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腿部不便的患者在使用外骨骼时,往往需要使用拐杖等作为支撑,辅助人体从坐姿变为站姿,但是拐杖的稳定性差,在使用外骨骼的过程中,难以保持平衡,和保障安全性。后来出现了辅助站立的支架,可以替代常规外骨骼中的拐杖,释放双手,但是支架为了提高稳定性往往比较大型、笨重,使得患者难以转向或掉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患者难以从坐姿变为站姿,以及在使用外骨骼时难以保证平衡和保障安全,在使用支架时难以进行转向或掉头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包括:移动支架,其底部设有用于供其移动的轮组;握持支架,其用于供人体手部握持着力;升降机构,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支架(1),其底部设有用于供其移动的轮组(11);/n握持支架(2),其用于供人体手部握持着力;/n升降机构(3),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1)与所述握持支架(2)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握持支架(2)相对所述移动支架(1)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n转向机构(4),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1)上,并用于调节所述移动支架(1)的移动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支架(1),其底部设有用于供其移动的轮组(11);
握持支架(2),其用于供人体手部握持着力;
升降机构(3),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1)与所述握持支架(2)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握持支架(2)相对所述移动支架(1)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转向机构(4),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1)上,并用于调节所述移动支架(1)的移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组(11)包括动力轮组(12),所述动力轮组(1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架(1)中部左右两侧的左主动轮(121)和右主动轮(122);
所述转向机构(4)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支架(1)上并使所述左主动轮(121)转动的左旋转电机(41),以及使所述右主动轮(122)转动的右旋转电机(42),所述左旋转电机(41)与所述右旋转电机(42)转速相同时推动所述移动支架(1)直线移动,所述左旋转电机(41)与所述右旋转电机(42)转速不同时推动所述移动支架(1)现实差速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4)还包括:
遥控单元(43),其用于接收用户启停、左转或右转指令;
控制单元(44),其与所述左旋转电机(41)和所述右旋转电机(42)电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遥控单元(43)接收的启停、左转或右转指令从而控制所述左主动轮(121)和所述右主动轮(122)的转速和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组(11)包括前轮组(13);
所述移动支架(1)包括前架管(14),所述前轮组(13)设置在所述前架管(14)的端部上;
所述转向机构(4)包括与所述前架管(14)铰接的转向手柄(45),以及设于所述转向手柄(45)与所述前轮组(13)之间的转向传动机构(46),所述转向传动机构(46)将所述转向手柄(45)相对所述前架管(1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使所述前轮组(13)转向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传动机构(46)包括旋转轴(46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转向手柄(45)和所述旋转轴(461)的连接绳(462);
所述旋转轴(461)设于所述前轮组(13)与所述前架管(14)端部之间,并供所述前轮组(13)相对所述移动支架(1)转向;
所述连接绳(462)两端分别卷绕在所述旋转轴(461)和所述转向手柄(45)上,在所述转向手柄(45)往卷绕所述连接绳(462)方向旋转时所述旋转轴(461)往松开所述连接绳(462)卷绕的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外骨骼机器人平衡与可移动运动协调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组(13)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架(1)前方左右两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亿,彭亚军,吴洪德,陈金坤,吴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沃倍特智能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