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88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包括振动盘和直振机构,直振机构包括真振座和设置在直振座上的供料座,供料座上设有弹簧供给通道,弹簧供给通道的进料端与振动盘的出料端相对设置,振动盘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导管、及用于将出料导管内弹簧吹至弹簧供给通道内的吹气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出料导管与吹气部设计能使得振动盘向直振机构供料更顺畅,有效防止出现弹簧供给阻停阻断现象,使得弹簧供给连续稳定。直振机构能实现单料供给,且通过喷气部与直振座相结合的动力方式提高了弹簧供料的速度,能实现高速供料,提高了强压供料效率。整体设计简洁巧妙,运行高效,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属于弹簧强压物料供给的

技术介绍
弹簧强压处理是将弹簧压缩至稳定几何尺寸以达到提高弹簧承载能力的工艺,通过对弹簧进行一定行程的压缩从而满足弹簧稳定性。弹簧规格较多,本案涉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内的微型弹簧强压,传统弹簧压机采用手动上料与长时间强压定型的方式实现,导致强压生产效率非常低。针对此情况,我司设计了分度盘自动强压设备,能实现自动化强压作业,但是自动化供料一直是个较大难题。传统弹簧自动化供料一般采用振动盘和直振供给相配合实现,直振供给会采用针对弹簧的供给通道,而振动盘的出料与该供给通道之间配合度较差,经常出现弹簧停滞现象,当出现弹簧阻停时,后道强压设备供料会中断,另外振动盘供料会出现阻料回落,导致能源浪费。另外,直振供给机构采用的是单根弹簧供给,弹簧阻停后再释放会使得供给速度不足,很难满足连续化高效供给料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弹簧自动供料装置易出现供料中断及供料速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弹簧供给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包括振动盘和直振机构,所述直振机构包括真振座和设置在所述直振座上的供料座,所述供料座上设有弹簧供给通道,所述弹簧供给通道的进料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相对设置,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导管、及用于将所述出料导管内弹簧吹至所述弹簧供给通道内的吹气部。优选地,所述出料导管上设有开缝,所述吹气部设有延伸至所述开缝内的气管。优选地,所述气管的轴向与所述出料导管的轴向呈15°~45°夹角。优选地,所述弹簧供给通道上沿供料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弹簧加速运行的喷气部、用于对弹簧进行压接阻停的阻停部、及用于监控出料的出料传感器,所述阻停部与所述料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弹簧轴向尺寸、并小于两个弹簧轴向尺寸。优选地,所述喷气部设有延伸至所述弹簧供给通道内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轴向与所述弹簧供给通道的轴向呈15°~45°夹角。优选地,所述弹簧供给通道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对弹簧进行转向的弧形导料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过出料导管与吹气部设计能使得振动盘向直振机构供料更顺畅,有效防止出现弹簧供给阻停阻断现象,使得弹簧供给连续稳定。2.直振机构能实现单料供给,且通过喷气部与直振座相结合的动力方式提高了弹簧供料的速度,能实现高速供料,提高了强压供料效率。3.整体设计简洁巧妙,运行高效,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弹簧供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弹簧供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供给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振动盘和直振机构,直振机构包括真振座1和设置在直振座上的供料座2,供料座2上设有弹簧供给通道3,弹簧供给通道3的进料端与振动盘4的出料端相对设置。振动盘4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导管5、及用于将出料导管5内弹簧吹至弹簧供给通道3内的吹气部6。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传统振动盘上料是通过导料板与弹簧供给通道3相对设置,弹簧在由导料板向弹簧供给通道3供料时,会出现对位偏差导致阻停料,影响供料运行。因此在出料端上设置了出料导管5,导料板的出料会沿出料导管5进行限位导向,满足与弹簧供给通道3的对位需求,同时,采用了吹气部6设计,能将出料导管5内的弹簧吹向弹簧供给通道3内,确保供料稳定,有效防止出现供料阻停阻断现象。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出料导管5上设有开缝51,吹气部6设有延伸至开缝51内的气管61。气管61的轴向与出料导管的轴向呈15°~45°夹角。通过开缝51方便气管61的搭载,且由于其夹角设计在出料管道5内能产生朝向弹簧供给通道3的推料气流,满足吹气推料需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簧供给通道3上沿供料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弹簧加速运行的喷气部7、用于对弹簧进行压接阻停的阻停部8、及用于监控出料的出料传感器9,阻停部与料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弹簧轴向尺寸、并小于两个弹簧轴向尺寸。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喷气部7用于在弹簧供给通道3内产生朝向出料端的辅助推力,具体作业时,出料传感器9检测到弹簧,此时阻停部8下压阻停弹簧供给,从而实现单根弹簧供给,弹簧供给时通过直振座的震动与喷气部7的气流作用前行,提高了送料速度,满足后续高速强压作业需求,运行高效流畅。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喷气部7设有延伸至弹簧供给通道3内的喷气管71,喷气管71的轴向与弹簧供给通道3的轴向呈15°~45°夹角。即满足喷气管71搭载及气流流向形成需求,如此能提供较大地喷气推力。需要说明的是,吹气部6和喷气部7可以共用供气源。最后,弹簧供给通道3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对弹簧进行转向的弧形导料管10。该弧形导料管10用于进行弹簧转向,满足与后端强压设备的配合导料需求。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技术一种弹簧供给装置,通过出料导管与吹气部设计能使得振动盘向直振机构供料更顺畅,有效防止出现弹簧供给阻停阻断现象,使得弹簧供给连续稳定。直振机构能实现单料供给,且通过喷气部与直振座相结合的动力方式提高了弹簧供料的速度,能实现高速供料,提高了强压供料效率。整体设计简洁巧妙,运行高效,适于推广应用。以上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包括振动盘和直振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直振机构包括真振座和设置在所述直振座上的供料座,所述供料座上设有弹簧供给通道,所述弹簧供给通道的进料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相对设置,/n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导管、及用于将所述出料导管内弹簧吹至所述弹簧供给通道内的吹气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包括振动盘和直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振机构包括真振座和设置在所述直振座上的供料座,所述供料座上设有弹簧供给通道,所述弹簧供给通道的进料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相对设置,
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导管、及用于将所述出料导管内弹簧吹至所述弹簧供给通道内的吹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导管上设有开缝,所述吹气部设有延伸至所述开缝内的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弹簧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管的轴向与所述出料导管的轴向呈15°~45°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健
申请(专利权)人:卡塔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