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板材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对竹的使用技术为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对木的使用技术叫重组木,都发展的非常好,而多层竹木技术,目前市场是空白,还处在实验中。现有技术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主要是对楠竹的大面积的使用和推广。但楠竹纤维粗糙,成板后,表面不很光滑,还容易在做家具过程中出现技术跳丝情况,以山东等地为代表的重组木产品欧松板,使用过程中因为都是杂木块,板中间无加强筋(缺少竹编或者竹席),完全靠胶,强度不够,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及其制备工艺,扩大原材料的采集范围,实现多层竹,多种竹,多种木的复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包括用竹纤维柔软的竹片做的面层,以及按照一层楠竹编,一层木片的顺序交叉铺设的夹层。可选的,竹片为慈竹片或杂竹片;木片为杂木片或灌木片。可选的,板材成品厚度根据交叉铺设的楠竹编与木片的层数来定,板材成品厚度为6~20mm。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竹纤维柔软的竹片做的面层,以及按照一层楠竹编,一层木片的顺序交叉铺设的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竹纤维柔软的竹片做的面层,以及按照一层楠竹编,一层木片的顺序交叉铺设的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其特征在于:竹片为慈竹片或杂竹片;木片为杂木片或灌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其特征在于:板材成品厚度根据交叉铺设的楠竹编与木片的层数来定,板材成品厚度为6~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其特征在于:楠竹编的竹条厚度为1~3毫米,网格孔距为4~10毫米。
5.一种板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竹纤维柔软的竹,木材做预处理成片或丝;楠竹采用机械做竹编,按照需求的尺寸,做成网状凉席;
S2,将处理后的竹片,木片以及楠竹编装机组批;将竹纤维柔软的竹片做面层,夹层按照一层楠竹编,一层木片的结构反复铺设;
S3,铺设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