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30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U型支架、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角度调节座和抛光组件,U型支架底部设置有第一调节座,第一丝母底部设置有第二调节座,第二调节座底部与角度调节座连接,角度调节座的下方设置有抛光组件。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抛光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抛光组件角度不能调节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抛光机。
技术介绍
抛光机已步入各行各业中,在物件抛光时,在抛光过程中,对物件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进行抛光,由于物件的结构因素,从而常常需要朝着多方向进行抛光;以往的抛光机在对物件抛光时,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进行抛光,当完成一个方向的抛光工作时,需要将物件重新移动方位,从而使抛光组件与物件在同一方向上。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抛光组件角度不能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U型支架、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角度调节座和抛光组件,所述U型支架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母和第一固定板,所述U型支架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座包括横板、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丝母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丝母底部设置有所述横板,所述横板下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座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座包括连接杆、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气缸铰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铰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铰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抛光带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两侧对应所述主动轮设置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两侧对应所述从动轮设置有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所述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所述抛光带,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面设置有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直径相同。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抛光带的外表面设置有砂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丝母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横板上对应所述滑块设置有滑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呈T型状。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抛光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缸推动第二安装板,用以调节第二安装板的角度,即调节抛光组件的角度,第三电机带动第一安装板转动,即带动抛光组件转动,实现对物件不同角度的抛光,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抛光机中第二调节座处的仰视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抛光机中抛光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抛光机中滑块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抛光机中气缸推动第二安装板的状态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抛光机中第三电机带动第一安装板转动的状态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U型支架;2.第一电机;3.第一固定板;4.第一丝杆;5.第一丝母;6.横板;7.第二电机;8.第二丝杆;9.第二丝母;10.第二固定板;11.第三电机;12.电动伸缩杆;13.第一安装板;14.气缸;15.连接杆;16.第二安装板;17.第一安装杆;18.第二安装杆;19.主动轮;20.从动轮;21.抛光带;22.第四电机;23.第一转轴;24.皮带;25.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U型支架1、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角度调节座和抛光组件,U型支架1底部设置有第一调节座,第一调节座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第一丝杆4、第一丝母5和第一固定板3,U型支架1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和第一固定板3,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4一端连接,第一丝杆4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3转动连接,第一丝杆4上套设有第一丝母5,第一丝母5底部设置有第二调节座,第二调节座包括横板6、第二电机7、第二丝杆8、第二丝母9和第二固定板10,第一丝母5底部设置有横板6,横板6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电机7和第二固定板10,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杆8一端连接,第二丝杆8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板10转动连接,第二丝杆8上套设有第二丝母9,第二丝母9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11,第三电机11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12的一端连接,电动伸缩杆12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座连接,角度调节座包括连接杆15、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6和气缸14,电动伸缩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3的上端面连接,第一安装板13的下端面与气缸14铰接,气缸14的输出端与第二安装板16的上端面铰接,连接杆15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3的下端面铰接,连接杆15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16的上端面铰接,第二安装板16的下方设置有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包括主动轮19、从动轮20、抛光带21和第四电机22,第二安装板16下方设置有主动轮19和从动轮20,第二安装板16两侧对应主动轮19设置有第一安装杆17,第一安装杆17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23,第一转轴23上套设有主动轮19,第二安装板16两侧对应从动轮20设置有第二安装杆18,第二安装杆18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架、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角度调节座和抛光组件,/n所述U型支架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母和第一固定板,所述U型支架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调节座,/n所述第二调节座包括横板、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丝母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丝母底部设置有所述横板,所述横板下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座连接,/n所述角度调节座包括连接杆、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气缸铰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铰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铰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抛光组件,/n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抛光带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两侧对应所述主动轮设置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两侧对应所述从动轮设置有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所述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所述抛光带,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面设置有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架、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角度调节座和抛光组件,
所述U型支架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母和第一固定板,所述U型支架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调节座,
所述第二调节座包括横板、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丝母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丝母底部设置有所述横板,所述横板下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座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座包括连接杆、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气缸铰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伟通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