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洗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包括龙门架和转动部;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光电传感器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龙门架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检测出车辆是否发生左右偏离,避免车身与龙门架发生碰撞;转动部被车身触动能够发生转动,避免对车身造成损害;利用物理接触的方式来触发检测,不仅检测精度高,还能够有效避免误测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洗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自动洗车机在对车辆进行清洗时,洗车机的龙门架会在预设的轨道上来回移动,从而使龙门架内部的清洗装置能够对整个车身进行全面的清洁。然而龙门架沿预设的轨道向车身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若是车辆整体偏左或偏右,龙门架在移动过程中就有可能与车身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车辆以及龙门架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出车辆是否发生左右偏离,避免车身与龙门架发生碰撞的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包括龙门架和转动部;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光电传感器下方。具体的,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转动轴和触动杆,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所述触动杆通过挡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触动杆包括上纵杆、斜杆和下纵杆,所述上纵杆通过斜杆与下纵杆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杆和下纵杆平行设置,所述下纵杆绕转动轴的转动半径大于上纵杆绕转动轴的转动半径。具体的,还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固定连接于龙门架进口端的两侧,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警示灯分别与同侧的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具体的,所述转动部外侧包裹有海绵套。具体的,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所述挡板为反光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龙门架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检测出车辆是否发生左右偏离,避免车身与龙门架发生碰撞;转动部被车身触动能够发生转动,避免对车身造成损害;利用物理接触的方式来触发检测,不仅检测精度高,还能够有效避免误测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的第二视角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的局部放大图标号说明:1、龙门架;2、转动部;21、挡板;22、转动轴;23、触动杆;231、上纵杆;232、斜杆;233、下纵杆;3、固定部;31、上固定块;32、下固定块;4、光电传感器;5、警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参照附图1至3,本技术的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包括龙门架1和转动部2;所述龙门架1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包括上固定块31和下固定块32,所述上固定块31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4;所述转动部2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31和下固定块32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2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2包括挡板21,所述挡板21位于光电传感器4下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龙门架1未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时,转动部2处在初始转态,此时两个转动部2之间的距离最短,且转动部2的挡板21刚好位于光电传感器4的下方。在龙门架1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若是车身向左或向右偏离,车身上的后视镜会推动转动部2,并使转动部2绕轴转动,转动部2转动后挡板21从光电传感器4下方移开,从而使光电传感器4的光电信号发送变化,进而触发外部的警报装置,提醒驾驶员车身发生偏离。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龙门架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检测出车辆是否发生左右偏离,避免车身与龙门架发生碰撞;转动部被车身触动能够发生转动,避免对车身造成损害;利用物理接触的方式来触发检测,不仅检测精度高,还能够有效避免误测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2还包括转动轴22和触动杆23,所述转动轴22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31和下固定块32之间,所述触动杆23通过挡板21与转动轴22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触动杆23包括上纵杆231、斜杆232和下纵杆233,所述上纵杆231通过斜杆232与下纵杆233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杆231和下纵杆233平行设置,所述下纵杆233绕转动轴22的转动半径大于上纵杆231绕转动轴22的转动半径。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车身发生左右偏离的同时,车身还有可能是相对停车位呈倾斜状态,此时车身前保险杠有可能比车辆后视镜先与龙门架发生碰撞,因此将下纵杆的转动半径大于上纵杆的转动半径,使下纵杆更接近车身前保险杠,保证当车辆整体呈倾斜状态偏离时,能够使转动部被提前触动,进而触发外部的报警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警示灯5,所述警示灯5固定连接于龙门架1进口端的两侧,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警示灯5分别与同侧的光电传感器4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其中一侧的转动部被触动从而使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发生变化时,与其同侧的警示灯会亮起,从而提示驾驶员车身偏离的方向。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2外侧包裹有海绵套。由上述描述可知,海绵套能够进一步保证转动部与车身接触时不会对车身造成伤害。进一步的,所述光电传感器4为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所述挡板21为反光板。由上述描述可知,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又称为反光板型光电开关,其发光器和收光器一同封装于一体,利用反光板将发光器发射的光线反射回来再被收光器收到,当反光板被移开时,收光器收不到光,就会输出一个控制信号。实施例一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包括龙门架1和转动部2;所述龙门架1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包括上固定块31和下固定块32,所述上固定块31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4;所述转动部2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31和下固定块32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2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2外侧包裹有海绵套,所述转动部2包括挡板21,所述挡板21位于光电传感器4下方,所述光电传感器4为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所述挡板21为反光板;所述转动部2还包括转动轴22和触动杆23,所述转动轴22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31和下固定块32之间,所述触动杆23通过挡板21与转动轴22固定连接;所述触动杆23包括上纵杆231、斜杆232和下纵杆233,所述上纵杆231通过斜杆232与下纵杆233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杆231和下纵杆233平行设置,所述下纵杆233绕转动轴22的转动半径大于上纵杆231绕转动轴22的转动半径;还包括警示灯5,所述警示灯5固定连接于龙门架1进口端的两侧,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警示灯5分别与同侧的光电传感器4电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龙门架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检测出车辆是否发生左右偏离,避免车身与龙门架发生碰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和转动部;/n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n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n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光电传感器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和转动部;
所述龙门架包括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光电传感器;
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位于所述进口端两侧的转动部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光电传感器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转动轴和触动杆,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所述触动杆通过挡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洗车机的车辆偏离检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易自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