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29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包括:风冷室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内的传送装置以及调风组件;本申请通过在风冷室内部设置水平的滑槽,使承载部在滑槽上能够自由移动;并利用风冷室侧壁上的气缸驱动承载部移动,当需要承接承载部时,气缸驱动承载部向远离气缸的一侧移动;当需要进行风冷时,气缸再驱动承载部向靠近气缸的一侧移动;进一步地,通过在风冷装置的出风管与出风头之间设计导风软管,使得出风头的出风方向能够改变;并在导风软管上套设连接部,且连接部一端与出风头固接,利用风冷室侧壁上的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连接部固接,驱动连接部移动,进而能够将出风头移动,以实现风向的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
本公开一般涉及风冷淬火
,具体涉及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风冷是冷却方式的一种,即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通常是加大需要冷却的物体的表面积,或者是加快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物体的速率,抑或是两种方法共用。前者可依靠在物体表面加散热片来实现,通常把散热片挂在物体外,或是固定在物体上以使散热更高效。后者可用风扇(风机)来加强通风、强化冷却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加入散热片可以使冷却效率大大提高。在任何情况下,所用的空气都要比物体及其表面的温度低,才能带走热量,这是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即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在铝铸件加工时,铝铸件刚成型出模后,传统的处理方法就是自然时效处理,自然时效是通过将铸件放置在空气中,等待热量自然散却,达到表面热应力施放的目的,其处理时间长,随着时间变化,由于内外温度差异会出现冷裂等问题。目前,已经公开了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如专利201910453039.1所示,此风冷淬火装置利用传送机构的传送,使得铝铸件本体得到自动传送,使得风冷效率高,省时省力;通过风冷装置的鼓风机将冷凝器冷却的空气吹向铝铸件本体,从而进风管回到风冷箱,由于热传递,出风管的出风口到进风管的进风口之间的温度递增,使得在传送过程中的铝铸件本体均匀风冷,降低因温度骤变,铝铸件本体发生冷裂的可能;但是,此风冷淬火装置的风速、风向固定,风冷效果不均匀,并且风冷淬火效率低;因此,现有的风冷淬火装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r>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批量风冷铝铸件,有效提高风冷淬火效率,风向可控,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包括:风冷室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内的传送装置以及调风组件;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风冷室内部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槽上的承载部;所述风冷室的侧壁设有气缸,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承载部的侧壁固接;所述承载部用于容纳放置部;所述调风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风冷室的风冷装置的风向;所述调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冷装置的出风管与出风头之间的导风软管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侧壁的驱动件;所述导风软管上套设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头固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部侧壁固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冷室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移送所述放置部的升降组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冷室顶部的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轨靠近所述风冷装置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气缸,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的侧壁固接;所述滑块的底部还固接有所述气缸,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挂钩。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部的顶部设有对应所述挂钩设置的挂耳。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部包括:放置本体和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放置本体内的隔板;所述放置本体与两个所述隔板形成两层放置间,且每层放置间底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限位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冷室的内壁还设有出风组件,且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方向对应两个所述隔板设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冷室的顶部设有风幕机,且所述风幕机与所述滑轨相邻设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所述承载部以及所述放置部表面均开设有均匀排布的透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冷室底部设置有支撑部,用于安装所述承载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在风冷室内设计传送装置,将一定数量的铝铸件放入传送装置的放置部内,以进行批量风冷铝铸件,有效提高风冷效率;并且,在风冷室内设置调风组件,使得风向可调,使得铝铸件与风气流充分接触;本申请通过在风冷室内部设置水平的滑槽,使承载部在滑槽上能够自由移动;并利用风冷室侧壁上的气缸驱动承载部移动,当需要承接承载部时,气缸驱动承载部向远离气缸的一侧移动;当需要进行风冷时,气缸再驱动承载部向靠近气缸的一侧移动;进一步地,通过在风冷装置的出风管与出风头之间设计导风软管,使得出风头的出风方向能够改变;并在导风软管上套设连接部,且连接部一端与出风头固接,利用风冷室侧壁上的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连接部固接,驱动连接部移动,进而能够将出风头移动,以实现风向的改变。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为了省去人工搬运放置部,降低劳动强度,在所述风冷室顶部设置滑轨,利用滑轨靠近风冷装置一侧的气缸驱动滑轨上的滑块水平移动至所需的位置;再利用滑块上的气缸,带动挂钩上下移动,使挂钩勾住放置部顶部的挂耳,再进行移动;以实现搬运放置部的目的。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在所述风冷室1的内壁设置出风组件,且出风组件的出风方向对应两个所述隔板设置,出风组件吹出的气流方向对应在两个隔板之间的空隙,增加铝铸件与风气流的接触,以保证风冷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图2为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放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风冷室;2、支撑部;3、滑槽;4、气缸;5、承载部;6、限位部;7、放置部;8、隔板;9、限位件;10、滑轨;11、滑块;12、挂钩;13、挂耳;14、导风软管;15、驱动件;16、连接部;17、风冷装置;18、风幕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图2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风冷室1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内的传送装置以及调风组件;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内部的滑槽3和设置在所述滑槽3上的承载部5;所述风冷室1的侧壁设有气缸4,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承载部5的侧壁固接;所述承载部5用于容纳放置部7;所述调风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风冷室1的风冷装置17的风向;所述调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冷装置17的出风管与出风头之间的导风软管14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侧壁的驱动件15;所述导风软管14上套设有连接部16,且所述连接部16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头固接;所述驱动件15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部16侧壁固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风冷室1内设计传送装置,将一定数量的铝铸件放入传送装置的放置部7内,以进行批量风冷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室(1)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内的传送装置以及调风组件;/n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内部的滑槽(3)和设置在所述滑槽(3)上的承载部(5);所述风冷室(1)的侧壁设有气缸(4),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承载部(5)的侧壁固接;所述承载部(5)用于容纳放置部(7);/n所述调风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风冷室(1)的风冷装置(17)的风向;所述调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冷装置(17)的出风管与出风头之间的导风软管(14)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侧壁的驱动件(15);所述导风软管(14)上套设有连接部(16),且所述连接部(16)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头固接;所述驱动件(15)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部(16)侧壁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室(1)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内的传送装置以及调风组件;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内部的滑槽(3)和设置在所述滑槽(3)上的承载部(5);所述风冷室(1)的侧壁设有气缸(4),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承载部(5)的侧壁固接;所述承载部(5)用于容纳放置部(7);
所述调风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风冷室(1)的风冷装置(17)的风向;所述调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冷装置(17)的出风管与出风头之间的导风软管(14)和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侧壁的驱动件(15);所述导风软管(14)上套设有连接部(16),且所述连接部(16)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头固接;所述驱动件(15)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部(16)侧壁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室(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移送所述放置部(7)的升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铸件在线风冷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冷室(1)顶部的滑轨(10)和设置在所述滑轨(10)上的滑块(11);所述滑轨(10)靠近所述风冷装置(17)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气缸(4),且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11)的侧壁固接;所述滑块(11)的底部还固接有所述气缸(4),且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两个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宪龙
申请(专利权)人:艾斯迪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