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93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交通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进站车辆发送的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多个车位存在空闲车位;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生成包含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进站停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进站车辆。本申请基于个人快速运输系统特征,通过车辆与资源控制器的交互实现一个站台同时容纳多个车辆的停车控制,保障了进站车辆的智能化停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交通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本申请的车辆是指PRT车辆;其中,个人快速运输系统(英语:PersonalRapidTransit,简称PRT),个人快速运输系统是轨道宽度为600mm以下的悬挂式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个人快速运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针对个人出行的交通方式,车辆轻巧灵活,车站采用离线式站台。与地铁,轻轨等现有轨道交通单方向同时段只能进站一辆车相比,车站可以容纳多辆车同时进行发车,停车等作业。独特的运行方式决定了其停车资源分配,控制策略等方面有别于现有轨道交通系统,可见,现有轨道交通车辆的进站停车控制方法无法直接移植到这样一个全新的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因此,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无法基于个人快速运输系统特征,实现与其匹配的停车控制方法。申请内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基于个人快速运输系统特征,实现与其匹配的停车控制方法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进站车辆发送的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多个车位存在空闲车位;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生成包含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进站停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进站车辆。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进站车辆发送的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空闲车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多个车位存在空闲车位;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进站停车控制指令模块,用于生成包含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进站停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进站车辆。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基于交通独特的系统特征及运营场景,通过接收进站车辆发送的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多个车位存在空闲车位,并进一步根据进站车辆的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以便针对该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生成包含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进站停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该进站车辆,从而针对于多车位站台场景下,实现进站车辆的精准停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的架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的停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401接收模块,402空闲车位确定模块,403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确定模块,404进站停车控制指令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1,接收进站车辆发送的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具体实施中,车辆的车载主机根据来自信标阅读器的信标阅读器标识和来自速度传感器的车速信息确定车辆的精准位置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来自重量传感器的重量信息确定车辆是否处于载客状态;在根据位置信息确定车辆即将进站后,将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经由通信服务器发送至资源控制器。其中,通信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车辆的车辆载客状态,运行状态,位置信息及停车资源申请信息,占用信息,释放信息,并转发给资源控制器。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若资源控制器设置在站台侧,则根据车辆的目的地站台信息,将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经由通信服务器发送至相应的站台侧资源控制器;若资源控制器为可用于远程控制的控制中心,则停车资源申请中车辆的目的地站台信息,此处不进行具体限定。步骤S102,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多个车位存在空闲车位。实施中,获取所述站台中各个车辆的位置信息;在各个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车位的位置信息未出现交叠时,确定所述车位为空闲车位。实施中,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站台中预设车位的车辆的位置信息,则将所述预设车位作为空闲车位。具体实施中,资源控制器接收来自停靠在站台中各个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各个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车位占用信息,将确定的车位占用信息与站台中车位的位置信息匹配,若车位占用信息与站台中车位的位置信息一致,则该车位处于占用状态,若站台中车位的位置信息未被匹配到车位占用信息,则该车位处于空闲状态。此外,还可以根据站台中车位的位置信息匹配车位占用信息,若在预设时间内,仍存在未被匹配的车位的位置信息,则该未被匹配的车位处于空闲状态。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可以择一进行车位空闲判断,也可以将后者用于车位空闲的进一步验证,此处不进行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若资源控制器为可用于远程控制的控制中心,则车辆的位置信息还包括车辆所停靠站台的站台标识。进一步地,车辆的车载主机根据来自信标阅读器的信标阅读器标识确定车位占用信息,其中,站台区域布置多个轨旁信标(即信标阅读器),用于车站车位划分(对应车位的位置信息),每个车站可以有多个停车位,但发车位只能有一个。步骤S103,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实施中,在载客状态为空载时,确定空闲车位中顺序最靠前的车位作为进站停车目标车位。具体实施中,当资源控制器接收到来自进站车辆的空载信息时,判断当前时刻的站台中是否存在空闲车位,若存在空闲车位,则将空闲车位中顺序最靠前的车位作为进站停车目标车位。实施中,在载客状态为载有乘客时,确定空闲车位中顺序最靠前的停车位作为进站停车目标车位;其中,车位中最靠前的为发车位,其他车位为停车位。具体实施中,当资源控制器接收到来自进站车辆的载有乘客信息时,判断当前时刻的站台中是否存在空闲停车位,若存在空闲停车位,则将空闲车位中顺序最靠前的停车位作为进站停车目标车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进站车辆发送的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n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多个车位存在空闲车位;/n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n生成包含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进站停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进站车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进站车辆发送的停车资源申请和载客状态;
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多个车位存在空闲车位;
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
生成包含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进站停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进站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在载客状态为空载时,确定空闲车位中顺序最靠前的车位作为进站停车目标车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载客状态和空闲车位对应的预设规则,确定进站停车目标车位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载客状态为载有乘客时,确定空闲车位中顺序最靠前的停车位作为进站停车目标车位;其中,车位中最靠前的为发车位,其他车位为停车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站台中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各个车位均被占用;
生成发车位发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停靠在发车位的车辆,以使停靠在发车位的车辆发车离开站台,空出发车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当前已停靠车辆的前一个车位为空闲车位;
确定当前已停靠车辆的前一个空闲车位为跳跃目标车位;
生成包含跳跃目标车位的跳跃停车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当前已停靠车辆,以使所述当前已停靠车辆行驶至所述跳跃目标车位停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当前已停靠车辆的前一个车位为空闲车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当前已停靠车辆的申请前一个车位的停车资源申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当前已停靠车辆的前一个车位为空闲车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到来自当前已停靠车辆的前一个车位的停车资源释放信息。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梅赵云张天白李俊张鹏白立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