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组合运输架及拼装运输架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个长度相同、平行且正对设置的第一槽钢,两个第一槽钢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二槽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槽钢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铰接有连接槽钢,且位于两个第一槽钢同一端的转动轴均同轴设置,两个第一槽钢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开设有转动轴连接孔,叠合板运输架、单A型墙板运输架及双A型墙板运输架均通过上述支撑架组合而成。以解决现有构件运输架使用功能单一,制造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组合运输架及拼装运输架的支撑架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运输架拼装运输架的支撑架,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预制墙板的运输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平板式预制墙板,此种构件的运输一般采用传统的A字架或山字架(CN201520134488.7),此类型运输架采用大量的槽钢焊接,A字架制作为在制作好运输架底座后,再用槽钢将按A字的形式焊接成单向带斜度的架子。运输时将构件内墙面紧靠运输架并通过绑带将构件与运输车架紧固成一体。另外一种类似双A型运输架(CN201720810570.6),在底座架焊好以后,焊接两个A字形架子,增加架子的运输能力。叠合板运输架的结构比较简单,底架完成以后,在相应位置焊接上吊钩用于吊运使用即可。三种运输架虽然能满足相应的功能,但是使用功能单一,尺寸固定,架子使用不够灵活,例如墙板只能运输墙板,叠合板只能运输叠合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分别单独定制,造成制造等待周期长,使用过程中利用率低,闲置率高等问题,进而导致架子使用成本增加,不符合预制构件的降本增效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运输架及拼装运输架的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构件运输架使用功能单一,制造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拼装运输架的支撑架,包括两个长度相同、平行且正对设置的第一槽钢,两个第一槽钢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二槽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槽钢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铰接有连接槽钢,且位于两个第一槽钢同一端的转动轴均同轴设置,两个第一槽钢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开设有转动轴连接孔。前述支撑架中,两个第一槽钢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槽钢固定连接,第二槽钢均垂直于第一槽钢设置,第二槽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上,两个第二槽钢之间还设置有斜向设置的加固方管,加固方管的两端也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上;利用上述支撑架组合而成的运输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为上述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平放且依次对接,第一支撑架中的两个第一槽钢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槽钢与第二支撑架中的两个第一槽钢的一端连接固定,且第一支撑架中的第二槽钢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方钢与第二支撑架中的第二槽钢固定连接,以形成叠合板运输架。前述运输架中,还包括有单“A”型墙板支撑架,单A型墙板支撑架由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组成,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也均为上述支撑架结构,且第三支撑架中的两个第一槽钢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槽钢与第四支撑架中的两个第一槽钢的一端相铰接,相对转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成“A”型,该“A”型结构的下端,即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中第一槽钢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转动轴及连接槽钢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以形成单“A”型墙板运输架;前述运输架中,所述单“A”型墙板支撑架共有两组,其中一组单“A”型墙板支撑架中,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中第一槽钢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转动轴及连接槽钢与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组单“A”型墙板支撑架中,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中第一槽钢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转动轴及连接槽钢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以形成双“A”型墙板运输架。造成现有结构缺陷的主要原因:各架子钢材由于采用焊接形式,杆件与杆件焊死,尺寸固定,虽然提高整体性,但是也导致了架子功能单一。架子不能适应不同项目墙板、叠合板的变化,并且不同构件类型相互之间也不能共同使用,所有的架子几乎都需要单独定制,增加了架子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构件运输架使用功能单一,制造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可以减少架子的定制种类,本技术的架子模数化程度高,规格少,批量生产简单,由一个基本架子通过组合,达到A型运输架、双A型运输架、叠合板运输架的功能,进而减少架子的制造成本,符合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使用灵活,适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单个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叠合板运输架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未安装连接方钢);图4是图2的俯视图(安装有连接方钢);图5是单“A”型墙板运输架的正视图;图6是双“A”型墙板运输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拼装运输架的支撑架,包括两个长度相同、平行且正对设置的第一槽钢1,两个第一槽钢1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第二槽钢2均垂直于第一槽钢1设置,第二槽钢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1上,两个第二槽钢2之间还设置有斜向设置的加固方管5,加固方管5的两端也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1上,两个第一槽钢1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3铰接有连接槽钢4,且位于两个第一槽钢1同一端的转动轴3均同轴设置,两个第一槽钢1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开设有转动轴连接孔11,所述连接槽钢4为一段两端均开设有铰接连接孔41的槽钢段。利用上述支撑架组合而成的叠合板运输架,包括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均为上述支撑架,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平放且依次对接,第一支撑架a中的两个第一槽钢1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槽钢4与第二支撑架b中的两个第一槽钢1的一端连接固定(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中有一侧的连接槽钢4拆下,利用另一侧的一组/一个连接槽钢4将二者连接/铰接即可),且第一支撑架a中的第二槽钢2通过两个连接方钢6与第二支撑架b中的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以避免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发生相互转动,形成叠合板运输架。使用时,把叠合板一块一块吊放入动输架中,并用方木隔开,当堆放完毕,直接用吊索与连接槽钢4掌面子预留的洞口(铰接连接孔41)相接,进行吊运。实施例2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拼装运输架的支撑架,包括两个长度相同、平行且正对设置的第一槽钢1,两个第一槽钢1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第二槽钢2均垂直于第一槽钢1设置,第二槽钢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1上,两个第二槽钢2之间还设置有斜向设置的加固方管5,加固方管5的两端也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1上,两个第一槽钢1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3铰接有连接槽钢4,且位于两个第一槽钢1同一端的转动轴3均同轴设置,两个第一槽钢1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开设有转动轴连接孔11。利用上述支撑架组合而成的单“A”型墙板运输架,包括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均为上述支撑架,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平放且依次对接,第一支撑架a中的两个第一槽钢1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槽钢4与第二支撑架b中的两个第一槽钢1的一端连接固定(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中有一侧的连接槽钢4拆下,利用另一侧的一组/一个连接槽钢4将二者连接/铰接即可),且第一支撑架a中的第二槽钢2通过两个连接方钢6与第二支撑架b中的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以避免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发生相互转动,单A型墙板支撑架由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组合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长度相同、平行且正对设置的第一槽钢(1),两个第一槽钢(1)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槽钢(1)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3)铰接有连接槽钢(4),且位于两个第一槽钢(1)同一端的转动轴(3)均同轴设置,两个第一槽钢(1)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开设有转动轴连接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合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长度相同、平行且正对设置的第一槽钢(1),两个第一槽钢(1)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槽钢(1)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3)铰接有连接槽钢(4),且位于两个第一槽钢(1)同一端的转动轴(3)均同轴设置,两个第一槽钢(1)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开设有转动轴连接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组合运输架,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槽钢(1)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第二槽钢(2)均垂直于第一槽钢(1)设置,第二槽钢(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1)上,两个第二槽钢(2)之间还设置有斜向设置的加固方管(5),加固方管(5)的两端也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槽钢(1)上。
3.一种与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运输架拼装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均为上述支撑架结构,第一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平放且依次对接,第一支撑架(a)中的两个第一槽钢(1)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槽钢(4)与第二支撑架(b)中的两个第一槽钢(1)的一端连接固定,且第一支撑架(a)中的第二槽钢(2)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方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浩,孙清臣,沈雅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