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95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及排气系统,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筒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滤通道,每一所述过滤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多个所述过滤通道包括侧向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过滤通道,两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两个所述开口端分设于所述安装筒的两端,气流自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入,自另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出,以进行尾气的过滤排放,从而达到降低排放的功能,至少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上,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封堵端的截面面积,当尾气气流从所述安装筒的一侧流过时,由于位于该侧面的多个所述封堵端的截面面积较小,从而减小气流受到阻力形成的背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油机颗粒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过滤器
,特别涉及汽油机颗粒过滤器。
技术介绍
汽油机颗粒过滤器(GPF)是一种能够机外降低轻型汽油车PN排放的尾气处理装置。在国六阶段,GPF被广泛应用于轻型汽油车以满足国六轻型汽油车排放法规对PN排放限值的要求,尤其是PN排放较高的缸内直喷型汽油车,GPF是一端采用堵头堵死,一端流通的蜂窝状壁流式结构,当PM随着尾气流经GPF时,大部分的PM被GPF壁面过滤留在GPF内部,从而达到降低PN排放的功能。但排气系统增加GPF后,系统的背压会有一定的增加,背压增加会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油机颗粒过滤器,旨在通过结构改进降低排气系统安装颗粒过滤器后的背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筒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滤通道,每一所述过滤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多个所述过滤通道包括侧向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过滤通道,两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两个所述开口端分设于所述安装筒的两端,气流自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入,自另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出;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上,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封堵端的截面面积。可选地,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内设有多个导流隔板,多个所述导流隔板沿所述安装筒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流隔板以将所述通气通道分隔形成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包括第一进气过滤通道和位于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周侧的四个第一出气过滤通道,气流自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入,自四个所述第一出气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出,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和四个所述第一出气过滤通道的侧向均连通。可选地,每一所述导流隔板的侧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可选地,沿所述导流隔板的厚度方向,多个所述透气孔均由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气过滤通道倾斜设置。可选地,多个所述导流隔板朝向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的侧表面涂覆有催化剂。可选地,其中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形成有沿所述安装筒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第一腔段的截面朝向所述第二腔段方向呈逐渐减小设置;该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一腔段的侧端,且用于供气流进入。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通道还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二腔段的第三腔段,所述第三腔段的截面沿远离所述开口端的方向呈逐渐减小设置;所述第三腔段远离所述第一腔段的侧端形成所述封堵端。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截面自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封堵端呈逐渐减小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排气系统,包括汽油机颗粒过滤器,所述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筒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滤通道,每一所述过滤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多个所述过滤通道包括侧向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过滤通道,两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两个所述开口端分设于所述安装筒的两端,气流自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入,自另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出;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上,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封堵端的截面面积。可选地,所述排气系统具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汽油机颗粒过滤器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内,且两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两个所述开口端用以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过滤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所述开口端用于供气流进入,所述封堵端阻挡气流,使得所述过滤通道沿其延伸方向呈不连通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侧向连通,且对应的所述开口端呈相对设置,在排气系统中,尾气经过其中一所述过滤通道的开口端进入,进行颗粒排放物过滤,过滤后的尾气进入到相连通的另一所述过滤通道中,并由该所述过滤通道的开口端排出,以进行尾气的过滤排放,从而达到降低PN排放的功能,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封堵端的截面面积,当尾气气流从所述安装筒的一侧流过时,由于位于该侧面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封堵端的截面面积较小,从而增加气流的通过率,减小气流受到阻力形成的背压,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油机颗粒过滤器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过滤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俯视示意图仰视示意图;图5为图2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中汽油机颗粒过滤器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6中沿B-B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汽油机颗粒过滤器114第三腔段1安装筒115第一进气过滤通道11第一过滤通道116第一出气过滤通道11a开口端12导流隔板11b封堵端121透气孔112第一腔段13分隔板113第二腔段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汽油机颗粒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筒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滤通道,每一所述过滤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多个所述过滤通道包括侧向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过滤通道,两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两个所述开口端分设于所述安装筒的两端,气流自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入,自另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出;/n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上,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封堵端的截面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筒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滤通道,每一所述过滤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多个所述过滤通道包括侧向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过滤通道,两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两个所述开口端分设于所述安装筒的两端,气流自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入,自另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出;
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上,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封堵端的截面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内设有多个导流隔板,多个所述导流隔板沿所述安装筒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流隔板以将所述通气通道分隔形成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包括第一进气过滤通道和位于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周侧的四个第一出气过滤通道,气流自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入,自四个所述第一出气过滤通道的开口端导出,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和四个所述第一出气过滤通道的侧向均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流隔板的侧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机颗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流隔板的厚度方向,多个所述透气孔均由所述第一进气过滤通道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茂玎张汉桥柴红磊钟秋月张杨杨胡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