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洗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包括轨道、龙门架、转动部和限位杆;所述轨道设有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龙门架滑动连接于两条轨道上;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针对车轮和车身偏离情况进行检测,避免车身和车轮与龙门架发生碰撞;转动部能够被车身的后视镜或前保险杠触动能够发生转动,避免对车身造成损害;利用物理接触的方式来触发检测,不仅检测精度高,还能够有效避免误测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洗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自动洗车机在对车辆进行清洗时,洗车机的龙门架会在预设的轨道上来回移动,从而使龙门架内部的清洗装置能够对整个车身进行全面的清洁。然而龙门架沿预设的轨道向车身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若是车辆整体偏左或偏右,龙门架在移动过程中就有可能与车身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车辆以及龙门架发生损坏,此外,若是车辆的车轮在进入预定的停车位之内后未及时回正,车轮也有可能与龙门架发生碰撞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针对车轮和车身偏离情况进行检测,避免车身与龙门架发生碰撞的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包括轨道、龙门架、转动部和限位杆;所述轨道设有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龙门架滑动连接于两条轨道上;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光电传感器下方;所述限位杆有两条且与轨道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位于两条轨道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转动部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发射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接收器。具体的,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转动轴和触动杆,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所述触动杆通过挡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触动杆包括上纵杆、斜杆和下纵杆,所述上纵杆通过斜杆与下纵杆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杆和下纵杆平行设置,所述下纵杆绕转动轴的转动半径大于上纵杆绕转动轴的转动半径。具体的,还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固定连接于龙门架进口端的两侧,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警示灯分别与同侧的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具体的,所述转动部外侧包裹有海绵套。具体的,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所述挡板为反光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针对车轮和车身偏离情况进行检测,避免车身和车轮与龙门架发生碰撞;转动部能够被车身的后视镜或前保险杠触动能够发生转动,避免对车身造成损害;利用物理接触的方式来触发检测,不仅检测精度高,还能够有效避免误测的情况;两个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转动部之间的最小间距能够保证在对车身检测之前已经完成了车轮的检测工作,避免龙门架移动过程中未检测到车身发生偏离而与车轮发生碰撞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轨道;2、龙门架;3、转动部;31、挡板;32、转动轴;33、触动杆;331、上纵杆;332、斜杆;333、下纵杆;4、固定部;41、上固定块;42、下固定块;5、光电传感器;6、限位杆;61、光电发射器;62、光电接收器;7、警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参照附图1至3,本技术的一种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包括轨道1、龙门架2、转动部3和限位杆6;所述轨道1设有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龙门架2滑动连接于两条轨道1上;所述龙门架2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4,所述固定部4包括上固定块41和下固定块42,所述上固定块41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5;所述转动部3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41和下固定块42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3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3包括挡板31,所述挡板31位于光电传感器5下方;所述限位杆6有两条且与轨道1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6位于两条轨道1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6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转动部3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限位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发射器6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接收器6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车辆驶入两个轨道1之间的停车位的过程中,限位杆6上的光电发射器61向光电接收器62发射光电信号,当车辆停止后的车轮的方向未回正,车轮会将光电发射器61和光电接受器之间的信号阻断,进而光电接收器62会向外部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避免龙门架2在车辆未回正的情况先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龙门架2未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时,转动部3处在初始转态,此时两个转动部3之间的距离最短,且转动部3的挡板31刚好位于光电传感器5的下方。在龙门架2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若是车身向左或向右偏离,车身上的后视镜会推动转动部3,并使转动部3绕轴转动,转动部3转动后挡板31从光电传感器5下方移开,从而使光电传感器5的光电信号发送变化,进而触发外部的警报装置,提醒驾驶员车身发生偏离。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针对车轮和车身偏离情况进行检测,避免车身和车轮与龙门架发生碰撞;转动部能够被车身的后视镜或前保险杠触动能够发生转动,避免对车身造成损害;利用物理接触的方式来触发检测,不仅检测精度高,还能够有效避免误测的情况;两个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转动部之间的最小间距能够保证在对车身检测之前已经完成了车轮的检测工作,避免龙门架移动过程中未检测到车身发生偏离而与车轮发生碰撞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3还包括转动轴32和触动杆33,所述转动轴32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41和下固定块42之间,所述触动杆33通过挡板31与转动轴32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触动杆33包括上纵杆331、斜杆332和下纵杆333,所述上纵杆331通过斜杆332与下纵杆333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杆331和下纵杆333平行设置,所述下纵杆333绕转动轴32的转动半径大于上纵杆331绕转动轴32的转动半径。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车身发生左右偏离的同时,车身还有可能是相对停车位呈倾斜状态,此时车身前保险杠有可能比车辆后视镜先与龙门架发生碰撞,因此将下纵杆的转动半径大于上纵杆的转动半径,使下纵杆更接近车身前保险杠,保证当车辆整体呈倾斜状态偏离时,能够使转动部被提前触动,进而触发外部的报警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警示灯7,所述警示灯7固定连接于龙门架2进口端的两侧,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警示灯7分别与同侧的光电传感器5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其中一侧的转动部被触动从而使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发生变化时,与其同侧的警示灯会亮起,从而提示驾驶员车身偏离的方向。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3外侧包裹有海绵套。由上述描述可知,海绵套能够进一步保证转动部与车身接触时不会对车身造成伤害。进一步的,所述光电传感器5为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5,所述挡板31为反光板。由上述描述可知,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又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龙门架、转动部和限位杆;/n所述轨道设有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龙门架滑动连接于两条轨道上;/n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n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光电传感器下方;/n所述限位杆有两条且与轨道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位于两条轨道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转动部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发射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接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龙门架、转动部和限位杆;
所述轨道设有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龙门架滑动连接于两条轨道上;
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
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光电传感器下方;
所述限位杆有两条且与轨道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位于两条轨道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转动部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发射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光电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车机的车轮偏离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转动轴和触动杆,所述转动轴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易自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