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823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半埋入式柱脚包括竖直立于底板上的混凝土柱、以及部分预埋于混凝土柱内且部分露出混凝土柱顶部的半埋入式的预埋钢柱;预埋钢柱的顶部露出顶板0.3m‑1.3m;预埋钢柱的埋入段长度大于或等于预埋钢柱宽度的三倍。定位安装装置包括竖直立于底板上且设于混凝土柱外围的格构式组合框架;预埋钢柱与格构式组合框架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半埋入式柱脚,无需将钢柱埋入至地下一层底板楼面,有效提高低烈度区二三层钢结构钢柱经济性。同时解决地下室型钢混凝土柱尺寸过大的问题,有效减小地下室框架柱截面,避免影响地下室使用功能,使柱网布置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钢结构

技术介绍
下部存在地下室的钢结构建筑,钢柱均需埋入地下室一层。地下室型钢混凝土柱需每侧外扩200,导致地下室柱子偏大,甚至影响停车位布置。对于低烈度区二三层钢结构,若钢柱埋入地下室一层,钢骨柱所占结构用钢量比例会很高,严重影响了钢结构的经济性。在一些工程中,钢柱会在地下室顶板处采用外包式或外露式刚接节点,提高钢结构经济性。在外观要求不高的工业建筑中,地上存在凸出地面的混凝土外包段问题不大;而在民用建筑中,一般是不允许存在凸出地面的混凝土外包段,影响内部的使用空间与外观效果。若为了避免柱脚外露而将地下室顶板降标高后整体覆土,地下室顶板荷载增加过多。综上所述,现有钢结构柱脚做法存在经济性不理想、柱脚尺寸过大或突出地面的问题。根据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框架柱施工缝不应设置在层间,传统柱脚预埋锚栓施工方法又不适用于半埋入式柱脚。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埋入式柱脚包括竖直立于底板上的混凝土柱、以及部分预埋于混凝土柱内且部分露出混凝土柱顶部的半埋入式的预埋钢柱;所述预埋钢柱的顶部露出顶板0.3m-1.3m;所述预埋钢柱的埋入段长度大于或等于预埋钢柱宽度的三倍;所述定位安装装置包括竖直立于底板上的格构式组合框架;所述格构式组合框架设于混凝土柱的外围,且预埋钢柱与格构式组合框架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埋入式柱脚包括竖直立于底板上的混凝土柱、以及部分预埋于混凝土柱内且部分露出混凝土柱顶部的半埋入式的预埋钢柱;所述预埋钢柱的顶部露出顶板0.3m-1.3m;所述预埋钢柱的埋入段长度大于或等于预埋钢柱宽度的三倍;所述定位安装装置包括竖直立于底板上的格构式组合框架;所述格构式组合框架设于混凝土柱的外围,且预埋钢柱与格构式组合框架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地下室底板,所述顶板为地下室顶板,所述混凝土柱为地下室混凝土柱;所述预埋钢柱的底部设有端板,预埋钢柱的埋入段密集分布有多个的栓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式组合框架包括两个对称组合安装的顶部单元部件、以及两个对称组合安装的底部单元部件,顶部单元部件与底部单元部件上下组合安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埋入式柱脚定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顶部单元部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连接两根第一立杆且位于第一立杆其中一端的第一水平杆、垂直立于第一水平杆上且与第一立杆平行的第二立杆、垂直设于第二立杆上的第二水平杆、设于第一水平杆与第一立杆交点处并与第二水平杆平行且同向的第三水平杆、以及设于第二水平杆端部的连接耳板;所述预埋钢柱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连接耳板配合的钢柱耳板;
每个所述底部单元部件包括另外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连接并垂直另外两根第一立杆的另外一根第一水平杆、设于第一水平杆与第一立杆交点处且垂直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峰俞奇效王柏森邱仙荣华梦城刘燕强王柳徐常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