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09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架、提升架、提升装置和称重装置,提升架设置在安装架内,提升架的竖梁与安装架的竖梁滑动连接,提升架上设有装载平台,装载平台与提升架滑动连接,提升架顶部设有用于限制装载平台向上运动的第一限位件,装载平台上设有用于对装载平台上的货物进行称重的称重装置,提升装置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与装载平台传动连接,提升装置用于驱动装载平台竖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过程中可直接安装在运输车辆的车厢上,提升装置的可直接依托车载蓄电池进行供电,在货物提升装入车厢内时,还可对货物进行称重,将货物的提升和产品计量的功能进行整合,在满足搬运的同时也实现货物的称重计量,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
本技术属于货物提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农副产品运输市场上的货物上下车搬运主要有应用落地式提升机、叉车等情况,由于农副产品运输市场人流较多,货源地比较偏远,落地式提升机、叉车等需要一定的空间,在市场区域应用已经不方便,在乡村田间无法使用,只能靠人力搬运。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上涨,从业人员也逐步稀缺,农副产品运输市场上下货问题越来越突出。现有的提升机体积大,移动不便,只能在固定场地使用,不能随车移动,在市场、田间等不方便移动;效率低,操作复杂。一般提升机主要用于工矿企业或物流行业的成箱货品的装卸码垛,功能上在三个方向上平稳移动,且要求一定的准确度,操作要求复杂,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提升机使用市电,叉车使用发动机液压驱动等,不便于应用在汽车等移动平台,另外,现有的货物提升和称重是两个不同的步骤,经市场调查和检索,还未见将二者结合的产物,工作效率低。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将提升和产品计量的功能进行整合,在满足搬运的同时可实现货物的称重计量的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提升和产品计量的功能进行整合,在满足搬运的同时可实现货物的称重计量的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架、提升架、提升装置和称重装置,所述安装架呈门字型结构,所述提升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提升架的竖梁与所述安装架的竖梁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架上设有装载平台,所述装载平台与所述提升架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架顶部设有用于限制装载平台向上运动的第一限位件,所述装载平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装载平台上的货物进行称重的称重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装载平台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装载平台竖向移动。本专利技术应用过程中可直接安装在运输车辆的车厢上,提升装置的可直接依托车载蓄电池进行供电,提升装置带动装载平台可沿提升架上移,移动到提升架顶部时,提升架顶部的第一限位件限制装载平台继续向上运动,此时装载平台和提升架一起沿安装架移动,在货物提升装入车厢内时,还可对货物进行称重,将货物的提升和产品计量的功能进行整合,在满足搬运的同时也实现货物的称重计量,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称重装置可获得称重数据传递给客户端,客户端通过后台数据也可以为后一步数据的分析,进行全联网的监控保障,即缺货信息等都可通过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大幅提升设备的运营保障能力。而且,将称重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可实现货物的记录、称量和数据归档,可实现货物信息的数据化采集,对于中小货运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数据查询、分析甚至追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能够便于企业实施管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载平台包括支撑架和称重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提升架滑动连接,所述装载平台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称重装置至少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承载端与所述称重台的底部相抵接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数据传递模块以及显示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数据传递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数据传递模块与显示器电连,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并储存货物称重的重量。如此,显示器显示并储存提升货物称重,如此获取称重的数据,一方面可直观显示运输货物的重量情况,另一方面可实现货物的记录、称量和数据归档,可实现货物信息的数据化采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所述称重台定位的定位孔,所述称重台的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利用螺栓穿过支撑座的连接孔以及支撑架的定位孔进而将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架上的称重传感器的承载端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导向定滑轮、缠绕有导索的滚筒,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导向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减速机后与所述滚筒的转轴相连,所述导索的一端绕过所述导向定滑轮后与所述装载平台相连。如此设置,采用卷扬机的形式完成装载平台、提升架以及货物的提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导向定滑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侧部的第一导轮和所述安装架中部的第二导轮,所述导索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后与所述装载平台相连。如此设置,驱动电机的位置不影响本技术与车厢的安装与连接,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实现导索的两次改向。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如此设置可直接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圈数控制提升架的上升高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齿轮与齿条,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装载平台的侧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的转轴相连,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如此,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减速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实现齿条以及与其相连的装载平台的升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车厢的固定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构成L型杆,所述竖杆固定在所述提升架上,所述称重台设置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采用铰链铰接,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的铰接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横杆转动的第二限位件。如此设置,使用过程中,横杆绕竖杆转动,使得装载平台与安装架垂直,第二限位件的存在使得在外力作用下(货物及本身的重力)横杆不向下转动,保证装载平台与安装架的垂直,当本技术不使用时,可将横杆相对竖杆转动,使得装载平台与安装架平行,减少空间,便于本技术的存放和运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操作,可直接依托车载蓄电池进行供电,将货物的提升和产品计量的功能进行整合,在满足搬运的同时也实现货物的称重计量,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将称重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可实现货物的记录、称量和数据归档,可实现货物信息的数据化采集,对于中小货运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数据查询、分析甚至追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能够便于企业实施管理。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涉及的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称重装置由于遮挡未示意出)。图中:1安装架2提升架3称重台4支撑架5驱动电机6导索7滚筒8第一导轮9第二导轮10固定架11横杆12竖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技术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一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架1、提升架2、提升装置和称重装置,所述安装架1呈门字型结构,所述提升架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提升架、提升装置和称重装置,所述安装架呈门字型结构,所述提升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提升架的竖梁与所述安装架的竖梁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架上设有装载平台,所述装载平台与所述提升架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架顶部设有用于限制装载平台向上运动的第一限位件,所述装载平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装载平台上的货物进行称重的称重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装载平台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装载平台竖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提升架、提升装置和称重装置,所述安装架呈门字型结构,所述提升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提升架的竖梁与所述安装架的竖梁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架上设有装载平台,所述装载平台与所述提升架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架顶部设有用于限制装载平台向上运动的第一限位件,所述装载平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装载平台上的货物进行称重的称重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装载平台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装载平台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平台包括支撑架和称重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提升架滑动连接,所述装载平台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称重装置至少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承载端与所述称重台的底部相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数据传递模块以及显示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数据传递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数据传递模块与显示器电连,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并储存货物称重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称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所述称重台定位的定位孔,所述称重台的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利用螺栓穿过支撑座的连接孔以及支撑架的定位孔进而将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架上的称重传感器的承载端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燕田彦青胡麒周赢唐超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