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706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包括有外管、增强层、内管、外套及内衬,在外套内表面设置有锯齿形结构以增大摩擦力,同时设置有密封槽避免介质沿缝隙发生泄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凸台结构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扣压形式因状态不稳定导致易脱开而发生泄漏的问题;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内衬或替代物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起到支撑作用,解决了扣压工艺易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造成损伤,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管材
,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工业总量的不断增长,工业生产中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管道输送作为能源传输中最经济的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由于能源的特殊性,普通的钢管因其容易被腐蚀而不能胜任长期稳定的管路运输。随着技术的进步,以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为代表的塑料管得到了大力发展且应用于多个领域。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的突出优点为通过增强可承受高压,但也由于承受高压,当出现需两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进行连接时,极易出现泄漏问题。目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的连接头普遍采用简单扣压形式,即:将内衬插入到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内部,利用缩管机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的外套直接进行扣压处理。在此种连接方式中:当缩管机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的外套进行扣压时,扣压力度过小,内衬易与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脱开而导致泄漏;扣压力度过大,容易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造成损伤,降低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的使用寿命。同时随着管路中流体流动引起的长期振动也易造成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RTP)与内衬的脱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从而可解决传统扣压形式因状态不稳定导致易脱开而发生泄漏及扣压工艺易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造成损伤的问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外套及内衬,所述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包括有外管、增强层及内管,所述外管包裹于增强层外表面,且末端齐平,所述增强层包裹于内管的外表面,所述内管的端部超出外管、增强层一定长度,所述外套的内表面设置有锯齿形结构,用以嵌入外管的外表面来增大摩擦,所述外套的内表面最右端设置有多个密封槽,用以与内管的端部配合避免液体通过缝隙进入增强层,所述内衬的外表面与内管的内表面过盈配合。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的壁厚为5mm~8mm,所述内衬的壁厚为0mm或4mm~8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的材质采用金属材料或者与外管材料相同的热塑性材料。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末端的外管和增强层通过剥皮机去掉一定长度,使内管的外表面裸露在外。步骤2,将外套放置于模具的外模内或套于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的外管上,内衬套于制备模具的内模上。步骤3,对外管及内管的管端内、外部分同时进行加热。步骤4,将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通过夹紧装置固定,利用液压缸将模具沿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的方向推动,直至裸露在外已软化的内管填满整个密封槽或间隙,再将模具拔出。步骤5,利用缩管机对外套进行扣压处理,确保外套的锯齿形结构嵌入到外管的外表面内,其中,嵌入量为1.5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的加热方式为烘箱加热或加热圈及加热棒加热,温度为165℃~175℃,加热时间为5min~15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在外套内表面设置有锯齿形结构以增大摩擦力,并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扣压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凸台结构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扣压形式因状态不稳定导致易脱开而发生泄漏的问题;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内衬或替代物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起到支撑作用,解决了扣压工艺易对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造成损伤,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厚度为0mm时总体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壁厚为4mm~8mm时,模具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壁厚为4mm~8mm时,整体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厚度为0mm时,模具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厚度为0mm时,整体的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套为与外管材料相同的热塑性材料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套为与外管材料相同的热塑性材料时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2-外套、3-内衬、4-外管、5-增强层、6-内管、7-外模、8-内模、9-加热圈及加热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该凸台结构包括有外套(2)、内衬(3)、外管(4)、增强层(5)及内管(6),所述外层(4)包裹于增强层(5)外表面,且末端齐平,所述增强层(5)包裹于内管(6)的外表面,所述内管(6)的端部超出外管(4)、增强层(5)一定长度,所述外套(2)采用金属材料且壁厚为5mm~8mm,用以保证强度满足要求,同时内表面设置有锯齿形结构,用以嵌入外管(4)的外表面来增大摩擦,另外内表面最右端设置有多个密封槽,用以与内管(6)的端部配合避免液体通过缝隙进入增强层(5),所述内衬(3)的壁厚为4mm~8mm,用以保证强度满足要求,同时外表面与内管(6)的内表面过盈配合,保证与内管(6)的内表面接触均匀,从而在管内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在制备过程中扣压工艺对热塑性管造成损伤。如图5-图6是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1)末端的外管(4)和增强层(5)通过剥皮机去掉一定长度,使内管(6)的外表面裸露在外。步骤2,将外套(2)放置于模具的外模(7)内,内衬(3)套于制备模具的内模(8)上。步骤3,对外管(4)及内管(6)的管端内、外部分利用烘箱保持165℃均匀加热,加热时长15分钟。步骤4,将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1)通过夹紧装置固定,利用液压缸将模具沿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1)的方向推动,直至裸露在外已软化的内管(6)填满整个密封槽,再将模具拔出。步骤5,利用缩管机对外套(2)进行扣压处理,确保外套(2)的锯齿形结构嵌入到外管(4)的外表面内,其中,嵌入量为1.5mm。实施例2如图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该凸台结构包括有外套(2)、外管(4)、增强层(5)及内管(6),所述外层(4)包裹于增强层(5)外表面,且末端齐平,所述增强层(5)包裹于内管(6)的外表面,所述内管(6)的端部超出外管(4)、增强层(5)一定长度,所述外套(2)采用金属材料且壁厚为5mm~8mm,用以保证强度满足要求,同时内表面设置有锯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1)、外套(2)及内衬(3),所述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1)包括有外管(4)、增强层(5)及内管(6),所述外管(4)包裹于增强层(5)外表面,且末端齐平,所述增强层(5)包裹于内管(6)的外表面,所述内管(6)的端部超出外管(4)、增强层(5)一定长度,所述外套(2)的内表面设置有锯齿形结构,用以嵌入外管(4)的外表面来增大摩擦,所述外套(2)的内表面最右端设置有多个密封槽,用以与内管(6)的端部配合避免液体通过缝隙进入增强层(5),所述内衬(3)的外表面与内管(6)的内表面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1)、外套(2)及内衬(3),所述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1)包括有外管(4)、增强层(5)及内管(6),所述外管(4)包裹于增强层(5)外表面,且末端齐平,所述增强层(5)包裹于内管(6)的外表面,所述内管(6)的端部超出外管(4)、增强层(5)一定长度,所述外套(2)的内表面设置有锯齿形结构,用以嵌入外管(4)的外表面来增大摩擦,所述外套(2)的内表面最右端设置有多个密封槽,用以与内管(6)的端部配合避免液体通过缝隙进入增强层(5),所述内衬(3)的外表面与内管(6)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2)的壁厚为5mm~8mm,所述内衬(3)的壁厚为0mm或4mm~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端凸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2)的材质采用金属材料或者与外管材料相同的热塑性材料。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斌张英利庞江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青科恒安矿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