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63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总成、机臂装置、动力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机臂装置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机臂装置的内端安装于机身总成,动力装置安装于机臂装置的外端,且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和安装于动力电机的螺旋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拉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身总成,拉线与驱动机构和动力装置分别相连,以使驱动机构通过拉线驱动动力单元相对机臂装置绕预设轴线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结构紧凑性、减轻机臂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无人机完成很多的工作,例如:森林火灾中灭火液的喷洒、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灾情巡查等诸多工作。相关技术中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螺旋桨和驱动器,螺旋桨设置在机臂的外端,螺旋桨包括旋转轴线,螺旋桨绕旋转轴线可旋转,驱动器驱动螺旋桨的旋转轴线、相对机臂的中心轴线、绕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枢转轴线转动,以修正机身的角度、适应不同的飞行状态需求。然而,由于驱动器需要驱动螺旋桨,从而通常是将驱动器靠近螺旋桨设置,即将驱动器也设置在机臂的外端,从而导致机臂的重量较重,且无人机的结构紧凑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结构紧凑性能够得到提高,且能够减轻机臂的重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总成;机臂装置,所述机臂装置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内端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且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和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机的螺旋桨;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拉线,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所述拉线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相连,以使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拉线驱动所述动力单元相对所述机臂装置绕预设轴线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通过将驱动装置中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机身总成,并通过拉线驱动动力单元相对机臂装置转动,从而在保证可以可靠且有效地驱动动力单元转动的前提下,通过将驱动机构设置于机身总成来充分利用机身总成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整体结构紧凑性,而且能够减轻机臂的重量,使无人机的整机重心较为集中,飞行稳定性更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轴线与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的中轴线重合或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柱和转动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相连,所述动力电机与所述转动柱相连,所述拉线与所述转动柱相连,所述转动柱与所述安装柱转动配合,且在所述拉线拉动所述转动柱相对所述安装柱转动时,使所述动力单元相对所述机臂装置绕所述预设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柱外或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柱内,所述拉线拉动所述转动柱绕所述安装柱的中轴线转动,所述安装柱的中轴线为所述预设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的外周壁上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柱两侧的驱动臂,所述拉线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驱动臂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拉线拉动两侧的所述驱动臂相对反向运动,以拉动所述转动柱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滑轮,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相连,所述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拉线由所述滑轮导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中心柱和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设于所述中心柱的外周壁上,所述拉线与转动臂相连;舵机,所述舵机与所述转接件相连,以驱动所述转接件绕所述中心柱的中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壳体.齿轮组和输出轴,所述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外,所述齿轮组收纳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舵机的驱动轴伸入所述安装壳体内且与所述齿轮组的一级齿轮相连,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壳体内且与所述齿轮组的末级齿轮相连,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安装壳体外且与所述中心柱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柱内具有中心轴孔,所述中心柱的侧壁上具有定位孔,所述输出轴的所述另一端插配于所述中心轴孔内,且所述输出轴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周壁上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配于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中心柱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臂装置包括:机臂本体,所述机臂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机身总成相连;机臂端座,所述机臂端座安装于所述机臂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机臂端座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套设于所述机臂本体的所述另一端外,所述第二段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相连.另一端用于安装所述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段作为所述机臂装置的外端,且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为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的中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与所述机臂本体的中轴线重合或相交钝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包括两个所述机臂装置.两个所述动力装置和两个所述驱动装置,每个所述机臂装置的外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动力装置,每个所述动力装置中的动力单元分别由一个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无人机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无人机的仰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无人机的局部爆炸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转动柱的立体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传动组件的立体图;图8是图1中所示的转接件的立体图;图9是图3中所示的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和隔离板的主视图。附图标记:无人机100:机身总成1;储料装置11;供电装置12;机芯装置13;起落架14;总成本体15;顶板151;底板152;第一安装框16;固定板161;第一连接板162;第一安装空间160;第二安装框17;第二连接板171;第三连接板172;第二安装空间170;隔离板18;机臂装置2;机臂本体21;机臂端座22;第一段221;第二段222;动力装置3;动力单元31;动力电机311;螺旋桨312;支座件313;固定架314;安装组件32;安装柱321;转动柱322;驱动臂323;轴承件324;滑轮组件33;支撑架331;滑轮332;驱动装置4;驱动机构41;转接件411;中心柱4111;中心轴孔41111;定位孔41112;转动臂4112;舵机412;传动组件413;安装壳体4131;齿轮组4132;一级齿轮41321;末级齿轮41322;输出轴4133;定位柱41331;拉线42;第一端部421;第二端部4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总成(1);/n机臂装置(2),所述机臂装置(2)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内端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1);/n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安装于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且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动力单元(31),所述动力单元(31)包括动力电机(311)和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机(311)的螺旋桨(312);以及/n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41)和拉线(42),所述驱动机构(41)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1),所述拉线(42)与所述驱动机构(41)和所述动力装置(3)分别相连,以使所述驱动机构(41)通过所述拉线(42)驱动所述动力单元(31)相对所述机臂装置(2)绕预设轴线(L)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总成(1);
机臂装置(2),所述机臂装置(2)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内端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1);
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安装于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且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动力单元(31),所述动力单元(31)包括动力电机(311)和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机(311)的螺旋桨(312);以及
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41)和拉线(42),所述驱动机构(41)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1),所述拉线(42)与所述驱动机构(41)和所述动力装置(3)分别相连,以使所述驱动机构(41)通过所述拉线(42)驱动所述动力单元(31)相对所述机臂装置(2)绕预设轴线(L)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轴线(L)与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的中轴线(L5)重合或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还包括:
安装组件(32),所述安装组件(32)包括安装柱(321)和转动柱(322),所述安装柱(321)与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相连,所述动力电机(311)与所述转动柱(322)相连,所述拉线(42)与所述转动柱(322)相连,所述转动柱(322)与所述安装柱(321)转动配合,且在所述拉线(42)拉动所述转动柱(322)相对所述安装柱(321)转动时,使所述动力单元(31)相对所述机臂装置(2)绕所述预设轴线(L)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322)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柱(321)外或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柱(321)内,所述拉线(42)拉动所述转动柱(322)绕所述安装柱(321)的中轴线转动,所述安装柱(321)的中轴线为所述预设轴线(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322)的外周壁上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柱(322)两侧的驱动臂(323),所述拉线(42)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驱动臂(323)相连,所述驱动机构(41)通过所述拉线(42)拉动两侧的所述驱动臂(323)相对反向运动,以拉动所述转动柱(32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还包括:
滑轮组件(33),所述滑轮组件(33)包括支撑架(331)和滑轮(332),所述支撑架(331)与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相连,所述滑轮(3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31),所述拉线(42)由所述滑轮(332)导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1)包括:
转接件(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兵肖锭锋吴旭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