较高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使得坩埚倾斜的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的吊钩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转动轴,所述手动葫芦的挂钩固定连接棚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便于工作人员夹持装有液体金属的坩埚;手动葫芦便于工作人员使得坩埚倾斜,从而便于将坩埚内的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开设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浇铸空腔的浇铸罐、转动件和夹持组件的设置,当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时,先将坩埚对应浇铸罐的其中一个浇铸空腔并注入液体金属,当前的浇铸空腔注满液体金属后,通过转动件转动浇铸罐,使得坩埚对应浇铸罐相邻的一个浇铸空腔,依次完成注入液体金属至浇铸罐的所有浇铸空腔;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移动存放液体金属的坩埚,只需通过转动件转动浇铸罐即可,便于工作人员将液体金属注入浇铸空腔内,降低移动坩埚过程中烫伤工作人员的概率;2.进一步地,通过抵接组件的设置,当液体金属冷却凝固形成固体金属时,工作人员只需移开抵接组件,即可使得固体金属脱离浇铸罐,无需翻转浇铸罐,以取出固体金属。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为显示浇铸空腔的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分别卡接相邻第二固定柱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浇铸罐;11、浇铸空腔;12、冷却液;13、罐盖;2、转动件;3、夹持组件;31、第一夹持件;32、第二夹持件;33、手动葫芦;4、抵接组件;41、第一固定柱;42、第二固定柱;421、第一卡接槽;422、第二卡接槽;43、第一抵接件;431、第一抵接块;4311、第一调节杆;4312、第一手持柱;4313、第二手持柱;432、第一插接槽;44、第二抵接件;441、第二抵接块;4411、第二调节杆;442、第二插接槽;45、手持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包括浇铸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罐(1)转动连接有转动件(2),所述转动件(2)设置在地面,所述浇铸罐(1)内沿所述浇铸罐(1)的轴线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浇铸空腔(11);/n所述浇铸罐(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夹持坩埚的夹持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包括浇铸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罐(1)转动连接有转动件(2),所述转动件(2)设置在地面,所述浇铸罐(1)内沿所述浇铸罐(1)的轴线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浇铸空腔(11);
所述浇铸罐(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夹持坩埚的夹持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罐(1)于所述浇铸空腔(11)的周侧填充有冷却液(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空腔(11)贯穿所述浇铸罐(1)设置,所述浇铸空腔(11)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抵接组件(4),所述抵接组件(4)用于密封所述浇铸空腔(11)靠近地面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浇铸罐(1)靠近地面一侧的第一固定柱(41)和第二固定柱(42),所述第一固定柱(4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42)交错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浇铸空腔(11)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柱(41)转动连接有第一抵接件(43)和第二抵接件(44);
所述第一抵接件(4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抵接块(431),所述第二抵接件(4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抵接块(441),所述第一抵接件(43)较所述第二抵接件(44)远离地面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柱(42)开设有第一卡接槽(421)和第二卡接槽(422),所述第一卡接槽(421)较所述第二卡接槽(422)远离地面设置,所述第一抵接件(43)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41)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421),所述第二抵接件(44)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41)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4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推连续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件(43)于第一卡接槽(421)处开设有第一插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德梅照营朱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都林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