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38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包括搅拌箱体和染色箱体,搅拌箱体内连接有隔板,隔板将搅拌箱体分隔成搅拌空间和集液空间,搅拌箱体的搅拌空间内连接有用于混合染料的搅拌装置;染色箱体连接在搅拌箱体的顶部,染色箱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喷头,喷头通过管道和搅拌箱体的搅拌空间相连通;布料从染色箱体的一端进入染色箱体,并在染色箱体的另一端收集,喷头用于将混合后的染料喷涂到染色箱体内的布料上;本实用在使用时,直接将染料倒入搅拌箱体中的搅拌空间内,搅拌装置对染料进行混合搅拌,染色箱体上的喷头将混合后的染料抽出喷至布料上对布料进行染色,提高了布料染色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校服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
本技术涉及服装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
技术介绍
校服制作包括布匹裁剪、布料染色、服装缝制等操作。每个环节的制作都会影响校服生产的效率。现有技术中的布料染色,多采用喷头将混合后的染料喷涂在布料上对布料进行染色。然而布料染色时需先将染料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后的染料倒入喷头内,才能对布料进行染色,此种设计大大降低了校服制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校服制作效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包括:搅拌箱体,所述搅拌箱体内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搅拌箱体分隔成搅拌空间和集液空间,所述搅拌箱体的搅拌空间内连接有用于混合染料的搅拌装置;染色箱体,所述染色箱体连接在所述搅拌箱体的顶部,所述染色箱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和搅拌箱体的搅拌空间相连通;布料从所述染色箱体的一端进入染色箱体,并在所述染色箱体的另一端收集,所述喷头用于将混合后的染料喷涂到染色箱体内的布料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连接在所述搅拌箱体的外侧,所述搅拌轴设置在所述搅拌空间内,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搅拌箱体和所述搅拌轴相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端和搅拌空间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和所述喷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染色箱体内连接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位于所述喷头的下方,所述下挡板上设有一排漏液孔,所述漏液孔位于所述集液空间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下挡板的形状为V字形,所述漏液孔位于所述下挡板的V字折弯处。进一步地,所述染色箱体内设有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所述第一压紧轮和所述第二压紧轮均位于两侧喷头连线的中垂线上;布料穿过所述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进一步地,所述染色箱体内还设有第一张紧轮,布料穿过所述第二压紧轮后经第一张紧轮后绕在位于染色箱体外侧的绕布辊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支撑腿装置,所述支撑腿装置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底端的脚轮,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架和所述搅拌箱体相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设计的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具有搅拌箱体和染色箱体,使用时,直接将染料倒入搅拌箱体中的搅拌空间内,搅拌装置对染料进行混合搅拌,染色箱体上的喷头将混合后的染料抽出喷至布料上对布料进行染色,提高了布料染色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校服生产的效率;2、本装置通过在染色箱体内连接下挡板,下挡板的设置能够收集喷头喷出的染料,并将收集的染料排至搅拌箱体的集液空间内,能够实现对染料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染料的浪费和对环形造成的污染;3、本装置设置支撑腿装置,支撑腿装置的设置一方面对搅拌箱体进行支撑,另一方面能够移动本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搅拌箱体;2、隔板;3、搅拌电机;4、搅拌轴;5、染色箱体;6、喷头;7、水泵;8、下挡板;9、原布辊;10、第一压紧轮;11、第二压紧轮;12、第一张紧轮;13、绕布辊;14、第二张紧轮;15、上挡板;16、底座;17、脚轮;18、连接架;81、过布槽;82、漏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包括搅拌箱体1和染色箱体5,搅拌箱体1内连接有隔板2,隔板2将搅拌箱体1分隔成搅拌空间和集液空间,搅拌箱体1的搅拌空间内连接有用于混合染料的搅拌装置;染色箱体5连接在搅拌箱体1的顶部,染色箱体5的两侧对称设有喷头6,喷头6通过管道和搅拌箱体1的搅拌空间相连通;布料从染色箱体5的一端进入染色箱体5,并在染色箱体5的另一端收集,喷头6用于将混合后的染料喷涂到染色箱体5内的布料上。