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76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具体涉及花生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整地、打垄、施肥;步骤二:种子处理;步骤三:播种;步骤四:田间管理;步骤五:收获与晾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施磷肥、种衣剂包衣和花生果皮,可以提前花生播种期、在花期增加授粉率以及提前收获,将花生播种期提前3~5天,保证出苗率在97%以上,增加荚果成熟度,提高产量35%~43%以上,同时花生果皮粉料与种子包衣配合使用,花生果皮粉料均匀辐散在种子包衣外侧,花生果皮粉料在地下发酵会产生微量热量,可有效加强种子包衣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在春播时可以通过包衣将播种期提前,增加荚果成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生栽培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
技术介绍
低温是吉林省花生种植区播种期的主要自然灾害,低温冷害的每次发生都会造成花生大面积减产,花生在种植时会因出现低温天气,不能发芽或烂芽,影响全苗;或虽出了苗也会因冷害而死苗,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花生生产不仅担负着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的重任,还肩负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使命。因此东北地区花生产量出现大的年际间波动,必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花生属于喜温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花生播种的基本条件要满足日平均气温≥12℃、连续5天5cm地温≥15℃。但由于吉林省位于高寒地区,日平均气温高于12℃一般都在5月中下旬,较其他低纬度地区花生播种期晚,播种稍早,遇寒流即发生大面积低温烂种,且出苗期和开花下针期经常遭遇低温冷害威胁,对花生生育进程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步骤一:整地、打垄、施肥;步骤二:种子处理;步骤三:播种;步骤四:田间管理;步骤五:收获与晾晒。进一步的,在步骤一的施肥过程中,每666.7m2用堆肥后生物有机肥50kg和花生果皮13.5~15kg,然后加入尿素13.5~15kg和硫酸钾13.5~15kg,最后增施磷肥-过磷酸钙25~35kg,氧化钙5~8kg,提高种子耐低温能力,施肥深度10~15cm,有利于花生荚果对养分的吸收;在步骤二的对种子处理过程中,花生剥壳前晒种2~3天,播种前7~10天剥壳,播种前使用11%精甲·咯·嘧菌+600克/升吡虫啉+400克/升萎锈·福美双悬浮剂拌种包衣,再将花生果皮磨粉,然后将花生种子和花生果皮粉按照质量比例为500∶1~3进行配比,最后将上述花生果皮粉使用超声波分散到上述花生种子外侧,提高种子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步骤三的播种过程中,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每穴2粒,通过种子包衣和增施磷肥可以将种子播期提前5~7天;在步骤四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覆膜栽培,7月中旬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适时化控,注意土壤缺水和排涝。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耕深20cm,随耕地随用旋耕犁耙耢,达到深、松、细、碎、平,无杂草,无前作根茬并及时起垄,秋打垄,垄距在60cm,化肥作为底肥一次施用,可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花生剥壳前晒种3天,播种前7天剥壳,剥壳时剔除虫、芽、烂果,剥壳后选用一、二级种子播种,保证种子质量,保证实验结果真实有效。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选用种子为吉花4号,珍珠豆型花生,播种密度150000穴/公顷,每穴2粒,分2期播种当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通过8℃时和12℃时播种,播种日期为5月7日和5月15日。进一步的,在步骤四中,覆膜栽培时,当花生基本齐苗时,及时将膜上的土堆撤到垄沟内,四叶期至开花前及时抠出地膜下面的侧枝,缺穴的地方要及时补种,在步骤四中,在7月中旬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在花生结荚初期、主茎高度达到3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化控一次,施药后15天、主茎高度超过40cm可再化控一次。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花生65%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用花生分段收获机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去杂和晾晒,将荚果水分含量降至9%以下。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每666.7m2用堆肥后生物有机肥50kg和花生果皮15kg,尿素15kg,硫酸钾15kg,过磷酸钙25kg,氧化钙5kg,施肥深度10cm。