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997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包括地块选择、土壤改良、起垄、蚕豆种子处理、蚕豆、玉米依次间隔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后处理过程。在蚕豆连作土地上先中一茬小麦,消除蚕豆连作的障碍,在对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在蚕豆种植期间,采用蚕豆和玉米间作的方式进行播种,进一步防止蚕豆连作障碍,提高蚕豆产量。在蚕豆播种前进行净种催芽处理,提高蚕豆的发芽率,提高蚕豆的生长特性,提高蚕豆产量。蚕豆收获后,将玉米秸秆进行还田处理,进一步改良土壤,克服蚕豆连作障碍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具体为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连作障碍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续种植后,即使在正常管理情况下,也会出现生育状况变差、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的现象。症状一般为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下降,极端情况下,局部死苗,不发苗或发苗不旺;多数受害植物根系发生褐变、分支减少,活力低下,分布范围狭小,导致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下降。障碍一般以生长初期明显,后期常可不同程度地恢复。连作障碍在植物科属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易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集中在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蔷薇科,连作障碍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包括养分过度消耗、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病虫害增加和有毒物质(包括化感物质等)的累积等。它的发生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连作的次数(一般连作次数越多,年限越长,连作障碍越重)、土壤性质(通常黏土重于砂土,保护地栽培多于露地栽培)及后作水肥管理不当都会加重障碍。蚕豆作为常见的豆科作物,其连作障碍现象较为明显,导致蚕豆地上部分生长瘦弱,叶片黄化,开花延迟,结果减少,在干旱条件下,甚至会萎蔫死亡。总之,连作障碍会严重影响蚕豆的产量,因此,亟需一种能克服蚕豆连作障碍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地块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易板结、通气透水性良好的蚕豆连作土地,在蚕豆播种前,先种一茬小麦;S2,土壤改良对蚕豆种植地块进行土壤改良,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施加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混合后铺洒在土壤种,对土地翻耕两遍,让土壤晒3~5天;翻耕期间施入复合肥和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S3,起垄对土地进行起垄处理,垄高10cm,垄宽35cm;S4,蚕豆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0~15天,选晴天将选好的蚕豆种子摊晒2~3天,可灭菌防病,激活种子酶活性,也有利于种子吸水;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20min捞出,然后置于2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清水洗净后在25℃下催芽;S5,蚕豆、玉米依次间隔播种蚕豆与玉米依次交替间隔种植,在两行蚕豆之间留出点播玉米的地垄,在蚕豆的种植期种植蚕豆,在玉米的种植期种植玉米;蚕豆播种采用点播,每穴两粒,行距30cm,穴距20cm,播种深度为9cm,蚕豆播种后每15天浇水一次;S6,田间管理播种后对种植地块进行浇灌,期间进行正常田间管理,在蚕豆分枝期进行氮肥追施;S7,收获后处理蚕豆、玉米收获后翻耕、旋耕2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进一步地,S2种,腐熟有机肥施肥以腐熟的生物菌有机肥为主,包括生物菌发酵腐熟的作物秸秆、厩肥和粪肥。进一步地,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秸秆、膨润土和发酵后的牛粪;按质量计,所述秸秆、膨润土和发酵后的牛粪的比例为30:40:30。进一步地,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的质量比例为3:2。进一步地,蚕豆田间管理期间,定期浇足水份和施肥;蚕豆芽苗定植后,滴灌缓苗水,现蕾开花后每亩追施尿素8千克。进一步地,蚕豆田间管理期间,结荚期还结合防病喷施叶面肥。进一步地,蚕豆田间管理期间,注意病虫害防治,定期查看蚕豆长势,发现病虫及时防治。进一步地,蚕豆田间管理期间,定期除草和松土。进一步地,S6中,蚕豆花期喷施0.8%尿素和0.7%硼酸组成的混合液肥,尿素和硼酸的重量比为7:10,亩施110kg。进一步地,S6中,蚕豆灌浆期叶面喷施0.6%硼砂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在蚕豆连作土地上先中一茬小麦,消除蚕豆连作的障碍,在对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在蚕豆种植期间,采用蚕豆和玉米间作的方式进行播种,进一步防止蚕豆连作障碍,提高蚕豆产量。在蚕豆播种前进行净种催芽处理,提高蚕豆的发芽率,提高蚕豆的生长特性,提高蚕豆产量。