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感应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35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感应热处理装置,包括操作台、热感线圈、固定支架、冷却环、变频器、电动水箱、旋转电机、控制台、控制器、显示屏、供电箱、发电机,热感线圈安装在操作台上,热感线圈围绕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操作台上,变频器安装在操作台内部,变频器连接热感线圈,电动水箱连接冷却环,旋转电机安装在控制台内,显示屏连接控制器,供电箱安装在操作台右下侧,发电机安装在供电箱内,发电机为控制器和显示屏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结构合理,固定支架内的夹持头可根据工件大小调节夹紧,在加热过程中固定支架会不断旋转,热感线圈的电流频率由控制器通过变频器进行调节,频率变化连续,冷却环喷出的水为雾状,均匀降温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感应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感应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感应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感应加热热处理inductionheattreatment用感应电流使工件局部加热的表面热处理工艺。这种热处理工艺常用于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局部退火或回火,有时也用于整体淬火和回火。将工件放入感应器(线圈)内,当感应器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涡流。感应电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向内逐渐减小,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表层的温度升高,即实现表面加热。电流频率越高,工件表层与内部的电流密度差则越大,加热层越薄。在加热层温度超过钢的临界点温度后迅速冷却,即可实现表面淬火。现有的感应加热设备没有较强的针对性,无法对体积较小,结构较复杂的金属件进行加工处理,例如紧固件和螺栓,在进行加工作业时,又因工件的尺寸多变,导致传统感应加热设备需频繁更换电流发生器,以此来改变不同尺寸工件加工所需电流频率,这样会造成效率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热感线圈(2)、固定支架(3)、冷却环(4)、变频器(5)、电动水箱(6)、旋转电机(7)、控制台(8)、控制器(9)、显示屏(10)、供电箱(11)、发电机(12),所述热感线圈(2)安装在操作台(1)上,热感线圈(2)围绕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安装在操作台(1)上,所述冷却环(4)外套在热感线圈(2)外周,变频器(5)安装在操作台(1)内部,所述变频器(5)连接热感线圈(2),所述电动水箱(6)连接冷却环(4),所述旋转电机(7)连接固定支架(3),旋转电机(7)安装在控制台(8)内,所述控制台(8)安装在操作台(1)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热感线圈(2)、固定支架(3)、冷却环(4)、变频器(5)、电动水箱(6)、旋转电机(7)、控制台(8)、控制器(9)、显示屏(10)、供电箱(11)、发电机(12),所述热感线圈(2)安装在操作台(1)上,热感线圈(2)围绕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安装在操作台(1)上,所述冷却环(4)外套在热感线圈(2)外周,变频器(5)安装在操作台(1)内部,所述变频器(5)连接热感线圈(2),所述电动水箱(6)连接冷却环(4),所述旋转电机(7)连接固定支架(3),旋转电机(7)安装在控制台(8)内,所述控制台(8)安装在操作台(1)右上侧,所述控制器(9)操控变频器(5)、电动水箱(6)和旋转电机(7),所述显示屏(10)连接控制器(9),所述供电箱(11)安装在操作台(1)右下侧,所述发电机(12)安装在供电箱(11)内,所述发电机(12)为控制器和显示屏(10)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环(4)的内径为15cm-30cm,冷却环(4)的数量为1个-6个,冷却环(4)上安装有喷水口(41),所述喷水口(41)的数量为4个-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兴通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