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快速薄膜蒸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蒸发器机械结构
,具体为一种高效快速薄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薄膜蒸发器是采用升膜蒸发原理,制冷剂经蒸发器底部供液分配系统喷射进入并蒸发,蒸发后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夹带细小制冷剂液滴向上运动,液滴接触到换热管壁面后形成高效蒸发,能够达到很大的换热系数,实现高效传热,在相同的换热条件下,采用薄膜蒸发器可比传统壳管式蒸发器节省大量的换热面积。在专利号为CN101785930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管状薄膜蒸发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和真空抽气口,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位于进料口下方设有至少一组蒸发单元,每组蒸发单元包括有接料漏斗和换热管,换热管直立设置并穿插在接料漏斗底部的圆孔中,换热管周边与接料漏斗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在聚酯生产时,物料从换热管周边与接料漏斗之间留有的环形间隙中向下流出,并顺着换热管表面成膜状向下流淌,同时,物料与换热管之间进行热交换,自身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不断逸出并被真空泵抽走。但是,上述专利公开的管状薄膜蒸发器在进行蒸发冷却过程中,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快速薄膜蒸发器,包括筒状设置的外壳(1),该外壳(1)内设置有蒸发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两端开口设置的圆筒主体(11)及密封设置于该圆筒主体(11)两端开口处的水盖A(12)与水盖B(13),所述圆筒主体(11)的底部设置有输入制冷剂的输入口(111),且所述圆筒主体(11)的顶部设置有输出制冷剂的输出口(112),所述水盖A(12)的下部与上部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21)与出液口(122),且所述水盖A(12)内水平设置有两组的隔板(14),该隔板(14)将所述水盖A(12)自下向上划分为进液区(123)、中转区(124)及出液区(1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快速薄膜蒸发器,包括筒状设置的外壳(1),该外壳(1)内设置有蒸发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两端开口设置的圆筒主体(11)及密封设置于该圆筒主体(11)两端开口处的水盖A(12)与水盖B(13),所述圆筒主体(11)的底部设置有输入制冷剂的输入口(111),且所述圆筒主体(11)的顶部设置有输出制冷剂的输出口(112),所述水盖A(12)的下部与上部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21)与出液口(122),且所述水盖A(12)内水平设置有两组的隔板(14),该隔板(14)将所述水盖A(12)自下向上划分为进液区(123)、中转区(124)及出液区(125),所述进液区(123)正对所述进液口(121)设置,所述出液区(125)正对所述出液口(122)设置,所述水盖B(13)内水平设置有一组的隔板(14),该隔板(14)将所述水盖B(13)划分为连通区A(131)与连通区B(132),所述连通区A(131)连通所述进液区(123)与所述中转区(124),所述连通区B(132)连通所述中转区(124)与所述出液区(125),所述蒸发管组(2)位于所述圆筒主体(11)内,该蒸发管组(2)包括管板(21)、蒸发管(22)、折流板(23)及供液管(24),所述管板(21)分别密封安装于所述圆筒主体(11)的两端开口处,该管板(21)配合所述圆筒主体(11)形成蒸发室(113),若干的两头开口的所述蒸发管(22)设置于所述管板(21)之间,该蒸发管(22)两端分别与所述水盖A(12)及所述水盖B(13)内的空间连通,若干的所述折流板(23)套设于所述蒸发管(22)上,所述供液管(24)设置于所述管板(21)之间,该供液管(24)与所述输入口(111)连通,且该供液管(24)的下部开设有排液孔(241);
所述蒸发管(22)上套设有转动设置的排气器(3),且所述供液管(24)的下方设置有分流器(4),所述分流器(4)对所述供液管(24)排出的液氨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液氨对所述蒸发管(22)内流通的盐液进行冷却,且分流后的液氨带动所述分流器(4)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快速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盐液经所述进液口(121)输入进液区(123)内后,依次经过连通区A(131)、中转区(124)、连通区B(132)及出液区(125)从所述出液口(122)排出,盐液呈蛇形在所述蒸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鹏,彭定云,叶军,林升炳,张家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