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将花生种子和花生果皮粉按照质量比例为500∶2进行配比,调节花生果皮粉的用量,使得花生果皮粉发酵产生的热量不会对种子做成损伤。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将花生种子和花生果皮粉按照质量比例为500∶3进行配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施磷肥的花生在出苗始期的出苗率高于不施磷肥,对出苗率的动态分析可知,早播条件下,播种后22天施过磷酸钙的出苗率达到97%以上;通过增施磷肥,花生的出苗时间早于不施磷肥处理且出苗率高于不施磷肥处理,可以调整播种时间,达到低温下提高花生出苗率的作用,增施磷肥可提高种子耐低温能力,施肥深度10~15cm,有利于花生荚果对养分的吸收,同时在生物有机肥中加入了花生果皮并进行堆肥,可有效提高花生果皮利用率,且花生果皮可增加土壤的松软程度,使得种子更容易出苗;2、本专利技术在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中,通过对种子包衣将播种期提前7~15天,增产幅度为43.69%~52.72%,在种子外部包裹包衣可提高种子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花生果皮粉料与种子包衣配合使用,花生果皮粉料均匀辐散在种子包衣外侧,花生果皮粉料在地下发酵会产生微量热量,可有效加强种子包衣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在春播时可以通过包衣将播种期提前,增加荚果成熟度,使收获期时的花生荚果产量提高43%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花生适早播种时花生苗期生长发育图表;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花生正常播种时花生苗期生长发育图表;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花生早播种、适早播种和正常播种时包衣剂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种植试验基地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步骤一:整地、打垄、施肥:耕深20cm,随耕地随用旋耕犁耙耢,达到深、松、细、碎、平,无杂草,无前作根茬并及时起垄;秋打垄,垄距在60cm。化肥作为底肥一次施用,每666.7m2用堆肥后生物有机肥50kg和花生果皮15kg,然后加入尿素15kg、硫酸钾15kg,过磷酸钙35kg,氧化钙8kg,同时设置不施过磷酸钙试验对照组,施肥深度15cm;步骤二:种子处理:花生剥壳前晒种2~3天,播种前7~10天剥壳,剥壳时剔除虫、芽、烂果;剥壳后选用一、二级种子播种,播种前使用11%精甲·咯·嘧菌+600克/升吡虫啉+400克/升萎锈·福美双悬浮剂拌种包衣,再将花生果皮磨粉,然后将花生种子和花生果皮粉按照质量比例为500∶1~3进行配比,最后将上述花生果皮粉使用超声波分散到上述花生种子外侧,并放置阴凉处阴干;步骤三:选用种子为吉花4号,珍珠豆型花生,播种密度150000穴/公顷,每穴2粒,分2期播种当5cm地温连续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n步骤一:整地、打垄、施肥;/n步骤二:种子处理;/n步骤三:播种;/n步骤四:田间管理;/n步骤五:收获与晾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步骤一:整地、打垄、施肥;
步骤二:种子处理;
步骤三:播种;
步骤四:田间管理;
步骤五:收获与晾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的施肥过程中,每666.7m2用堆肥后生物有机肥50kg和花生果皮13.5~15kg,然后加入尿素13.5~15kg和硫酸钾13.5~15kg,最后增施磷肥-过磷酸钙(P2O5)25~35kg,氧化钙(CaO)5~8kg,提高种子耐低温能力,施肥深度10~15cm,有利于花生荚果对养分的吸收;在步骤二的对种子处理过程中,花生剥壳前晒种2~3天,播种前7~10天剥壳,播种前使用11%精甲·咯·嘧菌+600克/升吡虫啉+400克/升萎锈·福美双悬浮剂拌种包衣,再将花生果皮磨粉,然后将花生种子和花生果皮粉按照质量比例为500∶1~3进行配比,最后将上述花生果皮粉使用超声波分散到上述花生种子外侧,提高种子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步骤三的播种过程中,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每穴2粒,通过种子包衣和增施磷肥可以将种子播期提前5~7天;在步骤四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覆膜栽培,7月中旬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适时化控,注意土壤缺水和排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耕深20cm,随耕地随用旋耕犁耙耢,达到深、松、细、碎、平,无杂草,无前作根茬并及时起垄,秋打垄,垄距在60cm,化肥作为底肥一次施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花生剥壳前晒种3天,播种前7天剥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姝刘海龙高华援吕永超赵跃宁洽王绍伦张志民孙晓苹李美君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