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05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包括粗调单元和精调单元,粗调单元包括粗调增压室、安装在所述粗调增压室内部的第一整流板和粗调阀芯、与所述粗调阀芯相连的第一弹性件;精调单元与所述粗调单元相连,包括与所述粗调增压室相连为一体的精调增压室,安装在所述精调增压室内的支座,与所述支座相连的衡压管、第二整流板和第二弹性件,以及与第二弹性件相连的精调阀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较宽的压力波动范围,对压力波动较大的工况具有较高适应性,实现精度较高的流量恒定。相比于传统恒流量设备,可以保证其服务的设备流量稳定在设定区间,有效减少因流体流量波动对设备产生的反复冲击,增加系统各部分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力式流量控制
,特别是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供热、空调、供水等复杂管道运输系统中,需要均衡合理地输送和分配流体流量,保持管道内部流量准确和稳定,由于流体输送压力变化对流量产生影响,造成流量分配不均匀,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许多恒流量设备,在航空航天、机床液压、空调、供暖、燃气运输等系统中大量使用此类设备,以确保在输送压力发生变化时,仍然能够维持管道内部流体流量相对恒定,从而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装置属于恒流量控制阀的一类产品,专门应用于需要控制流量的流体管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自力式恒流量控制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需要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解决管道运输中由于流体的输送压力变化对流量产生影响,造成流量输送及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包括:粗调单元和精调单元,粗调单元包括粗调增压室、安装在所述粗调增压室内部的第一整流板和粗调阀芯、与所述粗调阀芯相连的第一弹性件;精调单元与所述粗调单元相连,包括与所述粗调增压室相连为一体的精调增压室,安装在所述精调增压室内的支座,与所述支座相连的衡压管、第二整流板和第二弹性件,以及与第二弹性件相连的精调阀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粗调增压室一端设有进口,另一端与所述精调增压室相连,流体由粗调增压室进入精调增压室的部分为次级进口;所述粗调增压室直径大于所述次级进口直径,所述次级进口直径大于所述进口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整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粗调增压室内部中间,所述第一整流板上设有若干第一流通孔;所述粗调阀芯为圆台状,其安装于所述次级进口处,所述粗调阀芯圆面较大的一端位于粗调增压室内,另一端位于精调增压室内并与第一弹性件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座为叶栅型并安装在精调增压室内靠近次级进口的一端,所述支座朝向粗调增压室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整流板,所述第二整流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整流板与第一弹性件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座另一面中间安装有衡压管,所述衡压管从所述精调增压室侧壁延伸而出并连通到所述粗调增压室。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精调阀包括精调阀芯、精调阀芯挡环,所述精调阀芯与所述支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有若干第二弹性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精调阀芯挡环与所述精调增压室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精调阀芯套接在所述精调阀芯挡环内,所述精调阀芯两端侧面还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挡块,所述精调阀芯可在一定范围内沿轴向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精调阀芯中间沿轴向设有第三流通孔,所述精调阀芯侧壁还设有若干流通槽,所述流通槽呈均匀圆周分布,且所述流通槽的高度各不相同,呈均匀梯度变化,所述精调阀芯上下直径一致,且所述精调阀芯侧壁上除了流通槽的其他部分与所述精调阀芯挡环之间为密封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灵敏度高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粗调阀芯与支座之间以第一导向杆连接,所述精调阀芯与支座之间以若干第二导向杆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接在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接在第二导向杆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精调增压室一端与所述粗调增压室相连,另一端为出口,所述出口的直径与粗调增压室一端进口的直径一致。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技术需要,随着压力变化装置内部机械运动控制流体流通面积,实现流量相对恒定的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有效保持管道内部流量的准确和稳定,不易受到影响而产生分配不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较宽的压力波动范围,对较大压力波动范围下需要进行流体流量恒定的工况具有较高适应性,实现精度较高的流量恒定;流体通过传统恒流量装置调节后流量波动误差范围约在5%-8%之间。同工况下,流体通过本专利技术装置后流量波动误差范围预估约在3%-5%之间,本装置恒定流量控制效果将优于传统恒流量装置;流体流过本装置后,流量波动更小,相比于传统恒流量设备,可以保证其服务的设备流量稳定在设定区间,且能够有效减少因流体流量波动对设备产生的反复冲击,提高系统各部分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经济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2为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剖面及流体流通方式图。图3为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内部结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4为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的内部流体流通面积示意图图5为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内部粗调阀芯、精调阀芯与弹簧支座的连接方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对较大压力波动范围下需要进行流体流量恒定的工况具有较高适应性,能实现精度较高的流量恒定。所述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包括能对进入流体流量进行初步控制调节的粗调单元100,与粗调单元100连接为一体并能对流体流量更精确地控制从而使流量达到稳定的精调单元200。粗调单元100,包括粗调增压室101、安装在粗调增压室101内部的第一整流板102和粗调阀芯103、与粗调阀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粗调单元(100),包括粗调增压室(101)、安装在所述粗调增压室(101)内部的第一整流板(102)和粗调阀芯(103)、与所述粗调阀芯(103)相连的第一弹性件(104);以及与所述粗调单元(100)相连的精调单元(200)。/n精调单元(200),包括与所述粗调增压室(101)相连为一体的精调增压室(201),安装在所述精调增压室(201)内的支座(202),与所述支座(202)相连的衡压管(203)、第二整流板(204)和第二弹性件(205),以及与第二弹性件(205)相连的精调阀(2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粗调单元(100),包括粗调增压室(101)、安装在所述粗调增压室(101)内部的第一整流板(102)和粗调阀芯(103)、与所述粗调阀芯(103)相连的第一弹性件(104);以及与所述粗调单元(100)相连的精调单元(200)。
精调单元(200),包括与所述粗调增压室(101)相连为一体的精调增压室(201),安装在所述精调增压室(201)内的支座(202),与所述支座(202)相连的衡压管(203)、第二整流板(204)和第二弹性件(205),以及与第二弹性件(205)相连的精调阀(2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调增压室(101)一端设有进口(101a),另一端与所述精调增压室(201)相连,流体由粗调增压室(101)进入精调增压室(201)的部分为次级进口(101b);所述粗调增压室(101)直径大于所述次级进口(101b)直径,所述次级进口(101b)直径大于所述进口(101a)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板(102)固定安装在所述粗调增压室(101)内部中间,所述第一整流板(102)上设有若干第一流通孔(102a);所述粗调阀芯(103)为圆台状,其安装于所述次级进口(101b)处,所述粗调阀芯(103)圆面较大的一端位于粗调增压室(101)内,另一端位于精调增压室(201)内并与第一弹性件(104)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02)为叶栅型并安装在精调增压室(201)内靠近次级进口(101b)的一端,所述支座(202)朝向粗调增压室(101)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整流板(204),所述第二整流板(204)上设有若干第二流通孔(204a),所述第二整流板(204)与第一弹性件(104)相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02)另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印东王洋郭斌张钰妮马旭徐毅煜徐静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