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11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包括坩埚体以及坩埚盖,所述坩埚体为圆筒形坩埚体,其具有封闭的底面以及开口的顶面;所述坩埚体在对应坩埚盖下部的侧壁位置设置有环形插接部,所述环形插接部的内径大于坩埚体内径,并在变径位置通过倾斜斜面过渡,所述环形插接部位置可拆卸插装有一个石墨环形套,所述石墨环形套的整体厚度为坩埚体壁厚的1.5~2倍,下部套装在所述环形插接部上;所述石墨环形套的上表面内侧成型有定位阶,并在定位阶位置通过所述坩埚盖对坩埚体的顶面开口的面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墨坩埚具有较佳的结构稳定性,能在侧壁承受较大的热应力冲击和外侧物理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
本技术涉及石墨制品中的石墨坩埚
,尤其涉及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
技术介绍
石墨作为一类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急热、急冷具有一定抗应变性能。通常被用来制备坩埚容器,来对紫铜、黄铜、金、银、锌和铅等有色金属、合金以及多晶硅材料进行熔炼加工。但石墨坩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被腐蚀以及受热不均等问题,在进行石墨化加热过程中,加热物(特别是熔炼物)会在坩埚盖下方壁口以及坩埚底部产生热应力冲击,这种热应力冲击会直接影响到石墨坩埚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现代工艺的需求,石墨坩埚体积的不断增大,导致石墨坩埚的重量大大的增加,使得石墨坩埚在吊装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机械性碰撞和挤压,而这些机械性碰撞和挤压同样容易发生在侧壁上部以及坩埚底部。但现有的加强型石墨坩埚通常只注重石墨坩埚底部的加强,而对于坩埚的坩埚盖下方壁口位置的保护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包括坩埚体以及坩埚盖,所述坩埚体为圆筒形坩埚体,其具有封闭的底面以及开口的顶面;所述坩埚体在对应坩埚盖下部的侧壁位置设置有环形插接部,所述环形插接部的内径大于坩埚体内径,并在变径位置通过倾斜斜面过渡,所述环形插接部位置可拆卸插装有一个石墨环形套,所述石墨环形套的整体厚度为坩埚体壁厚的1.5~2倍,下部套装在所述环形插接部上;所述石墨环形套的上表面内侧成型有定位阶,并在定位阶位置通过所述坩埚盖对坩埚体的顶面开口的面封闭。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石墨环形套在内环面上成型有热应力缓冲结构;所述热应力缓冲结构为2~3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于石墨环形套内环面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环形凸起具有光滑的凸起表面,且所述凸起表面的剖面优选为外凸弧形。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石墨环形套以及所述环形插接部上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石墨环形套与所述环形插接部上透气孔的孔径一致,且能通过所述石墨环形套在所述环形插接部上的转动,实现透气孔开度的调整。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插接部在坩埚体内侧设置的过渡倾斜斜面与所述坩埚体的底面夹角为60~75°。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坩埚体的底面为经过加厚处理的底面,且在所述底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凸台来作为待处理物料的放置台。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石墨坩埚在工作时坩埚盖下方壁口上的热应力冲击,保证侧壁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被腐蚀和被外力冲击损坏的几率,同时这种可拆卸的石墨环形套在损坏后还能直接进行部件替换,提高未损部件的使用寿命,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这种石墨环形套还能根据不同的加工物尺寸要求进行不同高度石墨环形套的替换,提高石墨坩埚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坩埚盖盖把;2、坩埚盖;3、环形凸起;4、石墨环形套;5、透气孔;6、环形插接部;7、坩埚体;8、凸台;9、加厚坩埚底。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包括坩埚体7,该坩埚体7为圆筒形坩埚,包括筒状侧壁,其筒状侧壁底部通过加厚坩埚底9进行底面封闭,并在加厚坩埚底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凸台8来作为待处理物料的放置台,且在加厚坩埚底9对应的筒状侧壁底部还对侧壁底部进行加厚,配合加厚坩埚底9能对坩埚体7的底部进行保护。坩埚体7的上表面为开放面,并在开发面对应的侧壁上成型有一个环形插接部6,在该环形插接部6上插装有一个石墨环形套4,该环形插接部6的内径大于坩埚体7内径,并在变径位置通过倾斜斜面过渡,环形插接部6的倾斜斜面与加厚坩埚底9的底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且在石墨环形套4的内侧面上具有与该倾斜斜面相匹配的贴合面,以使得石墨环形套4能在该倾斜斜面位置更容易被定位插入,且不会被碰击破坏。石墨环形套4的整体厚度为坩埚体7的壁厚的2倍,且整个石墨环形套4可在环形插接部6上转动;同时,在石墨环形套4以及环形插接部6上均设置有孔径一致透气孔5,通过石墨环形套4在环形插接部6上的转动,可实现透气孔5开度的调整,来调整坩埚体7在加工过程的气氛和压力环境。石墨环形套4的加厚设置可以同时进行抗热冲击保护和物理冲击保护,同时,石墨环形套4的环形插装方式还能有效方便进行部件替换。在石墨环形套4的内环面上成型有2~3个环形凸起3作为热应力缓冲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3为两个,在石墨环形套内环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且在环形凸起3为三个时,环形凸起3之间为等间距设置;环形凸起具有光滑的凸起表面,且这些凸起表面的剖面为外凸弧形。而在石墨环形套4的上表面内侧成型有定位阶。坩埚盖2顶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便进行坩埚盖2取放的坩埚盖盖把1,而在坩埚盖2的外缘设置有与定位阶相匹配的环形槽,坩埚盖2在坩埚盖盖把1进行吊装,并通过环形槽匹配定位阶来对坩埚体的顶面开口的面封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意欲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包括坩埚体以及坩埚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体为圆筒形坩埚体,其具有封闭的底面以及开口的顶面;所述坩埚体在对应坩埚盖下部的侧壁位置设置有环形插接部,所述环形插接部的内径大于坩埚体内径,并在变径位置通过倾斜斜面过渡,所述环形插接部位置可拆卸插装有一个石墨环形套,所述石墨环形套的整体厚度为坩埚体壁厚的1.5~2倍,下部套装在所述环形插接部上;所述石墨环形套的上表面内侧成型有定位阶,并在定位阶位置通过所述坩埚盖对坩埚体的顶面开口的面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包括坩埚体以及坩埚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体为圆筒形坩埚体,其具有封闭的底面以及开口的顶面;所述坩埚体在对应坩埚盖下部的侧壁位置设置有环形插接部,所述环形插接部的内径大于坩埚体内径,并在变径位置通过倾斜斜面过渡,所述环形插接部位置可拆卸插装有一个石墨环形套,所述石墨环形套的整体厚度为坩埚体壁厚的1.5~2倍,下部套装在所述环形插接部上;所述石墨环形套的上表面内侧成型有定位阶,并在定位阶位置通过所述坩埚盖对坩埚体的顶面开口的面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环形套在内环面上成型有热应力缓冲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壁加强型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应力缓冲结构为2~3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于石墨环形套内环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九福
申请(专利权)人:汨罗市福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