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93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抛光室、水管和风机,抛光室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机体上固定设置有旋流塔,旋流塔内设有除尘室,旋流塔的侧壁在偏离旋流塔的中间处开设有风孔,抛光室通过风孔与除尘室相连通,风机可带动风进入除尘室并形成旋流,水管的管口位于旋流塔的上端,水管的管口处设有喷嘴,旋流塔在喷嘴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水扩散开来的导流件,旋流塔的下端还设有出水口,机体在旋流塔的上方设有过滤室,过滤室与除尘室相连通,过滤室内安装有过滤网,机体的上端设有出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其能对粉尘进行吸附和净化,结构简单,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式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工业除尘
,尤其是一种旋流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抛光除尘器又名抛光吸尘器,是广泛应用于铸造、冶金、矿山、建材及耐火材料等行业车间(抛光车间)的除尘装置,适合净化无腐性的,温度不大于300摄氏度的含尘气体,特别是对于含尘浓度较高的场所尤为适宜,在抛光打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此时需要抛光除尘器对粉尘进行吸附和净化,防止粉尘直接排放进入空气中。一般的抛光除尘器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抛光室、除尘室和风机,机体在除尘室处通有水管,会在除尘室处形成喷雾或是瀑布水帘,从而对含有粉尘的气体进行水处理,大部分粉尘颗粒可被水吸附净化,然后空气被风机排出机体。然而这类抛光除尘器,只通过水喷雾或水帘对粉尘进行吸附和净化,效果不佳,仍有部分逃逸的粉尘被排出机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其能对粉尘进行吸附和净化,结构简单,效果更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抛光室、水管和风机,所述抛光室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机体上固定设置有旋流塔,旋流塔内设有除尘室,所述旋流塔的侧壁在偏离旋流塔的中间处开设有风孔,抛光室通过风孔与除尘室相连通,风机可带动风进入除尘室并形成旋流,水管的管口位于旋流塔的上端,水管的管口处设有喷嘴,所述旋流塔在喷嘴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水扩散开来的导流件,所述旋流塔的下端还设有出水口,机体在旋流塔的上方设有过滤室,过滤室与除尘室相连通,过滤室内安装有过滤网,机体的上端设有出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从进风口处吸入机体,含有粉尘的气体可通过风孔进入除尘室,由于风口位置的设置,并且由于进风口的风速较慢,进入旋流塔,空间突然变小,导致风速加快,形成旋流,喷嘴喷射出大流量的水,经过导流件扩散开来,空气中粉尘、绒毛、限位、蜡等强制与除尘室的水雾混合后,在惯性的作用下,飞到旋流塔的内壁上,顺出旋流塔的内壁从出水口流出,气体通入过滤室时经过过滤网的净化处理,气体在净化处理后,在风机的作用下从机体上部的出风口排出,因此该除尘器能对粉尘进行吸附和净化,结构简单,效果更佳,粉尘与水强制混合后完全控制了点火源,粉尘与水混合后不能发生扬尘,从而实现防止粉尘爆炸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旋流塔成圆柱状设置,导流件包括导流部和叶片部,导流部在对应喷嘴处设置有圆锥面,叶片部设置有若干个,并且绕导流部的四周间隔分布,叶片部的一端与导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流塔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圆锥面的设置可将水导流至叶片部,叶片部倾斜设置,水可经叶片部流入除尘室内,这样可使水扩散开,起到更好的净化气体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抛光室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抛光室包括第一抛光室和第二抛光室,第一抛光室和第二抛光室两两对应设置在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第一抛光室通过第一风道与风孔连通,第二抛光室通过第二风道与风孔连通,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机体的两侧均可进行抛光操作,并且均能实现旋流除尘操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过滤网为蜂窝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蜂窝过滤网是由活性炭制成,其具有良好的气体动力学性能,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风阻系数小,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机体的下部位置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位于除尘室的下方,机体上还设有水泵,水泵分别与水管和储水腔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储水腔的水可进行循环使用,节约用水。本技术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抛光室处设置有抛光轮,机体上设置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带动抛光轮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抛光电机位于两个抛光室之间,抛光电机具有两个输出轴,可带动两个抛光室内的抛光轮转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抛光轮与抛光电机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喷嘴与导流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流塔、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有抛光室、水管2和风机3,抛光室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3,机体1上固定设置有旋流塔4,旋流塔4内设有除尘室41,旋流塔4的侧壁在偏离旋流塔4的中间处开设有风孔42,抛光室通过风孔42与除尘室41相连通,风机3可带动风进入除尘室41并形成旋流,水管2的管口位于旋流塔4的上端,水管2的管口处设有喷嘴5,旋流塔4在喷嘴5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水扩散开来的导流件,旋流塔4的下端还设有出水口43,机体1在旋流塔4的上方设有过滤室14,过滤室14与除尘室41相连通,过滤室14内安装有过滤网7,机体1的上端设有出风口15。在本实施例中,旋流塔4成圆柱状设置,导流件包括导流部61和叶片部62,导流部61在对应喷嘴5处设置有圆锥面611,叶片部62设置有若干个,并且绕导流部61的四周间隔分布,叶片部62的一端与导流部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流塔4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抛光室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抛光室包括第一抛光室11和第二抛光室12,第一抛光室11和第二抛光室12两两对应设置在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第一抛光室11通过第一风道16与风孔42连通,第二抛光室12通过第二风道17与风孔42连通,第一风道16和第二风道17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7为蜂窝过滤网。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的下部位置设置有储水腔18,储水腔18位于除尘室41的下方,机体1上还设有水泵8,水泵8分别与水管2和储水腔18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抛光室处设置有抛光轮91,机体1上设置有抛光电机92,抛光电机92带动抛光轮91转动。以上实施例,只是本技术优选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抛光室、水管和风机,所述抛光室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固定设置有旋流塔,旋流塔内设有除尘室,所述旋流塔的侧壁在偏离旋流塔的中间处开设有风孔,抛光室通过风孔与除尘室相连通,风机可带动风进入除尘室并形成旋流,水管的管口位于旋流塔的上端,水管的管口处设有喷嘴,所述旋流塔在喷嘴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水扩散开来的导流件,所述旋流塔的下端还设有出水口,机体在旋流塔的上方设有过滤室,过滤室与除尘室相连通,过滤室内安装有过滤网,机体的上端设有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抛光室、水管和风机,所述抛光室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固定设置有旋流塔,旋流塔内设有除尘室,所述旋流塔的侧壁在偏离旋流塔的中间处开设有风孔,抛光室通过风孔与除尘室相连通,风机可带动风进入除尘室并形成旋流,水管的管口位于旋流塔的上端,水管的管口处设有喷嘴,所述旋流塔在喷嘴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水扩散开来的导流件,所述旋流塔的下端还设有出水口,机体在旋流塔的上方设有过滤室,过滤室与除尘室相连通,过滤室内安装有过滤网,机体的上端设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塔成圆柱状设置,导流件包括导流部和叶片部,导流部在对应喷嘴处设置有圆锥面,叶片部设置有若干个,并且绕导流部的四周间隔分布,叶片部的一端与导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流塔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展力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