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61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膜放置于预处理液中,浸泡1‑24h;(2)取出预处理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改性液中,浸泡1‑24h;(3)取出改性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干燥筒中,鼓风干燥1‑30min。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经过预处理和改性液对渗透膜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其亲油性特性,实现工业废油净化再生的目的,可以解决传统工业废油净化再生工艺中的脱水、沉淀、离心分离、除渣等繁琐工艺,提高废油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废油净化再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沉淀、离心分离、除渣、吸附、蒸馏加氢的工艺实现工业废油再生,该传统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处理成本大,尤其是针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无法实现降低废油产生量和废油再生回用,因此开发废油再生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方便操作的技术和产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膜分离技术可以达到以上要求技术要求。现有分离膜产品多为水体系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体系处理分离膜生产方法,可以用于废油的处理及回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传统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处理成本大的问题,实现工业废油再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膜放置于预处理液中,浸泡1-24h;(2)取出预处理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改性液中,浸泡1-24h;(3)取出改性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干燥筒中,鼓风干燥1-30min。进一步的,步骤(1)中,基膜的材质为聚偏二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酰胺或磺化聚醚砜。进一步的,步骤(1)中,基膜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一步的,步骤(1)中,基膜为中空纤维膜、管式膜、卷式膜或平板膜。进一步的,步骤(1)中,预处理液为去离子水、可溶性锂盐水溶液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其中,可溶性锂盐水溶液的浓度没有具体限制,0-饱和浓度之间均可,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的水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比例没有限制,任意比例均可。有机渗透膜常用保护剂成分一般为水、甘油、甲醛、亚硫酸氢钠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在制备亲油膜前需要将这些保护剂冲洗干净或者浸泡掉,本实施方案,采用水、可溶性锂盐水溶液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作为预处理液,可以将渗透膜表面及膜孔的保护剂通过浸泡方式进行溶质扩散并交换出来,降低渗透膜表面及膜孔保护剂浓度,以利于提高下一步改性处理效果和降低改性液消耗量。进一步的,步骤(1)中,浸泡处理温度为0-60℃,优选为35-60℃。提高浸泡温度可以加速促进膜孔结构中保护剂的扩散,温度过高造成加高能耗和操作难度,温度较低如低于0℃,预处理剂可能出现结冰固化现象阻碍预处理效果。进一步的,步骤(2)中,改性液为去离子水、丙酮、乙醚、小分子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小分子醇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异丁醇和正丁醇。具体的机理可能为:将渗透膜放置在上述改性液中浸泡处理,改性液充盈膜孔,有机膜膜孔结构进行溶胀,膜分子链段结构进行微调整,致使提高膜表面水的接触角,活化膜表面,提高膜的亲油特性。进一步的,步骤(2)中,浸泡处理温度为0-60℃,优选为35-60℃。进一步的,步骤(3)中,鼓风干燥温度为0-40℃。鼓风干燥温度过低不利于实现膜的快速干燥,过高怕影响膜孔结构,造成膜孔收缩,以致膜通量变小甚至无通量。进一步的,步骤(3)得到的亲油膜在操作压力0.2MPa条件下油通量为18-600L/(m2*h)。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分别经过预处理和改性液对渗透膜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其亲油性特性,实现工业废油净化再生的目的,可以解决传统工业废油净化再生工艺中的脱水、沉淀、离心分离、除渣等繁琐工艺,提高废油回收率;(2)应用本专利技术对废油净化处理是采用膜分离法,不使用化学药剂,环境友好,节约资源;(3)应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废润滑油回收利用率,降低新油消耗,节约能源;(4)本专利技术经过将分离膜改性处理后,形成亲油膜,滤油通量大,性能稳定,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油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错流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以聚二偏氟乙烯管式微滤膜为基膜,将其放置在预处理液去离子水中浸泡2h,操作温度为25℃,然后取出放置在改性处理液30%丙酮溶液(体积百分比),中浸泡24h操作温度为40℃。取出后40℃鼓风干燥十分钟,采用错流循环装置(见图1,循环流量为3.6L/min),用运动粘度10cs轻质油作为循环料液,得到的亲油渗透膜通量585L/(m2*h),操作压力为0.2MPa。实施例2以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将其放置在预处理液0.5%LiCl中浸泡1h(质量百分比),操作温度50℃,然后取出,放置在10%乙醚改性处理液中浸泡1h(体积百分比),操作温度为25℃,取出后25℃鼓风干燥30min,采用错流循环装置(循环流量为3.6L/min),用运动粘度10cs轻质油作为循环料液,得到的亲油渗透膜通量248L/(m2*h),操作压力为0.2MPa。实施例3以磺化聚醚砜管式超滤膜为基膜,将其放置在预处理液3%聚乙烯吡咯烷酮中浸泡6h(质量百分比),操作温度30℃,然后取出,放置在甲醇改性处理液中浸泡1h(重量百分比),操作温度为30℃,取出后30℃鼓风干燥20min,采用错流循环装置(循环流量为3.6L/min),用运动粘度10cs轻质油作为循环料液,得到的亲油渗透膜通量75L/(m2*h),操作压力为0.2MPa。实施例4以聚酰胺管式纳滤膜为基膜,将其放置在预处理液50%甲醇中浸泡8h(去离子水与甲醇体积百分比),操作温度45℃,然后取出,放置在80%乙醇改性处理液中浸泡1h(重量百分比),操作温度为45℃,取出后45℃鼓风干燥10min,采用错流循环装置(循环流量为5.2L/min),用运动粘度10cs轻质油作为循环料液,得到的亲油渗透膜通量48L/(m2*h),操作压力为0.4MPa。纳膜相对于微滤、超滤基膜它可以去除废油中二价金属离子90%以上。实施例5以聚酰胺卷式反渗透膜为基膜,将其放置在预处理液10%硫酸锂溶液中浸泡6h(质量百分比),操作温度20℃,然后取出,放置在10%甲醇改性处理液中浸泡1h(重量百分比),操作温度为20℃,取出后20℃鼓风干燥30min,采用错流循环装置(循环流量为6.4L/min),用运动粘度10cs轻质油作为循环料液,得到的亲油渗透膜通量18L/(m2*h),操作压力为0.6MPa。反渗透膜本身通量就低,相对于微滤、超滤基膜它可以去除废油中杂质金属离子90%以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基膜放置于预处理液中,浸泡1-24h;/n(2)取出预处理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改性液中,浸泡1-24h;/n(3)取出改性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干燥筒中,鼓风干燥1-30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膜放置于预处理液中,浸泡1-24h;
(2)取出预处理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改性液中,浸泡1-24h;
(3)取出改性液浸泡后的基膜放置于干燥筒中,鼓风干燥1-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膜的材质为聚偏二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酰胺或磺化聚醚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膜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或反渗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膜为中空纤维膜、管式膜、卷式膜或平板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油净化处理的亲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处理液为去离子水、可溶性锂盐水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苏皓杨利娟刘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普尔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