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喜良专利>正文

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31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包括技术方法:1.播种阶段每年6月5日~20日播种,种植株距5cm、行距40cm逐粒定点播种;2.前期养护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除草剂和杀虫剂1;3.中期养护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2;4.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3;5.成熟阶段种植116天,豆叶完全脱落,豆荚呈金黄色且易剥落易炸开情况,果实完全成熟即可进行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农药残留对于作物的影响,同时保证植株的高质量生长,从而实现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
技术介绍
大豆是中国地区普遍种植的作物之一,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着来吃,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过蛋和奶的营养。大豆的种植,现有的种植技术基本上都是通过粗犷的播种方式和后期维护方式进行大豆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依赖于土壤富含营养程度,而且不同时期不针对性对作物进行处理,这样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且无法保证成熟大豆果实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科学实验结合实际经验大豆规模化种植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包括技术方法:1.播种阶段每年6月5日~20日播种,种植株距5cm、行距40cm逐粒定点播种,每亩种植3000-3300株;2.前期养护种植后第20天,植株生长5复叶、株高18cm,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除草剂和杀虫剂1,其中除草剂施用氟磺胺草醚、杀虫剂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中期养护种植后46天,株高50cm,株节数为13,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2,其中杀虫剂2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4.后期养护种植后66天,株高75cm,株节数为15,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3,其中杀虫剂3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高效氯氰菊酯;5.成熟阶段种植116天,豆叶完全脱落,豆荚呈金黄色且易剥落易炸开情况,果实完全成熟即可进行收获。优选的,所述的播种阶段,空气湿度控制在70%进行播种控制。优选的,所述的前期养护,喷洒时间为6:00-10:00和15:00-19:00。优选的,所述的中期养护,喷洒时间为6:00-9:00和16:00-19:00。优选的,所述的成熟阶段,收获时间为8:00-11:00和16:00-18: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农药残留对于作物的影响,同时保证植株的高质量生长,从而实现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的有益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药剂的作用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杀螨剂,是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合成的高效生物药剂,具有活性高、杀虫谱广、可混用性好、持效期长、使用安全等特点,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其杀虫机制是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不要在鱼塘、蜂场、桑园及其周围使用,药液不要污染池塘等水域;对蜜蜂有毒,不要在果树开花期使用。氟磺胺草醚: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大豆、花生田苗后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大豆、花生田阔叶杂草和香附子,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防效;能被杂草根叶吸收,使其迅速枯黄死亡,喷药后4-6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对大豆安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效果好、药效持久,对其他生物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生产的昆虫病毒杀虫剂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登记注册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包括技术方法:1.播种阶段每年6月5日~20日播种,种植株距5cm、行距40cm逐粒定点播种,每亩种植3000-3300株;2.前期养护种植后第20天,植株生长5复叶、株高18cm,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除草剂和杀虫剂1,其中除草剂施用氟磺胺草醚、杀虫剂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中期养护种植后46天,株高50cm,株节数为13,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2,其中杀虫剂2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4.后期养护种植后66天,株高75cm,株节数为15,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3,其中杀虫剂3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高效氯氰菊酯;5.成熟阶段种植116天,豆叶完全脱落,豆荚呈金黄色且易剥落易炸开情况,果实完全成熟即可进行收获。所述的播种阶段,空气湿度控制在70%进行播种控制。所述的前期养护,喷洒时间为6:00-10:00和15:00-19:00。所述的中期养护,喷洒时间为6:00-9:00和16:00-19:00。所述的成熟阶段,收获时间为8:00-11:00和16:00-18:0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技术方法/n1.播种阶段 每年6月5日~20日播种,种植株距5cm、行距40cm逐粒定点播种,每亩种植3000-3300株;/n2.前期养护 种植后第20天,植株生长5复叶、株高18cm,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除草剂和杀虫剂1,其中除草剂施用氟磺胺草醚、杀虫剂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n3.中期养护 种植后46天,株高50cm,株节数为13,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2,其中杀虫剂2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4.后期养护 种植后66天,株高75cm,株节数为15,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3,其中杀虫剂3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高效氯氰菊酯;/n5.成熟阶段 种植116天,豆叶完全脱落,豆荚呈金黄色且易剥落易炸开情况,果实完全成熟即可进行收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的高质高产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技术方法
1.播种阶段每年6月5日~20日播种,种植株距5cm、行距40cm逐粒定点播种,每亩种植3000-3300株;
2.前期养护种植后第20天,植株生长5复叶、株高18cm,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除草剂和杀虫剂1,其中除草剂施用氟磺胺草醚、杀虫剂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3.中期养护种植后46天,株高50cm,株节数为13,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2,其中杀虫剂2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4.后期养护种植后66天,株高75cm,株节数为15,温度25℃条件下对种植用地施用杀虫剂3,其中杀虫剂3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高效氯氰菊酯;
5.成熟阶段种植116天,豆叶完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喜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