本技术设计的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具有搅拌箱体1和染色箱体5,使用时,直接将染料倒入搅拌箱体1中的搅拌空间内,搅拌装置对染料进行混合搅拌,染色箱体5上的喷头6将混合后的染料抽出喷至布料上对布料进行染色,提高了布料染色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校服生产的效率。具体的,如图1所示,搅拌箱体1为长方形箱体结构,搅拌箱体1内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高度小于搅拌箱体1的高度,隔板2件搅拌箱体1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左边的空间记为搅拌空间,右侧的空间记为集液空间,搅拌空间和集液空间在隔板的顶端处连通。搅拌箱体1上设有开口,开口位于集液空间上。搅拌箱体1左侧连接有搅拌电机3,搅拌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轴4,搅拌轴4位于搅拌空间内。搅拌箱体1上设有进液口,水和染料可通过进液口倒入至搅拌空间内。工作时,搅拌电机3启动,将水和染料混合搅拌成液体染料混合液。搅拌箱体1的上方连接有染色箱体5,染色箱体5的上方设有原布辊9,染色箱体5底端的右侧设有绕布辊13,布料从原布辊9伸出并进入至绕布辊13。染色箱体5的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喷头6,喷头6分为上下两组共四个。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水泵7,水泵7的进液端和通过管道和搅拌箱体1搅拌空间的底端相连通,水泵7的排液口通过水管和四个喷头6相连接,水泵7工作将搅拌空间内的染料混合液喷至染色箱体5内。在染色箱体5中还是设有第一压紧轮10和第二压紧轮11,第一压紧轮10和第二压紧轮11位于两侧喷头6连接的中垂线上,此种设计保证两侧的喷头喷染料的效果,使染料均喷至布料的两面。第一压紧轮10上方喷头6的上端,第二压紧轮11位于下方喷头6的底端。布料经过第一压紧轮10和第二压紧轮11保证对布料的压紧效果。进一步地,染色箱体5内还连接有第一张紧轮12,染色箱体5外连接有第二张紧轮14。布料经过第二压紧轮11后连接至第一张紧轮12并穿过第二张紧轮14到达绕布辊13,设置两个张紧轮进一步提高了布料的张紧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轮10的下方还连接有上挡板15,第二压紧轮11和下方的喷头6之间连接有下挡板8。上挡板15和下挡板8之间均设有过布槽81,过布槽81用于布料穿过。下挡板8的形状为V字形,下挡板8上设有一排漏液孔82,漏液孔82位于下挡板8的水平高度的最低端,保证喷头6喷出的染料都能经漏液孔82漏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搅拌箱体(1),所述搅拌箱体(1)内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搅拌箱体(1)分隔成搅拌空间和集液空间,所述搅拌箱体(1)的搅拌空间内连接有用于混合染料的搅拌装置;/n染色箱体(5),所述染色箱体(5)连接在所述搅拌箱体(1)的顶部,所述染色箱体(5)的两侧对称设有喷头(6),所述喷头(6)通过管道和搅拌箱体(1)的搅拌空间相连通;布料从所述染色箱体(5)的一端进入染色箱体(5),并在所述染色箱体(5)的另一端收集,所述喷头(6)用于将混合后的染料喷涂到染色箱体(5)内的布料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箱体(1),所述搅拌箱体(1)内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搅拌箱体(1)分隔成搅拌空间和集液空间,所述搅拌箱体(1)的搅拌空间内连接有用于混合染料的搅拌装置;
染色箱体(5),所述染色箱体(5)连接在所述搅拌箱体(1)的顶部,所述染色箱体(5)的两侧对称设有喷头(6),所述喷头(6)通过管道和搅拌箱体(1)的搅拌空间相连通;布料从所述染色箱体(5)的一端进入染色箱体(5),并在所述染色箱体(5)的另一端收集,所述喷头(6)用于将混合后的染料喷涂到染色箱体(5)内的布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搅拌电机(3)连接在所述搅拌箱体(1)的外侧,所述搅拌轴(4)设置在所述搅拌空间内,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搅拌箱体(1)和所述搅拌轴(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服高效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7),所述水泵(7)的吸水端和搅拌空间相连通,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和所述喷头(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服高效制作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圣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派逊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