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供给系统和推定气罐的内部压力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809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体供给系统具备气罐、将从气罐供给的气体的压力减压的非平衡式减压阀、检测减压阀的二次侧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变更减压阀的二次侧的流量的流量变更部、以及控制部。控制部使减压阀的二次侧的流量在第1流量与第2流量之间变更,从压力传感器取得作为二次侧的流量为第1流量时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的第1压力、和作为二次侧的流量为第2流量时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的第2压力,使用第1流量、第2流量、以及第1压力与所述第2压力的差值的关系来推定减压阀的一次侧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供给系统和推定气罐的内部压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供给系统和推定气罐的内部压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气体供给系统,公知有向消耗氢的燃料电池供给氢的系统,并且该系统具备填充有氢的气罐。作为推定气罐内的气体余量的方法,公知有使用直接检测气罐内的压力的罐压传感器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179114)。作为罐压传感器,优选使用检测范围足够大的传感器,以便能够从充满时到气体余量所剩无几为止一直检测气罐内的压力。但是,一般来说,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越大,检测灵敏度越低,检测值相对于真值的偏差幅度有可能变大。因此,期望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气罐内的压力的技术。特别是期望在气罐内的气体余量减少从而气罐内的压力比较低时高精度地检测气罐内的压力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能够作为以下的形态来实现。(1)本专利技术的第1形态涉及气体供给系统。该气体供给系统具备:气罐,储藏加压后的气体;气体供给路,将消耗上述气体的气体消耗装置与上述气罐连接;减压阀,是伴随着一次侧的压力的增加而二次侧的压力进行变化的非平衡式减压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气体供给系统具备:/n气罐,储藏加压后的气体;/n气体供给路,将消耗所述气体的气体消耗装置与所述气罐连接;/n减压阀,是伴随着一次侧的压力的增加而二次侧的压力进行变化的非平衡式减压阀,设置于所述气体供给路并将从所述气罐供给的所述气体的压力减压;/n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压力;/n流量变更部,变更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流量;以及/n控制部,/n所述控制部构成为:/n驱动所述流量变更部,使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流量在第1流量和与所述第1流量不同的第2流量之间变更,/n从所述压力传感器取得作为所述二次侧的流量为所述第1流量时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3 JP 2019-1828141.一种气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供给系统具备:
气罐,储藏加压后的气体;
气体供给路,将消耗所述气体的气体消耗装置与所述气罐连接;
减压阀,是伴随着一次侧的压力的增加而二次侧的压力进行变化的非平衡式减压阀,设置于所述气体供给路并将从所述气罐供给的所述气体的压力减压;
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压力;
流量变更部,变更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流量;以及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
驱动所述流量变更部,使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流量在第1流量和与所述第1流量不同的第2流量之间变更,
从所述压力传感器取得作为所述二次侧的流量为所述第1流量时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的第1压力和作为所述二次侧的流量为所述第2流量时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的第2压力,
使用所述第1流量、所述第2流量、以及所述第1压力与所述第2压力的差值的关系来推定所述减压阀的一次侧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流量是由所述流量变更部变更的所述二次侧的流量的最小流量,
所述第2流量是由所述流量变更部变更的所述二次侧的流量的最大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预先存储按照所述减压阀的一次侧的每个压力预先求得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压力与所述减压阀的二次侧的流量的关系的设定表,参照所述设定表,确定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1压力与所述第2压力的差值所对应的所述减压阀的一次侧的压力,由此推定所述减压阀的一次侧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是氢,
所述减压阀具备:
一次室,供从所述气罐排出的所述气体流入;
二次室,所述气体从所述一次室被减压并流入所述二次室;
阀体,在所述一次室内沿特定方向往复移动,并开闭使所述一次室与所述二次室连通的连通路;
活塞,与所述阀体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对所述连通路进行开闭时,所述活塞在所述减压阀内沿所述特定方向滑动;
大气压室,被所述活塞从所述二次室划分开;
第1弹簧,设置于所述一次室,在所述阀体的关闭方向上对所述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宏辅横山幸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