蚕豆收获后,将玉米秸秆进行还田处理,进一步改良土壤,克服蚕豆连作障碍的不利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地块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易板结、通气透水性良好的蚕豆连作土地,在蚕豆播种前,先种一茬小麦;S2,土壤改良对蚕豆种植地块进行土壤改良,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施加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混合后铺洒在土壤种,对土地翻耕两遍,让土壤晒3~5天;翻耕期间施入复合肥和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腐熟有机肥施肥以腐熟的生物菌有机肥为主,包括生物菌发酵腐熟的作物秸秆、厩肥和粪肥。土壤改良剂包括秸秆、膨润土和发酵后的牛粪;按质量计,所述秸秆、膨润土和发酵后的牛粪的比例为30:40:30。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的质量比例为3:2。S3,起垄对土地进行起垄处理,垄高10cm,垄宽35cm;S4,蚕豆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0~15天,选晴天将选好的蚕豆种子摊晒2~3天,可灭菌防病,激活种子酶活性,也有利于种子吸水;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20min捞出,然后置于2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清水洗净后在25℃下催芽;S5,蚕豆、玉米依次间隔播种蚕豆与玉米依次交替间隔种植,在两行蚕豆之间留出点播玉米的地垄,在蚕豆的种植期种植蚕豆,在玉米的种植期种植玉米;蚕豆播种采用点播,每穴两粒,行距30cm,穴距20cm,播种深度为9cm,蚕豆播种后每15天浇水一次;S6,田间管理播种后对种植地块进行浇灌,期间进行正常田间管理,在蚕豆分枝期进行氮肥追施。S7,收获后处理蚕豆、玉米收获后翻耕、旋耕2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实施例2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地块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易板结、通气透水性良好的蚕豆连作土地,在蚕豆播种前,先种一茬小麦;S2,土壤改良对蚕豆种植地块进行土壤改良,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施加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混合后铺洒在土壤种,对土地翻耕两遍,让土壤晒3~5天;翻耕期间施入复合肥和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腐熟有机肥施肥以腐熟的生物菌有机肥为主,包括生物菌发酵腐熟的作物秸秆、厩肥和粪肥。土壤改良剂包括秸秆、膨润土和发酵后的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地块选择/n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易板结、通气透水性良好的蚕豆连作土地,在蚕豆播种前,先种一茬小麦;/nS2,土壤改良/n对蚕豆种植地块进行土壤改良,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施加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混合后铺洒在土壤种,对土地翻耕两遍,让土壤晒3~5天;翻耕期间施入复合肥和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nS3,起垄/n对土地进行起垄处理,垄高10cm,垄宽35cm;/nS4,蚕豆种子处理/n在播种前10~15天,选晴天将选好的蚕豆种子摊晒2~3天;/n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20min捞出,然后置于2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清水洗净后在25℃下催芽;/nS5,蚕豆、玉米依次间隔播种/n蚕豆与玉米依次交替间隔种植,在两行蚕豆之间留出点播玉米的地垄,在蚕豆的种植期种植蚕豆,在玉米的种植期种植玉米;/n蚕豆播种采用点播,每穴两粒,行距30cm,穴距20cm,播种深度为9cm,蚕豆播种后每15天浇水一次;/nS6,田间管理/n播种后对种植地块进行浇灌,期间进行正常田间管理,在蚕豆分枝期进行氮肥追施;/nS7,收获后处理/n蚕豆、玉米收获后翻耕、旋耕2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地块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易板结、通气透水性良好的蚕豆连作土地,在蚕豆播种前,先种一茬小麦;
S2,土壤改良
对蚕豆种植地块进行土壤改良,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施加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混合后铺洒在土壤种,对土地翻耕两遍,让土壤晒3~5天;翻耕期间施入复合肥和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
S3,起垄
对土地进行起垄处理,垄高10cm,垄宽35cm;
S4,蚕豆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10~15天,选晴天将选好的蚕豆种子摊晒2~3天;
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20min捞出,然后置于2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清水洗净后在25℃下催芽;
S5,蚕豆、玉米依次间隔播种
蚕豆与玉米依次交替间隔种植,在两行蚕豆之间留出点播玉米的地垄,在蚕豆的种植期种植蚕豆,在玉米的种植期种植玉米;
蚕豆播种采用点播,每穴两粒,行距30cm,穴距20cm,播种深度为9cm,蚕豆播种后每15天浇水一次;
S6,田间管理
播种后对种植地块进行浇灌,期间进行正常田间管理,在蚕豆分枝期进行氮肥追施;
S7,收获后处理
蚕豆、玉米收获后翻耕、旋耕2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种,腐熟有机肥施肥以腐熟的生物菌有机肥为主,包括生物菌发酵腐熟的作物秸秆、厩肥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海善从锐符跃斌王兴荣飞从志杨于平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