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及淬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无导磁材料双圈串联反向电流圆角淬火感应器及其淬火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空心阶梯轴两相邻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加热淬火的感应器及其淬火方法。
技术介绍
四驱乘用车球墨铸铁后阶梯轴需要对安装轴承和油封的两个相邻轴颈(和)进行感应淬火强化以提高耐磨性。为满足抗弯曲疲劳性能需要,两相邻轴颈的过渡圆角(R2)处要求有效硬化层连续分布,技术难度很高。使用单圈感应器分两道工序淬火,由于受零件的结构影响,在对圆角进行淬火时,即使台阶棱角处过热熔化,圆角处仍达不到淬火温度。并且,两道工序容易使先淬火的部分发生回火。如果采用双圈并联感应器同时对两个轴颈和过渡圆角加热淬火,由于两并联有效圈尺寸相差较大,有效圈与零件的耦合程度不同,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很难保证两个有效圈中电流按比例分配,导致两个轴颈无法均匀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还涉及其淬火方法,以解决使用单圈感应器分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由导电回路、主喷水圈以及辅助喷水圈构成;/n所述导电回路、主喷水圈以及辅助喷水圈经绝缘处理后,以尼龙螺栓(11)和黄铜螺母(10)紧固在一起;/n其中,所述导电回路由第一环状有效圈(1)、第二环状有效圈(2)、短路管(18)、2个汇流管(9)、2个过渡管(17)、冷却水管接头(7)、2个接触板(8)、喷水圈固定板(14)经铜钎焊组成;/n所述主喷水圈由第一环状淬火喷水圈(3)、淬火水管接头Ⅰ(5)、第一喷水圈(3)的连接板(12)经铜钎焊组成;/n所述辅助喷水圈由第二环状淬火喷水圈(4)、淬火水管接头Ⅱ(6)、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由导电回路、主喷水圈以及辅助喷水圈构成;
所述导电回路、主喷水圈以及辅助喷水圈经绝缘处理后,以尼龙螺栓(11)和黄铜螺母(10)紧固在一起;
其中,所述导电回路由第一环状有效圈(1)、第二环状有效圈(2)、短路管(18)、2个汇流管(9)、2个过渡管(17)、冷却水管接头(7)、2个接触板(8)、喷水圈固定板(14)经铜钎焊组成;
所述主喷水圈由第一环状淬火喷水圈(3)、淬火水管接头Ⅰ(5)、第一喷水圈(3)的连接板(12)经铜钎焊组成;
所述辅助喷水圈由第二环状淬火喷水圈(4)、淬火水管接头Ⅱ(6)、第二喷水圈(4)的连接板Ⅱ(16)经铜钎焊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回路、主喷水圈以及辅助喷水圈是以绝缘板Ⅰ(13)和绝缘板Ⅱ(15)进行绝缘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有效圈(1)的截面为矩形,用于加热Ф70轴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有效圈(2)的截面为一近似平行四边形,位于第一环状有效圈(1)的上方,其中的圆环内锐角与零件的圆角相邻,用于加热Ф55轴颈及Ф70轴颈的轴肩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淬火喷水圈(3)的截面为矩形,长度方向平面与轴线之间成锐角,内侧锥面向下倾斜,位于第一环状有效圈(1)的外侧,其中的喷水孔分布在内侧圆锥面上,对应圆角方向,用于圆角及连续加热淬火过程中的强制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淬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王达鹏,马廷涛,陈博,吴宁,姜波,郭鑫,孙冠男,左伟民,孙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