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05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或者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和与厚膜加热板金属基材材质性能相当的金属板,流道金属壳体上设置有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该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通过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内的流道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钎焊焊接后成品率极大提升,有效保证流道金属壳体与设计尺寸一致,进而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达到更好的出蒸汽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
本技术属于厚膜加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厚膜加热器在流道金属壳体上部密封钎焊不锈钢板即厚膜加热板,在流道金属壳体下部密封钎焊铝板,因为钎焊温度接近铝的软化点,所以铝板在钎焊过程中抵抗不了流道金属壳体的变形力,一体钎焊成型过程中厚膜加热板及铝板与流道金属壳体接触面各点受力不一致,钎焊成型后厚膜加热器发生变形曲翘,影响产品的整体使用性能及产品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且产品成品率极大提升的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或者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和与厚膜加热板金属基材材质性能相当的金属板,流道金属壳体上设置有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该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通过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内的流道槽相连通。进一步限定,所述注水端位于流道金属壳体内流道槽的中间部位,当流道金属壳体两侧均为厚膜加热板时,其中一侧的厚膜加热板上与流道金属壳体上注水端相对的位置设有注水孔,当流道金属壳体两侧分别为厚膜加热板和金属板时,该金属板上与流道金属壳体上注水端相对的位置设有注水孔,所述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的侧壁上。进一步限定,所述注水端设于流道金属壳体的一侧侧壁上,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的另一侧侧壁上,该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为至少一个。进一步限定,所述流道金属壳体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流道金属壳体一体成型的凸块,该凸块内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流道槽出蒸汽侧或出热水侧相连通的出汽孔或出水孔。进一步限定,所述流道槽起始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的中间部位,该流道槽起始端为流道金属壳体的注水端且该注水端与厚膜加热板、金属板上的注水孔相连通,流道槽内设有阻水板,该阻水板与流道槽槽底及流道槽的两侧壁形成连通相邻流道槽的流道槽通道口。进一步限定,所述流道金属壳体由铸铝材料一体铸造成型,流道金属壳体的厚度为5mm以上,用于实现流道金属壳体较好的储热功能,当厚膜加热器预热时能够将厚膜加热板的热量通过热传递很好地储存在流道金属壳体上,等到进水时流道金属壳体上的热量能够快速被进水吸收进而实现进水快速升温以提高出热水或出蒸汽效率。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板为不锈钢板。进一步限定,所述厚膜加热板的金属基体上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连接耳板,该连接耳板上设有连接孔。进一步限定,所述厚膜加热板主要由金属基体和加热膜组成,加热膜覆盖于远离流道金属壳体的金属基体的一侧表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均为厚膜加热板或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分别为厚膜加热板和不锈钢板,厚膜加热板的金属基体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软化温度远大于流道金属壳体的软化温度,在钎焊过程中两侧的不锈钢板可以有效抵抗流道金属壳体的变形力,钎焊焊接后的变形量极大减小,由此实现钎焊焊接后成品率极大提升,有效保证流道金属壳体与设计尺寸一致,进而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达到更好的出蒸汽状态。2、本技术的流道金属壳体由铸铝材料一体铸造成型,硬度大且不易变形,流道金属壳体的厚度为5mm以上,用于实现流道金属壳体较好的储热功能,当厚膜加热器预热时能够将厚膜加热板的热量通过热传递很好地储存在流道金属壳体上,等到进水时流道金属壳体上的热量能够快速被进水吸收进而实现进水快速升温以提高出热水或出蒸汽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流道金属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流道金属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流道金属壳体,2-厚膜加热板,3-金属板,4-注水端,5-出蒸汽端,6-流道槽,7-注水孔,8-凸块,9-出汽孔,10-连接耳板,1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金属壳体1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1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2或者包括流道金属壳体1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1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2和与厚膜加热板2金属基材材质性能相当的金属板3,流道金属壳体1上设置有注水端4和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该注水端4和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通过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1内的流道槽6相连通。本技术所述注水端4位于流道金属壳体1内流道槽6的中间部位,当流道金属壳体1两侧均为厚膜加热板2时,其中一侧的厚膜加热板2上与流道金属壳体1上注水端4相对的位置设有注水孔7,当流道金属壳体1两侧分别为厚膜加热板2和金属板3时,该金属板3上与流道金属壳体1上注水端4相对的位置设有注水孔7,所述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1的侧壁上。本技术所述注水端4也可以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1的另一侧侧壁上,该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为至少一个,一般设置为4-8个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本技术所述流道金属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流道金属壳体1一体成型的凸块8,该凸块8内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流道槽6出蒸汽侧或出热水侧相连通的出汽孔9或出水孔。本技术所述流道槽6起始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1的中间部位,该流道槽6起始端为流道金属壳体1的注水端4且该注水端4与厚膜加热板2或金属板3上的注水孔7相连通,流道槽6内设有阻水板,该阻水板与流道槽6槽底及流道槽6的两侧壁形成连通相邻流道槽6的流道槽通道口,在使用时,将进水从注水孔注入流道槽6中,进水在流道槽6内向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的方向移动,厚膜加热板2加热工作,将进水加热成汽体或热水后从出蒸汽端5或出热水端排出。本技术所述流道金属壳体1由铸铝材料一体铸造成型,流道金属壳体1的厚度为5mm以上,用于实现流道金属壳体1较好的储热功能,当厚膜加热器预热时能够将厚膜加热板2的热量通过热传递很好地储存在流道金属壳体1上,等到进水时流道金属壳体1上的热量能够快速被进水吸收进而实现进水快速升温以提高出热水或出蒸汽效率。本技术所述金属板3为不锈钢板,厚膜加热板2的金属基体为不锈钢板。所述厚膜加热板2的金属基体上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连接耳板10,该连接耳板10上设有连接孔11。本技术所述厚膜加热板2主要由金属基体和加热膜组成,加热膜覆盖于远离流道金属壳体的金属基体的一侧表面。本技术中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均为厚膜加热板或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分别为厚膜加热板和不锈钢板,厚膜加热板的金属基体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软化温度远大于流道金属壳体的软化温度,在钎焊过程中两侧的不锈钢板可以有效抵抗流道金属壳体的变形力,钎焊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或者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和与厚膜加热板金属基材材质性能相当的金属板,流道金属壳体上设置有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该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通过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内的流道槽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或者包括流道金属壳体及对称钎焊于流道金属壳体上下两侧表面的厚膜加热板和与厚膜加热板金属基材材质性能相当的金属板,流道金属壳体上设置有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该注水端和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通过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内的流道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端位于流道金属壳体内流道槽的中间部位,当流道金属壳体两侧均为厚膜加热板时,其中一侧的厚膜加热板上与流道金属壳体上注水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孔,当流道金属壳体两侧分别为厚膜加热板和金属板时,该金属板上与流道金属壳体上注水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孔,所述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端设于流道金属壳体的一侧侧壁上,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设置于流道金属壳体的另一侧侧壁上,该出蒸汽端或出热水端为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热功能且防变形的厚膜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金属壳体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流道金属壳体一体成型的凸块,该凸块内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流道槽出蒸汽侧或出热水侧相连通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达杨明懿朱攀飞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杰达精密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