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宇阳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机翼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30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8
一种智能机翼,包括分翼、旋转轴和带动旋转轴旋转的动力源,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分翼下端,旋转轴下端固定连接在动力源上,所述分翼主要工作面的截面底部与旋转轴的垂直平面平行设置,分翼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超过两个即为多翼,所述分翼关于旋转轴中心对称设置,该智能机翼旋转时,既可当飞行器机翼也可以当螺旋桨,并且还可以当降落伞,具有三种属性,该机翼可以在飞行器失速或飞行器飞行异常时,通过调节机翼的旋转转速,使飞行器重新回到可控的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翼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翼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飞机有:固定翼飞机、直升飞机、旋翼飞机、倾转旋翼机、四旋翼飞机。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较快,但失速时容易失事;直升飞机、旋翼飞机和四旋翼飞机飞行速度较慢;倾转旋翼机虽然飞行速度快,又能垂直起降,但在转换过程中容易失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机翼,该机翼能使固定翼飞机失速不失事,能使直升飞机、旋翼飞机、四旋翼飞机飞的更快,能使倾转旋翼机不容易失事。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智能机翼,包括机翼本体,所述机翼本体包括旋转轴和安装在飞机上带动旋转轴旋转并且可调节转速的动力源,所述旋转轴下端与动力源连接,所述旋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翼,分翼形状与固定翼飞机机翼相同。为了进一步完善,分翼下端主要工作面的截面底部与旋转轴的垂直面平行设置。进一步完善,分翼上端主要工作面的截面顶部与旋转轴的垂直面平行设置。进一步完善,分翼上端主要工作面为倾斜斜面,所述分翼的一端设有大头端,分翼的另一端设有小头端。进一步完善,分翼设有两个,所述分翼包括设置在旋转轴外侧的弧形部,弧形部的外侧设有延长部。进一步完善,分翼设有两个,所述分翼倾斜向上对称安装在旋转轴外侧。进一步完善,所述分翼设有三个,所述分翼中心对称安装在旋转轴外侧。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新型旋翼飞机,包括第一机身,所述第一机身上端安装有智能机翼。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四旋翼飞机,包括第二机身,所述机翼本体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机身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动力源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身左右两端外侧,所述第二机身外侧安装有动力推进装置,即推进器。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倾转旋翼机,包括第三机身,所述机翼本体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机身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端外侧,所述动力源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机身左右两端外侧,所述第三机身中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调节转动的两用推进器。进一步完善,动力推进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机身前后两端外侧的连接板和推进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身外侧,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推进器固定连接。进一步完善,所述动力源为可以带动旋转轴转动的电动机或者燃油推进器。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该机翼在飞机失去推进器动力的同时通过控制智能机翼的转速能使得飞机保持平衡,并且在飞机下坠时旋转的智能机翼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可控升力,具有降落伞的功能,从而保证飞机缓慢的平稳的下落,避免飞机直接下坠失事。附图说明图1为机翼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机翼本体的截面图;图3为具有两个分翼时机翼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机翼本体的右视图;图5为分翼倾斜向上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设有弧形部的机翼本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机翼本体的截面图;图8为采用图3所示机翼改进的普通固定翼双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飞机的俯视图;图10为图8中飞机的右视图;图11为安装有智能机翼的倾转旋翼机示意图;图12为智能机翼具有三个分翼时飞机的俯视图;图13为采用图3结构所示的智能机翼改进的四旋翼飞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采用图1结构的智能机翼改进的新型旋翼飞机示意图;图15为采用图6所示结构的智能机翼改进的普通固定翼单发动机飞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具有三个中心对称设置的分翼的机翼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翼本体,2、动力源,3、旋转轴,1-1、分翼,4、第二机身,5、方向舵,6-1、第一支撑板,6-2、第二支撑板,12、推进器,13、第二连接板,14、两用推进器,15、螺旋桨,16、大头端,17、弧形部,18、延长部,19、第一机身,20、第三机身,22、小头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智能机翼,包括机翼本体1,所述机翼本体1包括旋转轴3和安装在飞机上带动旋转轴3旋转并且可调节转速的动力源2,所述旋转轴3下端与动力源2连接,所述旋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翼1-1。如图1所示,所述分翼1-1下端主要工作面的截面底部与旋转轴3的垂直面平行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分翼1-1上端主要工作面的截面顶部与旋转轴3的垂直面平行设置。如图3和4所示,所述分翼1-1上端主要工作面为倾斜斜面,所述分翼1-1的一端设有大头端16,分翼1-1的另一端设有小头端22。如图6所示,所述分翼1-1设有两个,所述分翼1-1包括设置在旋转轴3外侧的弧形部17,弧形部17的外侧设有延长部18。如图5所示,所述分翼1-1设有两个,所述分翼1-1倾斜向上对称安装在旋转轴3外侧。如图16所示,所述分翼1-1设有三个,所述分翼1-1中心对称安装在旋转轴3外侧。如图14所示,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新型旋翼飞机,包括第一机身19,所述第一机身19上端安装有智能机翼。如图13所示,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四旋翼飞机,包括第二机身4,所述机翼本体1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机身4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动力源2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1,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身4左右两端外侧,所述第二机身4外侧安装有动力推进装置。如图11所示,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倾转旋翼机,包括第三机身20,所述机翼本体1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机身20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端外侧,所述动力源2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2,所述支撑板6-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机身20左右两端外侧,所述第三机身20中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3,的一端,第二连接板13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调节转动的两用推进器14。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为采用图1结构的机翼本体来改进的新型旋翼飞机,其改进之处是把原先的旋翼飞机产生升力的风车,换成采用图1结构的智能机翼,图1结构的智能机翼就是一个由旋转动力驱动旋转的一片平板、旋转速度可通过调节旋转轴的转速可控调节,因为旋转平板在得到启动稳定速度后,在理想条件下是不需要能量损耗就可以惯性旋转的,我们虽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但还是可以做到能耗较小,即一点点动力就可保证智能机翼工作在最佳状态,智能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与风车相同,从理论和实验都可证明,在同样条件下,智能机翼单位面积产生的升力比普通旋翼飞机的风车机翼产生的升力更大,本新型飞机在飞行时可调节机翼的旋转速度,以及通过M处调节机翼与飞机本体的仰角α,仰角越小,阻力也越小,飞机也能飞得越快,本新型飞机可以通过调节M处转动从而使得飞机的机翼的仰角即图中的α得到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飞机,包括机翼本体(1),所述机翼本体(1)包括旋转轴(3)和安装在飞机上带动旋转轴(3)旋转并且可调节转速的动力源(2),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轴(3)下端与动力源(2)连接,所述旋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翼(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飞机,包括机翼本体(1),所述机翼本体(1)包括旋转轴(3)和安装在飞机上带动旋转轴(3)旋转并且可调节转速的动力源(2),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轴(3)下端与动力源(2)连接,所述旋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翼(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飞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翼(1-1)下端主要工作面的截面底部与旋转轴(3)的垂直面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飞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翼(1-1)上端主要工作面的截面顶部与旋转轴(3)的垂直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飞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翼(1-1)上端主要工作面为倾斜斜面,所述分翼(1-1)的一端设有大头端,分翼(1-1)的另一端设有小头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飞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翼(1-1)设有两个,所述分翼(1-1)包括设置在旋转轴(3)外侧的弧形部(17),弧形部(17)的外侧设有延长部(1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智能机翼的飞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翼(1-1)设有两个,所述分翼(1-1)倾斜向上对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阳张嘉元
申请(专利权)人:张宇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